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財務管理狀況分析及對策

去年以來,縣紀委在接受黨員民眾舉報和調查辦案中發現,70%以上的黨員違紀問題發生在農村,農村黨員違紀尤其是“兩委”班子主要成員違紀原因均涉及村級財務管理,表現為農村財務制度落實、財務監管不能真正到位。針對此種情況,近日,縣紀委組成專門調查組,對全縣農村財務管理狀況進行了調研,分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一、全縣農村財務管理基本狀況

(一)管理機構設定及人員現狀。在縣農業局設經營管理站,為財政撥款全民事業單位,核定編制12名,現有工作人員6名。主要承擔農村土地承包、農民負擔、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三大管理”,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三項指導”和貫徹宣傳農村法律政策、農村經濟統計等工作任務。各鄉鎮、縣經濟開發區設有經管站,在崗人員共48人,人、財、物屬於鄉鎮政府管理,與縣經管站屬業務指導關係。

(二)職責任務。經管站負責農村土地承包契約的管理、鑑證和糾紛調解;負責農村承包契約仲裁;承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審計;負責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狀況、農村經濟收益分配等調查、統計和分析;承擔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負責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財會人員的指導、培訓。

(三)管理模式。一是實行村賬民理鄉代管。把各村的賬簿集中到鄉鎮農經站監督管理,各村會計將本村當月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憑證,經本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幹部分別審核通過後到鄉鎮農經站或財務結算中心統一記賬,農經站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農經站每月將各村的財務收支情況向民眾公布。二是實行會計委託代理制。村集體組織經過民主程式表決後,委託鄉鎮農經站代理本村賬務,村級不再單設會計,村報賬員每月持經本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幹部審核後的會計憑證到鄉鎮報賬。

(四)推行農村財務雙代管制度取得的成效。我縣1998年推行了農村財務“雙代管、雙監督”制度,XX年推行了農村會計代理制,取消村會計、村出納,設立村報賬員。兩項制度的落實對規範村級財務管理作用明顯:一是把村委會、村民小組的財務管理工作置於鄉鎮黨委、政府及民眾的監督之下,有效地遏制了借支挪用、揮霍浪費、貪占集體資財的現象;二是通過對村及村民小組集體資金的清理,賬款上劃代管,摸清了家底,推進了村務公開的進展;三是村級只設報賬員,精簡了財會管理人員,節約了人員經費。

二、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賬目管理混亂,收入管理難到位。鄉鎮經管站對各村的正常收入和支出情況把關較嚴,對村裡的其他經濟收入,則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個別村收取的承包費、上級部門扶持的款項等,長期在賬外循環,坐收坐支,時間一久,占用金額越來越大,清賬時交出一大把不符合財務制度的單據。表現為截留應上繳款項、賬外設賬、收入支出不下賬、假條子頂賬、巧立名目重複報銷以及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如大王鎮某村原黨支部書記李某在任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安排專人收取村集市衛生管理費, 4年收取了9萬餘元,不向鎮經管站報告,用於請客送禮、為班子成員發放福利。

(二)賬冊、現金管理混亂,非財會人員經手管錢。一是現金與存款不分。二是村財務中白條抵庫嚴重。三是賬本保管不善。不少的村將賬本、原始單據等亂丟亂放,容易造成單據的損壞、遺失。四是一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或其他非財務管理人員直接收支現金。花官鄉某村原黨支部書記王某將上級駐村部門扶持的資金4萬元,不交會計記賬,自己支出,上級清賬時交出一大把支出單據抵賬。

(三)財務監控不到位,“零招待”制度難落實。針對前些年村級招待費出現的問題,各地普遍實行了村級“零招待”管理,這對於規範、約束村幹部行為,杜絕公款大吃大喝現象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一些村特別是經濟發展快、經濟事務多的村,村的各項財務業務方面的管理根本不按規定執行。有些村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置集體、農民民眾利益於不顧,用村集體公款為個人謀福利,揮霍無度、大吃大喝,“零招待”事實上變成了“靈招待”。有的將招待費轉移變通,有的乾脆建立小金庫,隨意支取,許多情況下,鄉鎮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此引發了一些村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如我縣丁莊鎮某村班子成員大吃大喝,欠飯店賬太多,村財務無法公開列支,為沖減村招待費的賬面數額,兩委班子集體研究後,將村裡的集體資產作價處理,獲得的收入不記賬,用於抵頂村招待費,然後將部分收支單據銷毀,躲避民眾和經管部門的監督和檢查,構成集體違紀。丁莊鎮丁屋村原任黨支部書記丁某任職期間截留村集體承包收入15萬餘元,用於支付招待費等非生產性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