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門強化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思考

三、建立人民調解工作長效機制

一是要堅持矛盾糾紛排查例會制度,做到鄉鎮一周一排查,辦事處半月一排查,全縣一月一排查,對突發性、群體性矛盾糾紛,及時呈報信息,組織專門力量進行處置。認真分析矛盾糾紛的重點與難點,對排查的矛盾要歸口管理,並制定落實好處理方案與調解人員。二是要堅持及時上報糾紛信息制度,各相關單位要確定一名專職信息員,負責各類報表及信息,信訪工作的統一登記、統一上報工作。三是要堅持重大矛盾糾紛民眾性事件及時報告制度,做到事先能知情、事頭能控制、事中能妥善處理、事後能上報結果的要求,增強對社會的控制能力。四是要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負責制。五是建立人民調解工作考核制。凡是民間糾紛因調解不及時轉化成民轉刑案件,或其他信息上報不及時,工作未做到位而引發的民眾性械鬥和上訪事件或引起矛盾激化,所在單位在綜治年終考評中均實行一票否決。真正做到預測走在預防前,預防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矛盾激化前,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街道),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切實加強人民調解組織、隊伍、制度建設

(一)要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路。 要按照相關法製法規,建立健全各種形式的人調解組織。當前的重點是鞏固、加強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健全規範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企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充分發揮調委會作用,積極探索在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及民營企業中建立調委會,進一步完善區域性、行業性人民調委會,在集貿市場、經濟開發區、流動人口聚集區域以及房地產、消費者協會等行業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要消除“空白點”,做到哪裡有糾紛,哪裡就有人民調解組織。

(二)要努力提高調解隊伍素質。 一是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條件選任人民調解員,積極吸收符合條件的離退休法官、檢察員,以及律師、法律工作者等志願者參加人民調解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熱心人民調解工作的專兼職相結合的人民調解員隊伍。二是利用舉辦培訓班,以會代訓,旁聽審判,擔任人民陪審員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人民調解員的培訓,使其掌握人民調解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規和工作技能,熟練製作人民調解文書。

(三)要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 要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委員會學習、例會、排查重大糾紛討論、信息反饋、回訪等各項工作制度,保障人民調解工作順利開展。要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人民調解委員會標牌、印章、標識、程式、制度、文書“六統一”。保障人民調解的公正、規範和效能,不斷提高人民調解的社會公信力。

五、進一步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

(一)人民調解工作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所在基層黨委、政府和黨政領導要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辦實事、務實效、求實績的政績觀,科學、合理地統籌安排本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人民民眾可承受的程度結合起來,從源頭和根本上減少和防止矛盾糾紛的發生;要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化解民間糾紛中的獨特作用和優勢,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要關心、支持人民調解工作,認真研究解決人民調解工作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