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務風險調查分析報告

3、基本建設舉債累積。近些年來,在國家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工業化進程的大背景下,地方各級政府都明顯加速了基礎設施建設,急促上馬了一大批市政、交通等工程項目,在短時間內也確實大大改變了城市面貌和交通條件。但由於這些建設項目過於超前,大大超越了財政承受能力,最後形成大額負債。這些年來,我市累積的城市建設負債達到25.41億元,交通建設負債達到3.93億元。教育系統在“兩基”達標負債還沒有消化的情況下,又大搞高中學校建設工程,僅兩年來高中建設就負債7個多億,其中有3個縣一中建設負債超過1個億。現在這些高中建設負債雖然暫時還不要財政承擔,但由於負債很大,很多學校都是制定的XX年以上的還款計畫,一旦國家教育收費政策調整,這些債務最終還是要不可避免地落到財政頭上。

4、財政支出增長過快。在現行體制空間內普遍缺失“收支緊張—支出節減”的良性傳導機制,受種種條件的制約,一些地方和部門收支壓力並沒有轉化成減人、減事、減支出的動力,有些支出項目甚至逆勢而上,不降反增,進一步誘發和增加了政府負債。以安鄉縣為例,雖然先後幾次精減機構,但由於每年要政策性安排大中專畢業生和轉業退伍軍人,而且一些企業改制後,有些國家幹部由於無法安置也逆向流動到行政事業單位,導致財政供養人員不降反增,XX年末增加到18792人,比1993年末數淨增7246人,增長62.8%,加之政策性調資等因素,財政供養人員經費從4991萬元劇增到15954萬元,淨增10963萬元,增長3.2倍,財政不堪重負。到XX年底,該縣保工資發放借款達到6182萬元。另一方面,從該縣近幾年組織的幾次財務大檢查看,一些單位財務管理無序,財政支出無度,開支無計畫、無標準、無節制,單位欠帳和借款情況比較多。

5、債務控制機制缺失。儘管一些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但仍沒有引起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缺乏對債務風險的有效防範和管理,政府債務仍在繼續膨脹。一是舉債主體分散,舉債沒有整體規劃,多頭融資,多頭舉債現象嚴重。二是舉債行為隨意,對一些項目的建設缺乏科學嚴謹的可行性分析,建議超計畫、超預算的情況比較多,對項目資金借款沒有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借款隨意性強。三是逃債制約措施缺位,一部分地方和單位甚至只考慮借錢,根本沒有考慮過還債。

三、主要影響

巨額的政府債務對我市各級政府、各級部門的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有的甚至危及到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危害了社會穩定,損害了政府形象。

一是影響了財政正常運轉。近幾年來,我市因政府和部門負債占用的財政資金高達2億多元,每年財政承擔的償債支出達到近2億元,嚴重影響了財政資金調度,影響了財政收支運行,影響了財政預算平衡。有些縣由於政府舉債占用財政資金太多,還債壓力太大,已到了舉步維堅的地步。有一個縣為了支持企業改制和發展,到XX年底,企業占用財政資金達1.09億元,相當於當年一般預算收入的76%,使得政府工資性、維持性支出難以為繼,不得不經常舉債保運轉。

二是影響了單位正常運轉。一些單位由於債務太多,一方面對單位正常公用經費支出帶來了很大衝擊;另外一方面,單位主要負責人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在外化緣還債,放在應付債權人上,有些沒法還債的單位,單位負債人甚至不敢在單位上班。甘縣旅遊局在1997年向社會借款辦了一家酒店,由於管理不善,酒店只經營兩年就倒閉關門了,欠社會個人債務80餘萬元。這些年來,幾乎每天都要面臨60多個債主上門或打電話討債,嚴重影響了單位正常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