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風現狀調查報告

(二)、學生對現在學習的需求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我校學生對學習有無需求的比例大概各占了一半,這一情況並不太好,表明我校學生只滿足於現有的學習條件和課程設定,沒有那種對學習的渴求,這可能會導致一個學校的學習氣氛不強烈。

解決措施:

學校可以通過經常與學生談論現今社會的發展、其所學專業的競爭情況、其所學專業的發展趨勢、其所學專業的基本要求等,來刺激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學生課餘時間玩網路遊戲的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我校經常玩網路遊戲的學生占了19%,由於當今社會網路的普及,以及現在學習任務不是那么重,空餘時間很多,玩網路遊戲屬正常現象,所以說19%這個數據還是比較理想的。

解決措施:

為了能讓我校學生不沉迷於網路遊戲,我校可以多開展點對口的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更充實。

(四)、家長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了解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很多家長對其孩子的學習狀況都缺乏了解,這表明了學校可能缺乏與家長的雙向溝通;也表明了學生可能也缺乏與家長的雙向溝通;還表明了部分家長可能覺得其孩子在這個學校的學習並不重要,所以不怎么關心。

解決措施:

班主任可以定期向家長說明其孩子的學習狀況;一定要確保期末的成績單,家長能夠看到。

(五)、家長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滿意程度分析

調查情況表明:家長對學生學習滿意的只占了34%,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無所謂的占了13%,這可能會導致了我校某部分學生放棄學習。

解決措施:

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嚴格要求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校還可以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到,其實現在的學習其實也很重要,讓其偶爾也督促其孩子學習,偶爾施加一點壓力,讓其有學習的動力。

(六)、學生對遲到早退的重視情況分析

調查情況表明:我校大部分學生還是重視遲到早退的情況的,部分不重視的可能就是那些成績不怎么樣的或者是那些不在乎學習成績的人。

解決措施:

學校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想指導,讓他們覺得應該具備一定的時間觀念,覺得應該重視遲到早退。

四、總結

影響學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生的主觀因素,學校方面的因素及社會方面的因素。其中對於引導學生、教育學生學校因素(包括師資因素)是影響學風的核心因素,在學風建設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主導作用。

教師作為授課的主體,尤其在學風建設中起關鍵性的主導作用。其授課方式、授課藝術、學術理論水平、親切感及責任心等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相長至關重要。

教學管理是學風建設的關鍵,其作用的良好發揮,對於規範教師行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意義重大。

班主任是中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骨幹力量。對於培養中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引導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品格,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起到積極作用。 

學風是學習者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具體體現。學風是學習者的世界觀、方法論及相關心理素質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或者已經表現出穩定趨向是形成的。其發展過程雖然會有突變和飛躍,但更多是漸進、累積的過程,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優良學風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精心培育,來不得一時一事的鬆懈;而優良學風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學習者獲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長效性的做學問、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導和實踐途徑,是其受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