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農村經紀人專題調研報告

忠縣農村經紀人專題調研報告

農村經紀人是指在農村經濟社會活動中,以收取佣金為目的,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促成買賣雙方交易,搞活商品流通;為交易雙方溝通信息,提供各種相關服務,推動農村生產力發展;直接組織農產品交易的自然人、法人和中介服務組織,是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紐帶。為進一步抓好我縣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提高其組織化程度,規範其經營行為,促進其健康發展,按照重慶市農業局市場信息處《關於開展農村經紀人發展情況專題調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組織了人員成立了農村經紀人專題調研小組,對忠縣農村經紀人的發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我縣農村經紀人調研結果報告於後:

一、農村經紀人隊伍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我縣農業生產實踐中湧現出一大批農村經紀人,他們積極為農產品的買賣雙方牽線搭橋,促進了農產品流通,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加強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對於開拓農產品市場,引導農民發展質量效益型農產品,減少生產的盲目性與滯後性,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具有積極作用;對於培養有市場意識,敢闖敢幹的新型農民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於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發展農業,加快培育農村市場主體,發展農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經調查,我縣目前農村經紀人已達1500餘人,分別活躍於農產品行銷、職業介紹、信息服務、代辦代銷、代儲代運、產品加工等行業,其中從事糧油、蔬菜、果品、小雜糧、畜禽產品這幾個產業的農村經紀人較多。從目前我縣農村經紀人的組織形式上看,農村經紀人主要是自然人,法人組織較少,多為農戶為銷售產品自發組織形成。其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忠縣周邊區縣,如梁平、墊江、萬州等地,也有少數經營規模較大的在國內其他省市如山東、河南、福建等地進行農產品交易活動,組織農產品參加國際交流的基本沒有。我縣農村經紀人中大多數人的活動方式是銷售旺季經營、淡季種植,平時從事農作物種植,收穫季節“轉型”成為農村經紀人,如石寶鎮太平村經紀人黎萬平,從1984年開始經營果品和糧食販運活動,他在生產季節忙著種植,收穫季節收購農產品外調,成為農村經紀人,這種經營形式既保證了種植生產,又保證了產品的順利銷售,也給農副產品行銷隊伍帶來了強大的生命力。此類經紀人占全部經紀人的80%左右;也有少數農村經紀人專職進行經營活動,如汝溪鎮汝溪村的譚乾芝,從1990年開始從事糧油產品和小雜糧收購銷售活動,擁有自己的門市,具有了較大的規模,其用於收購農產品的流動資金30萬元,現已經不直接從事種植業生產。此類經紀人占全部經紀人的20%左右。

二、農村經紀人的功能特點和發展趨勢

隨著我縣農業結構調整的進行,各種特色產業大量湧現,廣大農村經紀人在活躍農村市場、搞活商品流通、促進農產品交易、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特點表現為:

(一)在產品貨暢其流上的促進作用。農村經紀人把買賣從本地做到外地,從農村做到城市,幫助農民把產品賣出去,解除了廣大農民銷售難的後顧之憂。我縣三匯鎮是全縣種植黃籽油菜“渝黃一號”的大鎮,全年種植“渝黃一號”面積在15000畝以上,年產量達到1965噸,三匯鎮經紀人王鴻培,長年進行糧油產品的收購外銷活動,全鎮“渝黃一號”黃籽油菜基本是通過王鴻培及其他糧油收購戶進行銷售,保證了全鎮油菜籽的銷售流通。今年他收購油菜籽300噸,其中“渝黃一號”油菜籽250噸,對“渝黃一號”油菜籽收購價格基本保持比常規油菜籽高10%左右,達到每公斤2.6元,提高了農民種植優質油菜的積極性,保障了農產品貨暢其流。

(二)在市場信息傳遞上的觸角作用。市場經濟是信息經濟。以石寶鎮松嶺村譚凡為代表的經紀人,在今年得知山東黃豆收購價僅為1.6元/公斤左右,與我縣黃豆市場價2.6元/公斤的價格差距較大的信息後,迅速組織調運了6噸山東黃豆到忠縣銷售,獲純利潤高達5000元左右,再加上他經營果品、小雜糧銷售等項目,年純收入可達近2萬元。他為鄉鄰找到了一條致富的門路,在他的帶動下,周圍鄉民紛紛效仿,也成為了農村經紀人,活躍在城鄉市場中。這樣,農村經紀人隊伍的發展,既活躍了農村市場,加快了農產品流通速度,又提高了自己的經濟收入,走上了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