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調查報告範文3篇

最近,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相繼召開,會議提出的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的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要強,農村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村必須富。”學習領會這些精彩表述,令人振奮,記憶深刻!城鎮和鄉村應該是城鎮化發展的兩翼,新型城鎮化肯定是城鎮與鄉村的共同發展,中央會議的精神,對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鄉村旅遊是以鄉村為依託,以農村為主體,以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風光、生產形態、民俗風情、農耕文化、鄉村聚落等為主要吸引物,滿足旅遊者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健身、娛樂、餐飲和購物等目的的一種旅遊方式。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和全國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依託旅遊業、農業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的鄉村旅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發展共識、政策基礎、市場需求、產業規模、帶動效應和推進機制等方面出現了可喜的景象。如何在小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的旗幟下,加快發展我國的鄉村旅遊,我以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是一股強勁的東風,“美麗鄉愁”是鄉村旅遊發展的標尺。

“記住鄉愁”是銘記歷史的精神坐標,是構建區域特色的文化符號,是老百姓小康家園的心靈慰藉,是鄉村旅遊差異化發展的魅力所在,是休閒旅遊時代的文化體驗。是我們小康社會品質生活的嚮往,也是中外遊客品質旅遊的追求。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學習研究,我以為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美麗鄉愁”的實現有多種途徑可以探索:

一是把“科學發展”的理念,滲透進鄉村旅遊的發展戰略

推進新型城鎮化,要首先從地方官員的觀念更新著手,從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從經濟社會有規律的階段發展和環境資源可持續的健康成長入手。堅守科學的理念、科學的主導、科學的管理。世界已開發國家普遍首先將環境保護、旅遊組織、休閒行為、康樂選擇、就業機會、生活質量作為政府政策干預的考量。歐盟以鄉村旅遊為抓手,推動地區發展和結構調整。歐洲鄉村旅遊發展的著名戰略就是積極倡導鄉村“社區參與”的發展模式,公眾與私人聯合,共同制定發展戰略和一系列公眾、私人在社區尺度上鄉村發展的革新。

二是讓“鄉村意境”帶著社會、文化因素融入規劃

鄉村旅遊在全球蓬勃發展的趨勢,是從風景名勝區發展為各種鄉村區域,並深入小鎮村莊,使之更加鄉村化。政府視休閒旅遊為社區發展與變革過程中的重要機制。鄉村旅遊特色化、品牌化,鄉村社區旅遊規劃成為休閒鄉村與社區變革的主要舉措。工作中,我有個重要體會:項目建設堅持規劃第一,規劃工作堅持文化第一,文化挖掘堅持特色第一,特色物化堅持市場第一。“鄉愁”是精神文化層面的情感代碼,要保護好這份珍貴的記憶,必須始終堅持讓“鄉愁”帶著社會、文化因素融入規劃的“底線”,尤其是休閒鄉村產品開發和主題小鎮建設中。前不久召開全國人居工作現場會的浙江省桐廬縣,堅持科學統籌、生態為本、文化引領,既塑造了形神皆備的鄉村旅遊意象,延續了“道法自然”風景桐廬的歷史神話,又勾勒出走向未來的人文山水畫卷,被稱之“中國畫城”。

三是使“見山、見水”成為生態保育的基本要領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就體現了對傳統鄉愁文化的保護。寧波市的東錢湖鎮十餘年來一貫堅持規劃為綱,基礎先行,生態保育,見縫插綠、見縫插色,打造大地景觀和林相藝術,從而使鄉村旅遊開發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資源環境品質同步提升。福建省泰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森林公園的資源稟賦,呵護生態環境,開發特色產品,贏得了“安養小城”的讚譽。“見山。見水、見人、見物”是鄉村發展旅遊的最重要基礎,我們應該盡力讓生態文明、文化傳承與鄉村旅遊結伴而行。

四是使“文化符號”成為資源整合的統領

縱觀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不少地區明顯存在著“低”、“散”、“小”等問題。低水平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無序競爭。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缺乏統籌的力度,規劃缺少整合的招數。我們特別希望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美麗鄉愁”能夠成為資源整合的主線。山東省蓬萊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時,就很好地抓住了仙境、海岸、葡園、酒莊等特色文化元素,既很好地營造了“醉美蓬萊”的文化氛圍,又紮實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

