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夜市地攤文化調查)

探討地攤文化除了她帶給人們的文化意義,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她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在調查中我們分別從攤主、顧客、城管、附近商鋪經營者等四個方面進行了了解。在夜市地攤存在的意義和如何發展的問題中,直接交鋒的是攤主與城管,直接存在利益衝突的是攤主和附近商鋪經營者。城管和攤主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一場“貓和老鼠”的遊戲,在這場持久而艱難的遊戲中,地攤堅實的存在著。城管和地攤主也不再是死對頭,更像是不得不執行規定和命令的看門者,在管理的空隙中可以默認經營,相對和諧的相處著。

地攤主與商鋪之間存在的利益衝突,而這種衝突卻始終沒有激化,首先因地攤主來源廣泛,商鋪沒有固定的利益競爭對象,其次這種利益衝突實際是非常微小的,因為商鋪和地攤是兩種經營模式、經營的商品層次也是不一樣的,在一定規範的管理下地攤經營對商鋪的干擾可以降到最低,甚至可以帶動商圈的繁榮。

近些年也有學者在討論夜市的去留與發展之路,多數意見是一規範化的形式保留夜市,那么以規範化後的夜市還能保留她文化和特色嗎?這就需要相關職能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探索。就荊門市中天街而言,在各方沒有明顯衝突的情況下,民生應該大於所謂市容,地攤應該保留且發展。在發展中城管可由驅趕改為監管,限制過分占道,維護夜市秩序,同時工商管理部門也應當介入,不定期的檢查商品質量和安全,由此引導中天街夜市的更好發展。

五、成員感想

趙翠翠:

擁擠的街道里我茫然不知道去處,拿著調查本子和筆在擁擠的人群里異常怪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有多少是在駐足停留,看著阻礙了街道的各色小攤?那一瞬間我在想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為什麼我要在這裡看別人怪異的眼神? 我想我忘了我在做夜市地攤文化的調查。我在擁擠的街道和同伴走失了。還有更糟的是我沒有帶手機,記得在做實踐調查報告之前,我們也有預計過在做實踐調查時可能遇到的麻煩,當然我們也給出了對策,。但是我們著實沒有想到訪問光顧夜市地攤的顧客是這樣的難。因為在我還沒有說完的時候那些人就急匆匆的走了,徒留我幾個背影。我就這么像妖魔嗎? 好吧 ,可能是我的方法出錯了!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貿然走到我的面前,問我這些私人問題,我想我也會愕然.

想到了可是做起來很難。微笑著看著來往的人群找著下一個採訪對象,就是這樣的尷尬境地我們在進行著實踐調查。 這樣的調查讓我想起了暑期的工作,作為促銷人員也總是要看顧客的臉色,但是那些是有門道的.這也是我在工作中慢慢的積累的,字這一次的調查中也是收穫不少,看來有些事還是要去做了才知道。實踐調查前總覺的訪問一定數量的攤主好顧客是不成問題的,做了才知道我們很難和我們預期的那樣的有信心。

調查已經結束,雖然過程頗有一些尷尬的場景,但是不妨礙我們對於這次調查實踐的肯定,因為越挫越勇是我們的寫照!有些誇張? 但是值得鼓勵,不是嗎?

楊小麗:

在進行完《荊門市(中天街)夜市地攤文化調查》的相關調查之後之後,我從中學習到很多,也對這次活動感悟了很多。

其實我們學習的方式不止一種,當然在教室里圍繞課本學習理論知識這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是更為重要的問題。通過這一次的調查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知識,這是真是的社會所教給我們的。如何擬定計畫,如何按開題報告一步一步的實現我們的目的,如何面對突髮狀況,如何克服困難等等。我們三個組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多次前往中天街調查,體現了團體精神,過程中全員參與,共同完成整個調查。相互間的支持和合作非常的重要。可能這也是除了調查本身所給予我的知識之外的額外的收穫。在學校有很多可以鍛鍊自己的機會,但是目的是真的能在這個過程中真的能鍛鍊到自己,獲得很多的知識才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