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市教育局工作思路

2009年是實施全市“十一五”教育發展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對接大橋經濟、謀求教育新發展的重要之年。全市教育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緊緊圍繞“高標準高質量普及15年教育,打造舟山特色的現代化教育強市”的總體目標,堅持以教育科學發展觀為引領,以“提質量、促和諧、求創新、補弱項、重服務”為工作主線,以理順體制、完善機制、加強管理為抓手,大力實施教育資源整合、教育內涵提升、師資隊伍建設三大工程,致力促進教育均衡化和教育公平,全力推進職業教育,著力發展學前教育,努力推進舟山教育科學和諧發展。

圍繞這個指導思想,2009年我市教育工作就是要在“提質量、促和諧、求創新、補弱項、重服務”上做文章、下功夫、謀突破、求實效,實現舟山教育的新發展。

提質量,就是要立足於我市現有教育發展的基礎,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深化教育改革,為實現“舟山特色的現代化教育強市”這一目標,居安思危,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強化教育管理,深化課程改革,積極推進以“輕負擔、高質量”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促和諧,就是要著眼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四海城市”建設戰略和省教育廳有關“教育科學和諧發展”的要求,根據舟山教育實際,主動“走進矛盾,破解難題”,積極推進各類教育全面發展,城鄉教育和諧發展,教育與社會協調發展,努力促進高質量教育公平,加強符合舟山實際的和諧教育建設,落實“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求。

求創新,就是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解放思想,自覺破除因循守舊和固步自封的意識,牢固樹立“以創新謀發展,以務實求實效”的理念,用反思的方法不斷豐富工作的載體和措施,全力實施符合海島特點的教育品牌戰略,積極開展教育“亮點”建設,在職成教育、義務教育、督導評估和素質教育等方面開創出一些切合海島實際的特色工作載體,以作為求地位。

補弱項,就是要根據目前我市教育工作中尚存的弱點和難點問題,負重奮進,集中力量克難攻堅,積極推進固強補弱、填壑齊峰工作,著重在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方面,下大力氣,求新突破,解決制約我市教育全面發展的瓶頸問題。

重服務,就是要把教育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學生教師和學校服務,為新城建設服務,以有形的載體,有效的業績,拓展工作思路,改善工作作風,增強工作效能,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一、以改革創新促職業教育發展新突破為重點,全面落實全市職業教育會議精神

1.以整合職教資源為抓手,加強骨幹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做優做精做特四大類職教重點專業。實施舟山職業技術學校的擴建工程,加快普陀職教中心項目建設的進度,啟動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按照“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思路,整合併提升以船舶修造、駕駛輪機、機電製造、文化與旅遊四大類專業為基礎的職業教育資源,明確骨幹職校的辦學專業定位。舟山職業技術學校重點建設好船舶修造(含機電,聯合岱山職技校)、文化與旅遊(聯合民盟職校)兩大專業,普陀職教中心重點建設好機電一體化、文化與旅遊兩大專業,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重點建設好船舶駕駛與輪機類專業。建立並完善重點專業建設的考核、評審和獎勵機制。加強對四大類專業的指導、視導和督導工作,建立與重點職校的領導聯繫制度,解決四大類專業在發展中的困難與問題。深化示範專業和示範基地創建,培育以品牌專業為核心的辦學特色。在改善骨幹職校辦學條件的同時,以實效實用為原則,配足配齊四大類專業的實訓設施與設備。

2.以提升職教內涵為根本,深化職教辦學體制與機制的改革,積極創新實用型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積極探索骨幹中等職校與市內外職校深層次的聯合辦學體制,構建並實施分段式合作教育模式。深化職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分工與合作相結合的扁平式管理機制,構建並實施“教學部管理”模式或“專業部管理”模式。推行職教校長目標責任制考核,深化傾斜於專業教師的結構工資改革,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力度,全力開展文化基礎科教師的分流轉崗和更高層次的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專業課教師實操技能的教學水平。積極探索和實踐以“寬基礎、活模組”為方向的課程體系改革,開展四大類專業的地方與校本教材編寫。建立“實教、實訓、實習”教學過程模式,實施“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方法。堅持區域職教一體化原則,全面實施職教招生的指令性計畫和剛性錄取辦法,嚴格控制普職高1:1比例。

3.以強化服務產業、企業和學生為宗旨,全面關心職教學生的成長成才,開展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制訂完善以“品行十技能”為核心的學生評價體系,開展“學分制”學籍管理改革試點工作,落實職業技能鑑定放權於學校工作。在繼續做好職教助學金和愛心營養餐補助工作的同時,嚴格且有效落實和使用每生每年450元的實訓經費和緊缺專業的獎學金。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原則,積極建立政府、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機制,拓展設在企業工廠中的實訓基地建設,以冠名形式向企業開展訂單式培養,定期開展企業用工信息和用工要求的溝通,切實做好職教畢業生的引進就業推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