五是讓“美麗鄉愁”印記品牌塑造的標籤

“鄉愁”是憂傷的,也是溫暖的;是懷舊的,也是美麗的。“鄉愁”是鄉村旅遊最重要的文化體驗,沒有文化的旅遊是沒有靈魂的。鄉村旅遊品牌的塑造,來源於特色“鄉愁”的挖掘。只有這樣才能從“低、散、小”,走向“新、聚、大”,才可能從產品創新走向業態多元,進而實現產業融合。浙江省鄞州區的灣底村在發展中,就讓“鄉愁”印記品牌標籤,鄉村旅遊的“天宮莊園”既成了都市裡的村莊,又成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這方面,國際休閒產業協會以及國際休閒產業協會休閒鄉村專業委員會的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城鄉互動研究中心、鄉村文態研究中心和鄉村音樂創作研究中心都有不錯的研究和探索。

我在工作中曾經提出鄉村旅遊的發展——“用景觀的概念建設農村,用旅遊的理念經營農業,用人才的觀念培育農民”,對於區域的鄉村旅遊發展、特色品牌打造和農村美麗家園建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體會特別深刻。

暑期醫學專業大學生調查報告——我眼中的鄉村診所
鄉村調查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步入大學已經一年了,對於自己所選擇的醫學專業也有了深一步的了解。一年了,在學校里接受了最基本的醫學知識的薰陶,但是深知作為未來的一名醫生,光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及的,利用假期課餘生活去社會實踐是我們必須的功課。

社會實踐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作為一名即將升入大二的學生,這個暑假我在家鄉附近的“盛秀苑社區衛生服務站”(照片1)作了最基本的調查活動,並在此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將我的暑期結果做一個記錄。

“盛秀苑社區衛生服務站”是我們本小區的一所基本醫療服務中心,由最基本的日常病情治療小診所,為本地職工免費基本檢查,劃價,開藥等部分組成,是小區人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在這次的調查過程中,首先是了解了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其次是針對社區常見病症諮詢了各位坐診醫生,向他們了解了他們的想法和所需要的幫助。

社區衛生服務站就位於社區的中心地帶,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所需。當他們遇到了普通的病症或是想要開處方領取常用藥品時,只需攜帶他們的職工醫療保險卡即可。首先可以先諮詢當天的坐診醫生,就病情和不舒服之處與其做一個交流。隨後可帶上開好的處方劃價取藥即可,如有需要通過打點滴等小型治療方式解決病症的即可在本社區服務站進行治療。其內容與方式還是比較方便,易於老百姓操作的。

接下來我也和其中的一位坐診醫生了解了本小區的某一項重要病症的基本情況。

據悉,塵肺病是危害我國移植工人健康最嚴重的職業病。衛生國際部對基因全國職業衛生我國情況的最新通報。截止XX年,我國內科塵肺病累積病例581377名,其中仍存活患者442200例。其他資料報告,全國特別還有60萬左右的可疑塵肺病人碩士,不含還沒有統計在內的散布在醫療社會上(小礦山等)塵肺病患者就已達百萬之眾,僅XX年共報告塵肺病新病例12248例,煤工塵肺和矽肺共占85.6%,發生於煤炭系統部委的塵肺病患者占47.6%,年內死亡的塵肺病患者2343例,每年塵肺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0億元,同時自然在創始人國內外還造成不良的政治影響。

從行業的塵肺病情況看,煤炭系統評審是塵肺病的重災戶,其病例約占主任全國總例數的40.5%(23.5萬例),面對知識眾多的現有患者,企業特別是歷史包袱較重的煤炭行業,比如我們所處的大同礦務局現患就達7000人左右,在企業下放,結構調整中面臨很大困難情況下,大量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同時還有許多塵肺患者已與用人單位脫離,成為社會上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因此此病症成為我們當地不論是大醫院還是小衛生服務站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塵肺患者場表現的症狀有胸悶,胸痛,咳漱,咳痰,勞力性呼吸困難,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且每隔數年病情還要升級,合併感染,最後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為小的衛生服務站,因為自己的醫療設備畢竟有限,所以只能做到小的基本檢查,起到一個“及時發現,及時督促治療”的作用,也為礦區的工人提供了保障。

