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途徑調研報告

隨著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優良的畜禽品種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抓良種、抓畜禽良種工程建設,構建先進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對於促進畜牧業向高產、優質、高效轉變及持續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目前良種繁育體系現狀

近幾年,我國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種畜禽企業相繼成立起來,數量增加很快,通過引進培育優良品種,使部分畜禽良種生產性能達到先進水平。目前,我市具有市級管理、省級頒發《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畜禽企業72家,市級頒發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畜禽企業7家,按種類分種雞場43個、種豬場28個、種羊場2個、種兔場1個、牛凍精經營合作社5家,具備種畜禽生產經營資格且生產經營狀況良好的豬人工輸精站 77個,牛改良站121個,羊改良站 83個,縣級辦理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358本,這些種畜禽企業構成了我市現有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的主體,承擔著主要的品種、育種和供種任務。同時,由於我市種畜禽飼養量大,生產的產品除滿足錦州市場,還銷售到省內外其它城市,商品雞雛和種蛋銷售到瀋陽、遼陽、鞍山、朝陽、赤峰、山東、河南、內蒙等地,畜牧業生產中使用的良種90%來源於現有繁育體系,為種畜禽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種畜禽監督管理隊伍建設上,錦州市率先成立種畜禽質量監督檢驗站,各縣(市、區)也相繼成立,種畜禽監督管理隊伍進一步壯大,監督執法能力得到加強,畜牧技術推廣站的工作職能從過去單純的技術推廣增加到種畜禽監督管理,規範種畜禽市場生產、經營活動,搞好種畜禽質量鑑定工作,打擊種畜禽生產經營中的制假售假、坑農害農的不法行為,遏制種畜禽市場惡意炒作和低水平競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遼寧省種畜禽生產經營管理辦法》,轉變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改善服務手段,加大執法力度,為促進畜牧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中做出新貢獻。

但是,種畜禽繁育體系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也在制約著相待畜牧業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

1、目前有相當數量的種畜禽場存在著基礎建設薄弱、養殖環境較差;防疫條件不合格、技術力量差、飼養管理粗放、缺乏科學先進的管理、繁育、飼養技術;場內無規章制度和生產、育種記錄等問題。

2、良繁體系內部構成不配套,具有一定規模的種畜禽企業少,我市列入省級擴繁場只有黑山縣益農種豬繁育有限公司一家,原種豬場為零,具有一定規模、年存欄800—500頭的種豬場只有9家,達到市級管理、省級發證種畜禽場的僅有72家,多數規模畜禽養殖專業場(戶)均以自繁自養形式進行生產,特別是小規模種畜禽場居多,儘管國家在近幾年抓了重點種畜禽場的建設,但有些種畜禽場在建設規模和場區建設規範等方面缺乏科學性,生產方向不明,責職不清,產品質量低劣,代次混亂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用商品畜當種畜向社會出售 ,使民眾引種不便。飼養種禽的企業都是從外地引進的父母代、缺少具有一定規模的祖代種雞場,盲目引種,造成種畜禽場的重複建設與空缺斷層並存,種畜禽生產的過剩與緊缺同在。

3、種畜禽監督管理工作不夠規範 少數從事種畜禽生產經營、孵化的單位和個人未辦領《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造成底數不清,對不同品種的數量、結構、分布以及供種能力的情況不甚了解。在品種引進、培育、改良及良種體系的規劃、布局、建設等項工作中缺少詳實的依據,也給畜牧業生產的指導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