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一)圍繞中心工作,發揮黨組織的戰鬥保壘作用。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切實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貫徹到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一是要抓好政治教育,增強先鋒意識。要從結合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要系統地學習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切實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樹好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黨組織在安排布署工作的時侯,要把黨建工作與經濟和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注重發揮黨建的龍頭帶動作用,切實把上級的各項方針政策要求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之中。三是突出工作重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推動“黨建網聯工程”的實施,發揮格線優勢,創新組織設定,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組建黨組織的工作力度,努力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二)立足夯實基礎,下大力氣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一是要繼續抓好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以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為契機,進一步選強配齊支部領導班子,切實加強基層黨務培訓,不斷提高支委會的整體素質和領導水平,切實提高社區、農村幹部的政治待遇、工資待遇等,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調動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把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成為堅強領導集體。二是要著力發展集體經濟。要結合實際,找準突破點,依託現有的經濟條件和優勢,做活工農結合文章,拉長產業鏈;通過廣泛招商用活外來資源,盤活閒置資源,拉動項目建設;利用自然條件優勢,構建集旅遊觀光、購物消費、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產業帶,帶動旅遊沿線村的經濟發展;三是抓好活動陣地建設。要加大區財政投入力度,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和共建單位扶持,多方籌措資金解決社區活動場所問題,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同時,要落實黨組織活動經費,建立黨建活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的新機制,提高黨組織自主活動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著眼發展需求,提高黨員幹部的綜合能力。要採用傳統教育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組織培訓、示範點建設、大學生村官“一幫一”等形式,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綜合能力,改進工作作風。一是要加強思想建設,使基層黨組織班子每位成員牢記黨的根本宗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市場經濟的摔打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二是要加強作風建設,使每位成員牢固樹立民眾觀念,堅持“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真抓實幹,吃苦耐勞;三是要加強能力建設,要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定期舉辦各種培訓班,對黨員幹部進行政策法規、市場行銷、現代技術、產業調整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培養他們適應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有計畫地組織黨員幹部外出參觀考察,實地培訓,現場學習,培養開放意識和開拓精神,提高帶民致富的本領。

(四)創新方式方法,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和監督。一是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充分利用基層黨校、遠程教育、網路媒體等教育教學資源,組織黨員進行市場經濟知識、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和就業技能的培訓,提高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大發展力度,充實後備力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強對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村(社區)幹部中的優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導,把優秀青年人才吸引在黨組織周圍,使其積極向黨組織靠近。三是創新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內容上,要把學習檔案、了解上級精神與學現代知識、學業務、學法律、計算機知識等結合起來,增加廣泛性;在教育形式上,要採取“走出去,請進來”、請專家教授大課、到愛國主義基地和黨建模範支部參觀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吸引力;在教育時間上,原則上要保證每月一次,但可以根據工作需要統籌安排、靈活開展。同時,要建立和健全黨員管理監督機制,使黨員的言行自覺落實到組織的管理監督和民眾的有效監督之下,引導黨員樹立良好形象。特別是對接收的改制企業黨員,要進一步理順組織關係,按黨員居住地、工作單位為準,及時合理接轉組織關係,解決人戶分離問題;要創新管理方式,分類進行幫扶,通過開展創業培訓、實用技能培訓、開發公益崗位等,為下崗失業黨員實現再就業創造條件,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增強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