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方民族特色導遊選述

。鄂溫克族主要民俗有:給布  給布,鄂溫克語意為“家譜”,按氏族(哈拉)編續。一般每隔20年召集一次氏族大會,商量續家譜事宜,由族長主持續寫本氏族男性青少年名單。大會結束後,聚餐以示慶賀。家譜由家族長(毛哄達)保管,不準隨意打開。每逢春節,族人要向家譜敬酒叩頭,以示對祖輩的尊敬與懷念。仙人柱  亦作“斜仁柱”、“歇人住”,漢語稱“撮羅子”,是鄂溫克獵民住的圓錐形帳篷。以若干根樺木桿或柳木桿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以乾草、蘆葦或樺樹皮,冬、春季圍蓋獸皮。大小因人口和季節而宜,夏大而冬小。大則高7米,底徑8米;小則高4米,底徑6米許。柱中央為燃篝火處,用以做飯取暖。三面以蘆葦、獸皮等席地為床,進門正面為“馬路”(亦作馬羅),為家中未婚男子、小孩及男客人之臥席,婦女不得臥坐;左右兩側為“奧路”,右為長者臥席,左為年輕夫婦臥席。門多東向或南向。數個仙人柱只能排成一字形或弧形,不許前後排列。解放後,許多鄂溫克族人定居到磚瓦、土木結構的新房子中了。 金勒  鄂溫克族語意為滑雪板,以松木為原料,前端上翹,後端呈坡形,中間有一綁腳的帶子(稱“母哼母樂”)。踏之行於林海雪原中或用於追擊野獸,滑行如飛,是鄂溫克人不可缺少的交通、狩獵工具。塔拉佳比  即樺樹皮船,是鄂溫克人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乘5—6人,載一隻重500公斤的大犴(犴達罕,即駝鹿)。用樹條做船身架,再用樺樹皮包制,用紅松根須縫合,針孔和接頭處用松脂摻樺皮油熬成的黑色混合油塗抹。船長約1丈8尺,高約2.5尺,腹寬約2尺,兩端尖細上翹,順水時速可達40里,用於渡水、捕魚和狩獵。贊達拉嘎  鄂溫克族民歌,乃鄂溫克族民間小調、山歌之類的總稱,既是詩,也是歌,通過唱來表達。短者數行,長者數十行,有世代流傳的,也有即興創作的,鏇律簡潔樸素,一般不用樂器伴奏。有些贊達拉嘎字少腔長,獷達舒展,悠悠然而充滿了草原和森林之氣息。高樂布堪舞  即篝火(歡樂之火)舞,流行於根河市敖魯古雅遊獵的鄂溫克族人中。舉行婚禮或兩個氏族的成員們歡聚時,夜晚在河邊載歌載舞,一般是7—20人手拉手圍成一圈,繞著篝火順太陽運行的方向轉動。通常是一人領唱,大家隨著邊跳邊唱,風格獨特,場面歡騰、熱烈。愛達哈西仁舞  意為公野豬搏鬥舞,為鄂溫克族民間流行的一種模仿公野豬搏鬥的雙人舞蹈。舞者穿毛朝外的狍皮服,扮作野豬形象,面擦白粉,雙手放在背後,身前傾,用肩互撞,口發“吼吼”的野豬叫聲,動作簡單,形象逼真,具有濃郁的狩獵生活氣息。烏力翁  即鹿哨,亦稱鹿叫子,鄂溫克獵人使用的一種誘鹿工具。以木或樺皮製成哨筒,形似牛角,長2—3尺,一頭粗,一頭細,吹吸成聲,若公鹿鳴而求偶。獵人使用鹿哨誘鹿走近而捕獵之。若公鹿到來,必須一槍將其打死,否則它再聽到鹿哨聲就溜之乎也。哄歌  鄂溫克牧人發現母牛、母羊不認自己的犢、羔時唱一種詞曲定型的歌,以促使母畜認仔哺乳。(四)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而且是我國11個從原始社會末期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之一。解放初,全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和內蒙古)只有2千多鄂倫春人,在內蒙古境內者不足1千人;現在,僅內蒙古就有4千8百多鄂倫春族同胞,聚居在鄂倫春旗的就有近3千人。他們的祖先是南北朝時期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室韋人。鄂倫春語稱山頂和馴鹿為“鄂倫”,稱人為“春”,故“鄂倫春”意即“住在山嶺上的人們”或“使用馴鹿的人們”。大興安嶺東麓的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的鄂倫春人多以狩獵和馴鹿飼養業為生,其奇特民風習俗主要有:祭熊·阿素木  鄂倫春人多信奉薩滿教,奉熊為圖騰,平時稱熊為“俄特日肯”(即老爺子)或“雅亞”、“貼貼”(即祖父、祖母)。打死熊,只能說熊“睡著了”,捕獲熊後,必須舉行祭祀儀式,以求熊的寬恕。公熊在剝皮前,先把睪丸割下來掛在樹上;剝皮後,取出小腸繞熊頭三圈,再將頭割下用草包好;接著把四隻腳爪也砍下來,一同置於樹杈上,進行“樹葬”。然後由老獵人領著同獵者向它磕頭、獻煙。支解熊時,不能割斷動脈而把血液擠回心臟。往“烏力楞”(若干個家庭組成的家族團體)馱熊肉時,必須用騸馬,快到烏力楞時,馱肉者發出模仿烏鴉“嘎——嘎——”的鳴叫聲,全烏力楞內的人們都要出來迎接。熊肉煮熟後,要切成細小的肉丁,用野蔥、野韭菜加鹽和燒熱的熊油在鐵鍋里炒拌好,趁熱吃。這種食物和吃法叫作“阿素木”。全烏力楞的人圍坐一圈,每人盛一碗,吃前由長者發出“嘎——嘎——”的聲音,說“不是鄂倫春人吃你的肉,是烏鴉在吃”。熊肉爽口,據說經常食用,可使人精神煥發,紅光滿面。剩下的熊骨不能隨意丟棄,要按原構造位置排好,用樹枝和草裹紮起來抬到遠處進行樹葬。 楚倫昂嘎  鄂倫春人定居前住的圓錐形帳篷,亦稱“斜仁柱”,與鄂溫克人的“仙人柱”大同小異。樺皮用具  鄂倫春人完整保留了中國北方的樺皮文化,用樺皮製作的用具是他們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