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五)專業化物流和精細化服務水平有待於提升。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物流市場的專業細分加快,製造企業對物流服務需求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一般性的運輸、倉儲服務,難以滿足專業生產所需要的專業化、定製化、供應鏈一體化的服務。物流與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相結合,物流業與製造業、農業、流通業、金融業等多業聯動融合發展是加快物流業發展的關鍵。

三、加快推進物流業發展的建議

近幾年來,國家和省政府現代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提升了物流業的產業地位。物流企業也希望抓住機遇,實現自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進一步推進全省物流業發展,建議如下:

(一)進一步最佳化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關鍵在於製造業主輔分離,向物流企業釋放物流資源。調研中發現,現階段物流發展勢頭比較好的物流企業,主要是從大型製造企業自身剝離出的企業物流實體,即集團(企業)二級法人的物流企業,這類企業具備滿足製造企業專業化生產所需要的配套服務,具有投資建設專業化物流園區的條件,能將園區與當地的產業發展很好結合,形成生產前物流供應服務與企業內部流程再造相匹配,與生產後商貿物流相接軌的供應鏈一體化整體服務功能,從而推動物流服務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因此,必須進一步最佳化支持製造企業主輔分離的政策環境,落實《關於加快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1]51號),採取切實措施,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進制造企業主輔剝離,釋放物流服務的社會化需求,推動物流企業增強一體化的服務能力。

1、加快推進物流業與工農商貿流通業聯動發展。在2011年開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範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聯動面,推動農業、商貿流通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紮實推進鋼鐵、煤炭、石油化工、汽車、農產品、醫藥等行業物流供應鏈一體化建設,有效整合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我省物流業與傳統產業的聯動發展水平,加快建立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

2、落實並完善稅收配套政策。儘快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讓物流企業享受到差額納稅等政策;儘快設立物流稅目,整合與物流業務相關的各類發票,推出統一的物流業專用發票,建立統一的物流企業納稅體系;按照物流一體化運作的需要和公平稅賦的原則,將物流業的運輸、裝卸、搬運、倉儲、代理等環節的營業稅統一調整為3%。;物流業務與主業成功剝離的物流企業,新增加的營業稅等稅額,各級政府留成部分均按50%獎勵企業,用於支持物流企業發展(江蘇、福建、廣州等省份,按40-60%返還),避免到省外開發票和設分公司,造成地方稅源流失。

3、加強交通運輸管理。全面清理過路過橋費收費線路、標準及收費期限;嚴厲打擊公路“三亂”,免除企業不合理負擔;加快修訂大件運輸車等特種運輸車輛的標準,徹底解決特種運輸車輛超限限行、隨意罰款和“大車小標”問題;研究相關管理辦法,為城市配送車輛進城通行停靠和裝卸作業提供便利;加快推進建立貨櫃多式聯運管理服務體系,支持甩掛運輸發展;制定最低運費保護限價政策,在運營稅中扣除燃油稅部分,最佳化物流運價參照客運業制定貨運業燃料成本補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