如圖2,本衛生服務站還定期為小朋友們提供免費接種各類疫苗的服務,使小朋友們既獲得了方便,又從小就獲得了身體的安全保障。正如橫幅所言“關注兒童健康,關懷兒童成長”。除了為小朋友們服務,還有就是為成人的小區百姓提供日常的體檢,比如量血壓,抽血檢測各項身體指標是否正常等等,當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就會給出良好的建議到大醫院進行深一步檢查,使大家在放心安全的環境中度過每一天的生活。

最後,醫生也向我介紹了衛生服務站的近況,由於各個方面的原因,服務站的人數,設備還有所欠缺。平均是一個醫生要分管幾千老百姓的身體健康狀況,而且設備也是建設和更好發展本小區衛生服務站的前提條件。全體服務站工作人員也是竭盡全力在原有的設備和條件下為老百姓服務的同時,向上級反應請求援助,請求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提高。同時,他們也常作為本地區的代表參加一些更大型的醫療會議,在學習大醫院的新觀念,新技術的同時,也積極向他們反應本地區在近期出現的常見病症,一同探討好的解決方案,並定期調配專家級醫生為小區百姓進行免費坐診,更好的了解本地區人們的健康狀況,也更方便上級調配資源來緩解我們的當地之需。

以上就是xx年暑假我所做的實踐調查的全部報告內容,這樣的活動還是讓我對基礎醫療機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讓作為一學生的我有了更大更明確的奮鬥目標。至少讓我明白不論是大地方,還是小地區,都會有那么一群身著白大褂的人,在默默的為每一個生命服務,這就是我們作為醫生的重大使命,不論是職務的高低,還是地域的大小。那作為我們醫學生,未來必定就要擔負起這樣的使命,所以留給我們的只有好好學好專業知識,以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心態走接下來的人生道路!

中國鄉村教育調查報告
鄉村調查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針對多年來城鄉義務教育的失衡,以及因學校布局調整帶來的種種問題,本報兩名記者歷時三個月,走訪了我省近20個縣40所鄉村學校、專家學者中國的鄉村,始終是叫人牽掛的熱土。當這一社會始終注目的焦點“鄉村”與另一個焦點“教育”勾連起來時,熱土中的焦點愈發熾烈。

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的 “人人有學上”到現今學雜費的全免除“人人上好學”,伴隨著這個漫長過程的是中國鄉村教育不可忽視的現實:

學校越來越“小”,學生越來越少,老師越來越“老”;城市教育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城市學校“大班額”比比皆是。

這一系列問題,是在當前城鄉二元化結構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教育改革引發的一種必然的普遍的陣痛與無奈,值得關注和思考。

帶著這一課題,今年6月中旬至8月底,本報兩名記者走訪了我省陝北、關中、陝南的近20個縣40所鄉村學校,與基層教育職能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教育研究者等多個層面的近百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訪和調查。

這裡為讀者呈現的相關調查報告和個案解剖報導中反映出的問題,其癥結就在於多年來城鄉義務教育天平的失衡。

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11月7日表示,要科學確定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規模、層次和速度,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激勵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這也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全社會的期待。

空殼學校的典型性“樣本” 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縣城的教學質量好,家住紅旗國小隔壁的白永霞將兒子轉到了縣城上學

今年秋季開學,位於黃土高原上的榆林市清澗縣下二十里舖鄉紅旗國小只剩下了4個學生。

和很多西部縣城的鄉村國小一樣,下二十里舖鄉的書所鄉村國小也不得不面對“生源荒”的殘酷現實。

當生源一點一點衰減的時候,經受考問的不只是學生,還有家長對學校逐漸喪失的信心以及鄉村老師們對未來或多或少的迷茫。

撤校是遲早的事,紅旗國小的老師幾乎都這么認為。

這所距離榆林市清澗縣城約15公里的山村國小正在走向空殼。儘管學校曾有高峰期400多名學生的輝煌歷史,如今也不得不“忍受”6個老師10個學生的淒涼。落寞的學校空蕩蕩的教室

6月8日,星期一。記者一大早就從縣城出發,本想從升國旗開始,擁有對這所學校最完整的印象。

紅旗國小坐落在八斗岔村村口水泥路邊的高坡上:一排八九孔窯洞正對著校門,門框窗欞清一色地刷成了淺藍色;窗戶上沒有鑲玻璃,而是用白紙糊著;久經風吹,有的白紙已七零八落,有的乾脆已被撕掉。

