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

其次,堅持“以人為本”是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立足點和著眼點。

農村信用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就是把農村信用社的幹部職工作為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的本原、本體,把人的發展視為企業發展的本質、目的、動力和標誌的發展觀念。也就是說,人的發展既是企業發展的本質、目的,又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標誌。其核心是堅持幹部職工在企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這種主體地位,一方面要求企業的運行發展,應當始終圍繞幹部職工來展開,以“以人為本”取代“以物為本”的思維方式,實現人與物的統一;另一方面,還必須把“一切為了人”的原則,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礎上,確立一切從職工出發,一切為了職工利益的理念,同時也具有一切依靠幹部職工,幹部職工是推進改革與發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這也充分表明,“以人為本”的實質和基本要求就是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和關心人。而人力資源管理則是按照客觀規律,依據法律規章,運用科學理論、原則和方法,對工作人員的錄用、培訓、考核、獎懲、任免、工資、福利、退休、辭職以及流動等項工作進行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監督的活動。由此不難看出,人力資源管理的整個活動過程都是圍繞人來進行的。其目的就是謀求人與事的恰當配合,彼此協調,並通過管理,做到因事求才、因才施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終使所有人員都能積極進取,團結一致,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這種特殊性質,就更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不然,人力資源管理就會失去坐標,偏離方向,就難以達到和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目的。

再次,堅持“以人為本”是農村信用社開發人才資源的根本點和突破點。

人才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村信用社發展的“瓶頸”。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觀念陳舊,缺乏對人才的正確認識,衡量人才標準不科學,把學歷、職稱、資歷、身份作為選拔人才的唯一條件,其結果是發現不了人才或者大量埋沒人才。“以人為本”是把人作為發展的主體,把人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也就是要為發掘人的潛能、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要求我們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人才存在於民眾之中的觀念,也就是科學的人才觀。這種觀念,為人才資源開發既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機遇。人才資源開發,是對人才的選拔、培養、使用、管理、激勵、配置以及規劃、預測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才資源開發工作,就是為了更多的選拔引進人才、更好的培養使用人才、更恰當的配置管理人才和最有效的激勵愛護人才。可以這樣說,人才資源開發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實現和體現“以人為本”的過程。所以,開發人才資源,必須牢牢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根本。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把每一個人的潛能和價值都充分發揮出來;才能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工作環境,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才能真正激發農村信用社幹部職工的改革熱忱,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增添改革幹勁,創造改革成果,開創農村信用社事業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