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資打假的督察調查報告

根據全國農資打假專項鬥爭部際協調小組第三次會議的決定,由農業部牽頭,會同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合作總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監察部等部局,開展農資打假聯合行動。十月份,對全國14個省進行了聯合督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今年農資打假工作的總體情況

《國務院關於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深入開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犯罪活動聯合行動》的通知下發後,農業部、公安部等五部局下發了《關於深入開展農業生產資料打假聯合行動的通知》,就農資打假聯合行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密切配合,落實責任,在全國範圍開展農資打假聯合行動。經過幾個月的工作,農資打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對14省的統計,今年農資打假共出動檢查人員33.1萬餘人次,檢查各類農資市場1.3萬多個,檢查各類農資經營網點、門市部27.2萬個,檢查各類農資生產企業2.46萬家,搗毀各類農資制假售假窩點1342個。共查處違法違紀案件31326起,涉案貨值5.01億元,其中10萬元以上的案件190多件。查處不合格種子398.1萬公斤,劣質肥料2.5萬噸,假冒偽劣、禁用和過期不能使用的農藥36.85萬公斤,偽劣獸藥1萬多公斤,各種無證冒證和偽劣農機及其零配件16萬台/件。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6億元。

工作中有以下比較成功的做法:

(一)領導重視,組織工作得力

各地參與農資聯合打假部門的領導都較重視農資打假工作,大多數地方成立了農資打假協調小組,設立了農資打假辦公室,明確了專職人員,公布了舉報電話,將農資打假列為整頓和規範農資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內容。各省農業廳把農資專項打假作為重點工作抓,以此來促進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職能轉變,發揮行政監督職能作用,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服務。形成了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領導總負責,分管領導親自抓,各部門相互配合開展農資打假的局面。

為了確保農資打假專項鬥爭順利開展,各省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部局關於農資打假工作的精神,及時將有關精神傳達下去,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實施方案,通過聯合發文,召開會議等方式安排農資打假工作。

(二)綜合執法,農資打假工作逐步規範

近年來,許多地方實行農業綜合執法,探索農業行政執法新的運行機制。福建、江蘇、貴州等省農業廳成立了農業執法總隊。湖南省農業廳今年從廳內各有關執法單位抽調了16名執法人員組成農資打假隊伍。全國有77個地(市),815個縣(市)成立了農業執法支隊、大隊。在今年的農資打假專項鬥爭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山西省為了加強農業執法機構建設,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辦公廳以晉辦發〔XX〕9號檔案印發了《關於加強農業和農村法制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農業部門結合市(地)、縣機構改革,按照“先行試點,先易後難,分步實施,逐步到位”的步驟,力爭三年內在全省全面實施集中綜合執法,使農資市場的監管經常化、規範化。

四川省成都市編委專門發文組建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落實編制20名,市政府發文進一步明確了編制、人員管理(按公務員管理)和經費問題(納入財政預算)。該市執法大隊成立後,XX年就查處違法案件650起,比1999年增長60多倍,沒收、轉商假劣農資產品32.4噸,是1999年的6倍;XX年1-9月,查處違法案件1086起,比XX年同期增長30%;沒收、轉商假劣農資產品94.9噸,比XX年增長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