可惜,還是“錯過”了升旗時間。上午7時許,學校已經開始上課。後來,記者才得知: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城裡不同,孩子們每天7時到校,半小時早讀,接下來上兩節課,9時放學回家吃早飯;中午12時到校,3時半放學。

一間窯洞裡傳來了講課的聲音。教室門開著,一個年過半百、兩鬢斑白的男老師站在講台上,正用特有的陝北國語向孩子們講授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緊貼著講台的一角,放著兩排兩張課桌,坐著3個學生。這個至少容納40個學生的教室里空蕩蕩的。

男老師叫白隨寶,今年56歲,是數學老師。5年前,他從溝口的梨家灣國小調到這裡,就開始面對學生流失的殘酷現實。5年間,學校的人數從起初的七八十個,減少到了如今的10個。眼看著一間間教室空了出來,白隨寶的心也變得空蕩蕩的。

三年級教室里,3張課桌正對講台中央豎著擺放著。11歲的任旭和比他小一歲的趙小寶在教室里坐著,有些不安。

這個班的3個學生那天少了一個。沒來的學生叫賀賢,是數學老師劉祝蘭的兒子。老師和她的兒子竟然都沒來,任旭分析:“估計趕事兒去了。”“趕事兒”是當地人對參加紅白喜喪事的稱呼。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任旭較為安靜,坐在那裡東張西望,而趙小寶時不時走出教室看看,再轉回來。

上午就這樣過去。6個老師只來了1個,8個學生中的5個就像沒了領頭羊的小羊羔。初次到訪,這個學校多少讓人覺得有些落寞。再後來,記者聽說了一個更受打擊的事情:上午並沒有升旗。

學生沒了學校秩序也沒了

學生人數的銳減,打亂了這所學校本應有的秩序。就連上下課打鈴這樣最基本的事情,都落在了一個14歲的小男孩身上。

男孩叫賀露,是五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最大,他成了這裡的“孩子王”。

其實,賀露應該讀六年級。去年秋季開學時,本應和他一起升到六年級的五六個同學都沒來報名,只剩下了賀露一個。六年級這個班最終沒有開起來,賀露只好回到五年級“重讀”。對此,白隨寶解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成績太差”。

上午8時10分,正在教室里自習的賀露突然從教室里沖了出去,跑到院子裡的一棵大樹前,敲響了掛在樹上的一個生鏽的鐵鈴鐺——下課了。“我是自己願意打鈴的。”賀露笑著,露出兩顆兔牙。自從一個多月前有了手腕上戴著的那塊黑色電子表,他主動承擔起了打鈴的任務。“如果不打鈴,就不知道啥時候上課,啥時候玩了。”賀露說。其實,學校以前有電鈴,後來壞了,就再也沒修好。

上午一節數學課,一節語文課。語文老師沒來,五年級的孩子只能回到教室里自習。另外兩孔窯洞內,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幾個孩子依然沒有停止打鬧。賀露似乎沒法讓自己靜下來學習,隔一會兒就抬起手腕,看看幾點了。

其實,和同齡人相比,這個14歲的小男孩眼中的學校少了本該有的東西,廣播操已經好久不做了,缺少的還有家長會、聯歡會等本該有的活動。

不過,經常去縣城的賀露比他的同學見識廣、本事多一點:他會簡單地用電腦,還會打、玩遊戲。

學校“單純”地只剩下了上課。雖然每天安排了六節課,但孩子們開設的課程卻極為簡單。除了語文、數學等縣上統考的科目外,美術、音樂等課程一概沒有。體育課倒是開的,因為人數少,只好將全校的學生集中起來上,發給籃球、排球,或者任由孩子們在校園裡嬉戲。

和城裡的國小生不同,他們不用參加英語考試。因為英語老師一直請不來,本該三年級就開始的這門課程一直沒開,考試也就自然取消了。

對於外面的東西,“差生”賀露還是有一絲嚮往的。今年“六一”兒童節,學校放假一天。後來,賀露聽轉到城裡上學的小夥伴兒說,他們的學校在“六一”節辦晚會,表演節目,羨慕得不行。

