信用聯社議比查心得體會活動總結

曾幾何時,被人們淡忘的農村信用社,又綻放出絢麗的光彩。XX年6月,作為中國八個農信社改革試點之一的山東成立了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標誌著從此農信社直接歸屬省政府管理。山東省農村信用社,現已發展成為山東全省人員最多、業務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到XX年年12月底各項存款餘額達343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達2699億元,存、貸款餘額穩居全省各銀行類金融機構首位。

(一)“農信社的服務核心是新農村。農村在哪裡呢?農村不在濟南,不在青島,不在市(縣)里。”我們認為,農信社是“新農村建設的金融主力軍”,必須搞清自己的市場定位——服務“三農”,服務新農村建設。如何服務“三農”、服務新農村建設?農信社必需採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惠農、利農、便農措施。像正在全省推廣的“齊魯惠農一本(卡)通工程”,通過“一本(卡)通”將政府支持和補貼農民的各類資金直接支付到每個農戶儲蓄存摺上,既節約了行政成本,加快了資金撥付速度,又防止了政府補貼資金層層占壓、被抵扣、截留和挪用等現象發生,使涉農資金“坐上了直通車”,得以及時、足額、準確發放到位,“就是要把政府的惠民政策直接送到農戶的手中”。

(二)主動幫助農村發展合作經濟,以“經濟聯合體”的模式為擔保;大力推廣林權抵押、養殖水面使用權抵押、倉單質押等新的貸款擔保方式,有效解決了農民貸款擔保難問題。針對目前農民貸款利率過高的問題,農信社規定助農貸款利率下降10%,並積極開拓“根據不同的信譽、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質量提出不同的利率”。

(三)自黨和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農信社獲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巨大的挑戰。,一方面,建設新農村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網點已經幾乎全部從農村撤離,農信社具有獨特的地域、網點等優勢,機遇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新農村建設帶來大量農村經濟的調整變化,必將需要建立全新的金融機構,這對農信社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戰。

“迎接挑戰、知難而上、開拓創新、爭創一流”,是農信社的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農信社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最根本就是,在堅持為“三農”、為新農村服務的基礎上“又好又快”的發展。

“又好又快”是科學發展觀最生動、最準確的表達。

(四)信用社要在堅持為‘三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基礎上,探索適合農信社自身發展的新路子、新方法。像涉農貸款、業務流程、制度規範、隊伍建設、網點服務、法人體制等等一系列的改革問題都已經提上工作議程。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作為服務“三農”、服務新農村建設金融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將會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有更大的作為、更大的發展。

(五)我們押運大隊通過本次“議比查”活動的學習,進一步堅定員工理想信念、明確發展目標、強化責任意識、端正工作作風,提高了員工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一是強化了員工安全教育,提高了安全防範意識,增強了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二是完善押運組織建設,把責任落實到位,人人都寫了案件防範保證書、簽名定了安全保衛責任狀。三是加強了押運人員和槍枝彈藥的管理,嚴防涉槍案件、事故的發生。四是經常組織押運人員進行防槍、防暴、防搶動等演練工作,提高員工處置突發事件的技能,確保信用社資財和員工人身的安全。更好地為“三農”服務,為新農村經濟建設服務,為**縣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做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