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導遊選述

曾設過全羊席,忽必烈登基時也設全羊席敬祭神祇、宴待賓客。隨著烹飪技術的不斷改進,而今烤全羊已成為內蒙古馳名中外的代表性名貴菜餚之一。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古代稱為“穹廬”、“氈包”或“氈帳”。蒙古包呈圓形尖頂,一般以柳木桿組合編制的若干個(4、6、8、10個)籬笆狀“哈那”(圍牆支架)和傘狀頂篷內許多椽子為骨架,頂上及四周以一至兩層白色的厚羊毛氈覆蓋,頂中央開有天窗,木框門朝南或東南方開設。12個哈那的大型蒙古包,包內總面積達60多平方米,在草原上是罕見的,僅出現於1990年錫林郭勒盟第七屆那達慕大會以來,堪稱內蒙古蒙古包之最。勒勒車  蒙古族牧民使用的傳統交通工具,早先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車身重約百餘斤,載重可達數百斤乃至上千斤。其特點是車輪大,車身小而輕,獨牛拉腳踏車,往往數輛或數十輛首尾相銜,由一兩個牧民(多為女性)駕馭吆趕著在草地、沼澤地、雪地或沙漠地帶緩緩地魚貫而行,顯示了牧區特有的風情。勒勒車既便於短途拉水、拉牛糞和柴草,又適於長途搬運生活用品和蒙古包等。今經過改進的勒勒車,木輪換作鐵輪(硬膠實體胎),組裝軸承,用馬或仍用牛來牽拉,車速和載重量都顯著提高。婚俗  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制,前者盛行於十三世紀前蒙古族尚處於奴隸制社會時期。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把阿禿兒搶訶額侖夫人成親,即是這種婚制形式;十三世紀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男女定親前,男方要向女方多次求親,定親後,男家要送給女家聘禮(又稱“彩禮”)。牧區多以牛、馬、羊等牲畜為聘禮,農區多以金銀首飾、衣物等為聘禮。牧民視“九”為吉數,聘禮以“九”為起點,從“一九”到“九九”,牲畜最多不得超過八十一頭。貧困牧戶,聘禮牲畜頭數可用小於九的奇數,如三、五、七頭,但絕不能擇偶數。女家也非常講究給女兒陪送嫁妝。通常,嫁妝的物品數量多於聘禮。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語;“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蒙古族的娶親也非常隆重,並保留著男到女家投宿娶親的習俗。娶親一般在結婚喜日(請喇嘛占卜擇吉日)的前一天,新郎著傳統禮服,伴郎、祝頌人也穿上節日盛裝,驅彩車,載禮品,一同騎馬前往女家。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周,並向女家敬獻“碰門羊”一隻和其他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啟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彩車三遭,然後,娶親和送親的隊伍才一同策馬驅車奔往新郎家。途中,娶親者和送親者要互相縱馬追逐,舉行“刁帽子”競賽。新娘娶到新郎家後,要舉行隆重的婚禮——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參加拜火儀式,即新郎新娘從兩堆旺火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以求白頭偕老,生活美滿幸福。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蒙古族名菜之一,將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帶尾入鍋,加鹽煮熟,用大銅盤先擺四肢、羊背、頸胛,羊頭置羊背上)、全羊席,各種奶食、糖果等應有盡有。宴間,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敬酒、獻哈達,眾人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曲調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們才陸續離去。 天葬  牧區昔日盛行的一種葬式。又稱“野葬”或“棄葬”。人死後,脫掉舊服,換上新衣或用白布裹屍,將屍體放在勒勒車上,趕車急行,讓其任意顛簸。屍體掉在哪裡,哪裡就是吉祥葬地。然後,驅車速返,不得回頭看。三日後,死者親屬前去察看,如屍體已被禽獸吃掉,則認為死者巳升上天堂;若屍體完整無損,則認為死者餘孽未消,不利子孫,要請喇嘛念經,替其懺悔消災,並在屍體上塗一層黃油,好讓禽獸早日吃掉。天葬後,死者子孫一般在49天內不剃髮、不宴飲娛樂,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祭敖包  敖包,又譯作“腦包”、“鄂博”,蒙語意為堆子或鼓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實際上是用石頭堆積成的圓錐形的實心塔。祭敖包(達斡爾族稱作“敖包祭”,鄂溫克族叫作“澳渥塔黑仁”,祭祀形式不盡相同,但敬神祈福的目的是大致相同的。)是蒙古民族盛大的傳統祭祀活動。祭祀時,在敖包頂端插一根長桿,桿頭上繫著牲畜毛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古時,還要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近代以來,由喇嘛焚香點火,誦詞念經,也有擊鼓鳴號的。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至右順時針轉三遭,求山神、路神降福,保佑人眾安康、草茂畜旺,同時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敬意。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的觀念也有所更新。儘管他們大都信仰喇嘛教,並虔誠地敬奉某些神靈,但今天的祭敖包活動,在舉行傳統儀式的同時,又增添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