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信業務精細化管理調研報告

三、關於行業信貸政策

總行從就提出了行業授信的概念,出台了《行業授信管理指引》,今年新頒布的《法人客戶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法》首次引入了行業風險評價,將行業特徵作為客戶信用等級評價的一個修正指標,省分行從開始對部分受巨觀調整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實施“支控壓”名單制管理,但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我行的行業信貸政策管理仍顯粗放。目前,我行信用等級測評系統中,只有31個行業的風險評價指標,而建設銀行已細化到251個行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可以細分為95個大類、396箇中類、1200多個小類,同時,我行對鋼鐵、水泥、紡織等受國家巨觀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嚴禁新增信用,而實際上,這些行業可以細分為很多子行業,其中有部分子行業仍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我行在控制了總體行業風險的同時,也喪失了一些發展機遇。

四、關於基礎管理

解決操作環節制度執行力不到位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問題:

一是制度執行的意識問題。制度執行的意識須要通過加大檢查、整改、處理力度來不斷強化,對檢查、整改、處理的相關責任需要通過崗位描述來明確。我行提出了管人、管事、管業績的要求,從自律的方面強化制度執行保障,並擬通過分管行長七個一來推動,即每月檢查一次客戶經理工作日誌、組織一次上期業務回頭看、檢查一戶信貸檔案、參與一次貸後管理、召開一次風險分析會、檢查一次行銷業績、組織一次業務培訓。在他律方面,除審查、監察、外部監管外,各部門、各條線均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不同的自律檢查要求,但內容大多是大同小異,但因提出部門不同,基層行均要一一執行,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仍然難以完全到位,處於應付狀態,影響了檢查的效果,難以達到制度出台的初衷。目前,基層信貸管理部門每季度至少要進行一次全面業務檢查(自律監管要求)、一次授信執行情況檢查、一次貸後管理執行情況檢查,每月要進行一次大額客戶現場檢查,每半年還要進行一次“三化”驗收檢查,上述檢查內容還與前台相關部門的檢查有相當重複,建議上級行能進行合理整合,減少檢查的種類,加大處罰力度,推動制度執行力的提高。

二是制度建設的操作性、實用性需進一步增強。制度的張力得不到發揮,一方面是由於制度本身的科學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制度未對執行環境進行規範。如低風險業務的操作問題、契約文本的使用問題、流動資金貸款的期限、現金流量的預測等均未能深入研究。目前,我行的信貸政策制度辦法,著重點在於貸前的調查、審查、審批環節,對貸時的發放、貸後的管理環節,大多只是框架式的要求,缺乏規範、統一的操作標準。就貸款發放而言,其操作要求散落在各種具體信貸業務管理辦法之中,要求不一,而且只是泛泛要求先辦理好有效的擔保手續,後發放貸款等,對於具體的操作流程、操作的步驟、文本填制審核的要求等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建議上級行能夠出台細化的貸時操作規範,對客戶經理的操作行為明確到每一個步驟。

此外,現行制度未能考慮業務量對制度執行力的影響,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客戶經理的業務操作量不斷加大,在業務繁忙時,難以按規範完成工作,導致部分制度執行的弱化,因此,建議上級行對客戶經理的業務操作量進行規範,強制業務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增加人員數量,避免因工作量的問題降低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