一部鄉村學校的衰亡史

上午9時,放學了。白隨寶回到宿舍,打開電蒸汽爐,加熱放在裡面的兩個饅頭和一碗小米紅豆稀飯。那是他的早飯。

早飯是他從家裡帶來的。自從到外村教書,白隨寶的日子就變成了這樣:每天早上,他會帶上老伴兒準備好的早飯趕赴學校,早上上完課在學校里熱熱吃,下午放學回家再吃一頓現成的。

從老師、學生和村民們的講述中,記者拼湊出了一段紅旗國小不完整的歷史。這所學校建於上世紀60年代,村子50多歲以下的村民大多在學校里讀過書。1976年,學校還辦過一年國中。90年代初,學生人數曾多達400人。

可是,從本世紀初開始,學生人數開始逐年下降。XX年,白隨寶調到紅旗國小時,雖然還有七八十個學生,但已經出現了在校生大幅下降的隱憂,七八十個學生大多分布在高年級,低年級一個班才三四個。

另一個讓他們擔憂的事實是:優秀的學生不斷地向縣城學校流動。XX年年,學生中還能發現幾個好苗子;,考過全鄉第一;但從今年開始,剩下的這些學生已經讓他沒了信心,“好學生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要么是實在太差的,要么就是家裡窮走不了的”。

期中考試,賀露的數學考了50多分,全班第一,其他幾個才考了三四十分。“瞧瞧,最差的學生如今變成最好的了。”白隨寶說。而今,這位有著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只能靠回憶,才能拾起當老師的那份榮耀。

白隨寶的家在清澗縣下十二里舖鄧家溝村,騎機車到紅旗國小需要半小時。1974年,村裡有個國小,還有七八十個學生,但“老師請不來”。於是,村幹部找到了剛剛高中畢業的白隨寶,希望他去教孩子們。

他應了下來,當上了民辦教師,一天10個工分,“頂得上一個好勞力”。再後來,不掙工分了,每月工資是30塊錢,直到1994年轉成公辦教師,他的工資均在百元以下。

提起當年“人丁”興旺日子,白隨寶眼裡泛光,“學生多了,就容易發現好苗子,哪個老師不願意教好學生?”

一直以來,全縣最好的國中——崑山中學都面向全縣招收“重點班”學生。白隨寶帶畢業班,幾乎每年都能考上一兩個。最多的一次,全鄉總共考進去了6個,其中4個都是他的學生。考上縣重點班的學生,家長會請老師到家裡吃飯,炒菜、喝酒,最好的要算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

白隨寶家裡,至今保存著那些見證了他輝煌教學業績的憑證。“學習標兵”,全縣第一、第三的榮譽證書,“縣模範教師”。最近這些年,他已經換了三所學校。而如今的這所,也不知道能待多久。

關於鄉村垃圾處理難調查報告
2024年鄉村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我的老家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但是我發現在路的兩旁,河的兩邊有許多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與我們美麗的鄉村十分不和諧。帶著這個問題。我對鄉村垃圾的處理問題進了調查。

調查

我先對垃圾池進行了調查,發現離我家最近的一個垃圾池,也要走2公里左右才能到。在圩鎮周圍也只能看見幾個垃圾池。在公路兩旁依稀能看見幾個垃圾處理池。

然後我又對垃圾處理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我們村每條河岸邊都堆滿了垃圾,有的甚至被扔到河中央。村民的生活垃圾根本無人去處理。隨意堆放在河灘、路邊。

分析

1、這裡垃圾池少,民眾對公共環保的意識不強,隨地扔垃圾

2、沒有環衛工人上門收垃圾

結論

造成民眾亂扔垃圾的原因有:

1、垃圾池少,民眾對公共環保的意識不強,所以造成隨地扔垃圾的現象發生。

2、處理簡單、隨意、環境污染嚴重

3、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沒有環衛工人上門收垃圾

建議

1、增強自治,政府部門加強引導。增強村民環保意識。讓村民主動清除農村垃圾;

2行政引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建立垃圾回收制度。結合村莊特點建立資源回收筒、小型處理廠。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一定的懲罰。

2024年鄉村新變化社會調查報告
鄉村醫療服務與藥品價格管理調查報告
鄉村情況調研匯報
關於鄉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鄉村文化的暑期社會調查實踐報告
鄉村親職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關於某縣鄉村旅遊的調研調查報告
2010年中國鄉村教育調查報告
XX市部分鄉村防氟改水情況的調查
關於新形勢下轉變鄉村職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