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及社會保障滿意度調研報告

這是我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或疑慮,也是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和解釋。

2011年,"民生"成為中國網路的第一關鍵字。歲末年初,我們預言了這個關鍵字在2011年最好的可能和最壞的可能。

2011年,住房、醫療、教育、就業,以及又一次被中央一號檔案關注的農民工群體,這些最受關注的重點民生領域,有各項政策預示的好前景,也有懷疑這些前景的壞預言。

我們無法不對現存的問題和各種矛盾心存擔憂與疑慮,但我們對這個已然強勢復甦和正在努力轉型的國家滿懷信心和期待。

這個國家會更好嗎?我們的生活會更好嗎?讓2011,讓時間和現實,來檢驗我們的預言。

2011房價會降嗎?

政府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態度堅決,但如果不深化房改,調控恐怕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高地價、高房價的問題

文|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朱文強孫曉青

房子,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歸屬感。

過去的一年,這種歸屬感在房價的不斷攀升中,逐漸成為年輕一代的心結。

今年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這項被稱為"國十一條"的地產新政開始為火爆的房地產市場降溫。

2011,中國房價將何去何從,政府、地產商、百姓之間的博弈必將引人注目。

壞預言:高地價高房價或將持續

高企的房價顯然已經超出了中國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2011年末,針對各地房地產市場上演的"地王頻出"、"量價齊升"、"一房難求"等火爆場面,國家連續出台了包括稅收、土地等多個調控政策,政策收緊傾向明顯。

"這一次跟XX年新老國八條調控很相似,當時的結果是房價依然上漲。"中原地產華北區總裁李文杰說,"如果不從深層次找原因,高地價、高房價問題仍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仍未觸及到行業根本的發展理念。發展房地產業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滿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其次才是投資,這就涉及住房制度的改革,如果不改革,恐怕調控難以解決房地產市場存在的根本問題。

今年1月發布的《2011年浙江省房地產業發展報告》預計,2011年浙江省房地產市場價格非理性上漲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由於高企的地價也縮減了房價下調的空間,2011年房價將在高位運行,也可能出現局部性、階段性小幅回落的現象。

針對當下海南房價的爆炒,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童悅仲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海南很危險了,93年的房地產泡沫破滅讓海南很長時間恢復不了元氣。而這一次,如果再不吸取教訓,則很有可能會悲劇重演。"

童悅仲同時指出,開徵物業稅是遏制高房價的有效方法。今年1月,北京市地稅局負責人透露,北京最早明年底開徵物業稅。不過也有人擔心物業稅反成助漲房價的推手。

好預言:"住有所居"的夢想漸進

2011年你會買房嗎?

《小康》雜誌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對中國住房問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8.4%的參訪者在2011年有購房計畫,明確表示不買房的占35.2%,剩餘的46.4%選擇了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