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縣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調查報告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對林業的主要需求已經轉變為生態需求,北京市把緊緊抓住舉辦奧運會、建設新農村、統籌城鄉發展做為重要的歷史機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延慶縣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從林業整體的發展上看,對服務於總體功能定位和地方經濟的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我縣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

(一)森林資源現狀

建國初期,全縣的森林面積只有12667公頃,森林覆蓋率不足7%,活立木蓄積量只有15.7萬立方米。據森林資源第六次清查結果顯示(XX年調查):全縣土地面積199265公頃,其中林地面積151228公頃,占土地面積的75.9;其它土地4803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4.1。全縣人均占有林業用地0.6公頃。

從蓄積看,全縣活立木總蓄積180.9萬立方米。全縣人均占有林木蓄積6.7立方米。

由於森林面積的增長,灌木林面積的擴大,使全縣林木綠化率從99年的55.4增加到現在的69,提高了13.6個百分點,年平均遞增1.9個百分點。

(二)城鄉綠化

近年來,延慶縣委、縣政府下大力氣對縣城區進行改造,整治河道,淨化污水,處理垃圾,植樹、種花、種草,先後建起了香水苑公園、媯川廣場、夏都公園、江水泉公園、媯水公園、三里河濕地公園、百泉公園等14處別具風格的大型公共綠地。目前,延慶縣城的綠地面積已達616.6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8.7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9.6。

XX年以來,康莊、永寧、舊縣、八達嶺、千家店五個小城鎮先後被列為北京市重點綠化小城鎮,新增綠化面積 1500公頃,城鎮綠化建設初具規模,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自1986年開展花園式單位建設以來,延慶已累計建成“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234個,實現綠化覆蓋面積700萬平米。

從XX年開始,我縣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出了綠色村莊建設項目,三年來,推進重點綠化村莊72個,栽植油松、刺槐、連翹等60個品種的大規格喬灌58萬餘株,創建達標“延慶縣綠色村莊”48個,“首都綠色村莊”6個。

(三)人工造林效果

1993年,康莊風沙危害區核心區治理工程被確定為全市綠化重點工程,到XX年共完成荒山荒灘造林2161公頃,過去狂風肆虐、沙土飛揚的荒灘如今已經變成了綠蔭冉冉,芬芳宜人郊野森林公園。

從XX年開始,我縣開始啟動北山綠化造林工程,先後進行了爆破造林工程、林業生態工程、農業生態工程,六年來,延慶北山綠化造林1333公頃,植樹150餘萬株,苗木保存率達95以上,成為我縣北部一道綠色的風景線。

XX年―XX年,全縣完成荒山造林21.2萬畝,保存面積20.3萬畝,保存率達85。

自 1981年開展飛播造林以來,共開闢播區40餘個,播區作業面積64.7萬畝,成效面積30.2萬畝,成效比48,使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從1987年-XX年,全縣累計封山育林86.5萬畝,達到成林成灌標準43.6萬畝,使全縣林木覆蓋率淨增14.5個百分點。我縣還對全縣範圍的林區實施中幼林撫育、對殘次林進行改造,使林區林分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通過多年來的植樹造林,綠化美化,延慶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XX年春,延慶分別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和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和“國家園林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