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稅收的調研報告

xx市xx縣位於xx海灣西南岸,海岸線102公里,擁有廣闊的淺海灘涂1000萬公畝,養殖面積67萬公畝,鹽田面積333萬公畝,豐富的海水資源為xx縣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以鹽業生產、鹽業化工為主題的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項目已越來越成為xx縣經濟的支柱產業。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也為當地提供了豐富的稅源,給當地財政帶來的豐厚的回報。據統計,以魯北化工、埕口鹽化等為代表的海水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年提供的稅收占全縣財政總收入的20%以上。為理清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各環節提供的稅收,在稅收征管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今年年初該局按照市局的統一安排,結合全省地稅系統XX“質效年”活動,組織力量下到鹽業生產企業第一線,對整個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過程做了一番詳細的調查研究,並制定了初步的稅收征管意見。

調查過程中,該局主要對魯北鹽化項目和埕口鹽化項目做了典型的剖析,採取了檢查帳目、實地考察和座談會的形式。海水“一水多用”的總體情況是:海水(2~5°be′)首先用來養殖,得魚、蝦、蟹、貝等海產品;中度滷水(12~15°be′),用來自硫酸系統的so2 、氯鹼系統的cl2作原料提取溴素,並生產溴系列精細化工產品;滷水在24°be′時,副產的鹽石膏去制硫酸和水泥;滷水在26.5°be′時,結晶得海鹽、並精加工生產加碘鹽等;排出的苦鹵繼續利用,提取硫酸鉀、氯化鎂等產品。

一、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各環節涉及的稅收分析

(一)海水的初級利用階段。海水經抽調後,鹵度在2~5°之間可供養殖。主要由各鹽業企業的內部養殖公司自行養殖或者以承包的形式租賃給個人養殖,養殖的海產品主要有對蝦、鱸魚、梭魚、梭子蟹、青蛤、溢蟶等。在此階段,根據現行的稅收政策,僅對企業實現的租賃收入徵收營業稅金及附加,租賃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徵收企業所得稅。XX年埕口鹽場34萬公畝對外承包面積實現營業稅金及附加49萬元,魯北化工實現營業稅金及附加19萬元,企業所得稅按現行規定實行減半徵收。對屬於個人的養殖收入屬於免稅範疇,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因此在海水利用的初級階段,政策性減免稅項目較多,實現稅收較少,稅負相對較低。

(二)海水的中級利用階段。養殖區的海水蒸發後濃度升高,海水鹵度達到在12°~15°之間,主要產生養殖和化工兩種經濟效益。

1、生產化工產品。在本鹵度範圍內的海水,經過嚴格的程式提煉後,能夠生產出從一溴到十溴的多種溴素產品,另外還能生產出鈉、苯等多種化工產品。由於該鹵度的滷水是非飽和鹵,不符合液態鹽的條件,不實現資源稅稅收,但化工項目實現稅收較為可觀。XX年埕口鹽場生產溴素1583噸,銷售1459噸,實現銷售收入1642萬元,上繳稅金181萬元。魯北化工股份公司溴素廠實現銷售收入1542萬元,實現利潤227萬元,上繳稅金165萬元。溴素化工項目能夠提供較為可觀的稅收,而且能循環利用海水,比較環保,總體稅負在11%左右,財政貢獻率較高,是值得提倡的海水綜合利用項目。

2、產生部分養殖效益。主要是繁殖豐年蟲卵,由於受近海污染的影響,海水質量下降,水中微生物減少,近年來豐年蟲卵的繁殖能力降低,產量逐年萎縮。據統計,XX年全縣的豐年蟲卵產量約120噸,僅相當於XX年的22%。這部分水產品產生的稅收較少,但屬於企業整體收益的組成部分,也屬於稅務檢查容易忽略的地方。

(三)飽和滷水的綜合利用。鹵度約達24°以上的滷水即稱為飽和鹵,飽和滷水的作用主要有兩方面:

1、用來曬鹽。原鹽資源銷售或自用後即提供資源稅和增值稅及附徵稅費。由於是經過天然曬制,所以成本低廉,收益比較穩定。每噸鹽的生產成本約80元,利潤最低也在50元以上。XX年魯北鹽場結晶區生產原鹽26萬噸,銷售原鹽21萬噸,實現資源稅342萬元,實現銷售收入3300萬元;埕口鹽場結晶區總面積32萬公畝,實現資源稅646萬元,實現銷售收入7000萬元。由於資源稅政策調整,XX年減收198萬元。據鹽業管理部門統計,XX年全縣各鹽業企業投資1.8億元,XX年原鹽生產能力將達到320萬噸,可提供資源稅6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