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調研匯報

為探索幹部教育培訓的有效途徑,提高幹部教育培訓效益,結合我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實際,通過調研了解到近年來全縣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能夠以能力建設為主線,貼近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貼近第一要務、貼近學員的需求,並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一項立足當前、事關長遠的基礎工程來抓,逐步形成了社會化、規範化和系統化的教育培訓模式。通過教育培訓,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為落實我縣提出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態水電大縣"戰略目標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但在調研中也感到,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在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相比,還存在著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幹部工學矛盾日益突出。縣鄉機構改革後,各單位領導和人員職數較少,再加上山區穩定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幹部參加培訓的工學矛盾更加突出。

二是師資十分匱乏。目前培訓幹部主要依靠縣委黨校,而黨校師資力量單薄,舉辦諸如幹部迫切需要的"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基礎設施和旅遊帶動"知識等專題培訓難以勝任。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因本地缺師資,授課質量不高,專業技術人員普遍缺乏參與的熱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因師資匱乏難以舉辦。

三是培訓經費難以保障。一方面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出現多頭,培訓資源沒有有效整合,造成資金浪費。專業技術人員的行業主管部門與人事部門之間存在著多頭培訓,又各有上級部門的檔案依據,有的幹部一年中參加同一類別的重複培訓,浪費了有限的經費。不少行業部門都成立了培訓中心,根本沒有師資力量,實際上就是機關招待,以獲取部門利益,浪費了培訓資源。

四是幹部培訓的目的與個人參訓動機接軌不夠。大多數幹部簡單地把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理解為培訓與提拔相結合,而沒有全面認識和理解教育培訓與幹部成長、促進工作的關係,沒有認識到提拔是使用,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也是使用。一些幹部特別是中青年幹部,經過培訓後而沒有得到提拔,就片面地認為沒有落實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的原則。由於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進而導致學習不積極、不主動、不紮實,既沒有動力,也沒有壓力。

五是培訓基地建設與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由於幹部教育培訓經費的投入機制比較單一,培訓基礎設施及教學設備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加上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基本上都是“官辦”的,辦學質量的優劣、培訓質量的高低與其自身的生存狀態無關,缺乏應有的“市場意識”和“服務觀念”。此外,現在幹部的文化層次也越來越高,他們對授課老師的要求也“水漲船高”。

六是教育培訓與能力提高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普遍存在培訓內容相對滯後,缺乏實效性,幹部教育培訓基本上還是“計畫式作業”和傳統的“填鴨式”單向灌輸授課模式。想讓幹部什麼時候培訓就什麼時候培訓,想培訓什麼就培訓什麼,受訓幹部基本上沒有主動權和發言權,更談不上教學互動了。“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齊”、“一個方子吃藥”,培訓形式和方法長期單一,缺乏新的教學手段。

針對以上的矛盾提出如下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