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財務管理狀況分析及對策

(四)加強審計,加大監督管理力度。鄉鎮經管站審計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嚴把審計關,對村級報來的收支單據,審核人員要審查單據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確性及真實性,對違規違紀的支出單據拒絕入賬,審計出的問題要及時向領導匯報,並對照有關制度、規定及時嚴肅處理。要完善農村財務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制度加強約束,對違反村級財務管理規定的村幹部,要進行責任追究,決不姑息遷就。要突出對村里一些臨時性收入的審計監督,經管站要嚴格按照程式,加強監管,及時入賬,堅決取締“小金庫”現象,除財務出納外,其他人一律不準經手錢物,確保從源頭上堵住違紀行為的發生。

(五)抓好村務公開,重視實際效果。農村財務公開應嚴格按照農業部、監察部頒發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辦理,做到農村財務公開不走形式、不走過場。實行村務公開,要從民眾普遍關心和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入手,凡屬村裡的重大問題和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都應採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民眾公開,即除了按有關規定每年兩次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外,遇到突發的重大事項應隨時向民眾公開,聽取民眾意見,以保證公開的時效性。公開的內容必須保證真實性,不能擺花架子、走形式,搞假公開;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面,搞半公開;更不能藉口維護穩定,拒絕公開。村務公開的重點是財務公開,重點應包括土地承包、宅基地規劃、電費電價、幹部工資以及民眾要求公開的其它財務事項。要加強對財務公開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對公開未按規定程式、內容不規範、搞形式化的村要採取措施,責令整改,對不進行財務公開的村要追糾村幹部的責任。同時,要重視財務公開的實際效果,做到“給幹部一個清白、還民眾一個明白”。

(六)強化職責,民主理財。一是充分發揮理財小組的作用。加強對村民主理財小組人員的管理,通過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讓民主理財小組有效行使監督職能,發揮監督作用。實行民主評議制度,對民眾不信任的民主理財小組人員,要堅決及時撤換,選拔那些公道、正派、責任心強,民眾信得過,敢於抵制不正之風的村民為理財小組成員,為村集體把好關、理好財。二是充分發揮民主議事會的作用。凡村裡的重要事項、重大支出都要召集村民代表、民主議事會成員、村“兩委”成員研究決定,集體決策,決不能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

(七)完善制度,注重實效。要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對原有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清理,不完善的進一步完善,不適宜的堅決清理,做到有章理事。實踐證明,現在已經推行的農村經濟合作社制度、村幹部補貼制度、財務公開制度、鄉鎮代理記賬制度等都行之有效,且便於操作,關鍵是如何進一步做到不折不扣落實執行的問題。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區別不同情況,對村級一些必要的開支,可實行村級開支限額審批管理。如村級招待費問題,可以借鑑外地的管理辦法,按照村裡的人口和經濟發展狀況,規定一個合適的數額,把為集體辦事(如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外援資金、洽談招商項目等)、有利於村里經濟發展而進行的必要接待與公款吃喝、揮霍浪費區別開來,變“堵”為“疏”。

(八)加大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力度。在打擊農村幹部經濟犯罪問題上,應當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打擊,兩手都要硬。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幹部都能嚴格自律,總會有一些幹部經不住誘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對於這些人,絕不能手軟,不能失之於寬。要提高思想認識,以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己任,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信念,切實解決查處農村經濟問題怕難、怕煩等錯誤認識,嚴肅查處那些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的案件;假公濟私、損公肥私、侵吞公款公物、中飽私囊的案件;與民爭利,嚴重侵犯民眾利益的案件。同時,以案說紀,以案說法,查辦一案,教育一片,搞好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