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國土資源局關於農村集體土地流轉調研報告

三、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意見和建議

1、出台《集體土地流轉實施細則》。參照國有建設用地出讓、轉讓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及早出台適應新形勢下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實施細則,以滿足當前流轉的需求,有利於提高集體建設用地的利用率和產出效率,有利於維護集體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考慮:①集體土地流轉實際是土地使用權轉移,集體土地所有權性質不變;②流轉前必須是有合法手續的集體土地,必須經村組集體組織同意,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③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要實行有償和有限期使用制度;④建立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市場。比照國有土地出讓,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協定、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公開流轉;⑤制定流轉契約文本,流轉時簽訂流轉契約;⑥流轉的土地收益除小部分用於鄉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外,歸集體土地所有權人所得,用於農民參保及村組公益事業等;⑦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再次流轉。

2、建立農村集體農用地流轉市場。確認農業部門為集體農用地(主要是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部門,完善土地流轉的服務體系。以鄉鎮為主,成立農村集體農用地流轉服務中心,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負責農用地流轉的政策研究,業務指導,糾紛仲裁等工作;確認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為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管理部門,主要負責非農建設用地流轉的政策指導和業務辦理。

3、建立土地流轉信息服務平台。在集體土地流轉有形市場的指導下,為供求雙方提供便捷的信息和中介服務,確保土地流轉的渠道暢通,規範管理。

4、加快農村集體土地的確權發證工作。對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實施前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及時完善手續,對新法實施後新增的集體建設用地,結合土地二次調查和新一輪規劃修編,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出台一定政策予以補辦用地手續,為土地流轉打下基礎。對不符合規劃,沒有合法手續的集體建設用地,不得進行流轉,作為土地整理的對象。同時,在新一輪土地規劃修編時,要充分考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規劃,並建議上級部門及縣政府,拿出小部分用地指標專門配給農村建設。農民報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勢必造成新的違法用地現象的發生。

5、堅持“產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規範”四項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穩步推進集體土地流轉。建議創建統一的土地市場和運行規則,構建新型集體建設用地產權體系,制定集體土地收益分配關係,制定集體建設用地規模和運行方向。一是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養殖用地。xxx是養殖大縣,編制好xxx畜牧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方向,提出規模化畜禽養殖及其用地的數量、布局和規模要求。在當前土地規劃尚未修訂的情況下,國土部門對於xxx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實行一事一議,搞好用地論證工作,滿足用地需求。如對xxx16個廠區的養殖用地都以農民集體土地流轉形式提供的用地,落實了養殖用地的需求,依法保護了養殖企業和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了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二是xxx是花卉大縣、花卉名縣。縣委、縣政府已成立了花卉辦,擬在312國道、京九鐵路往南,以集體土地流轉的方式建設萬畝花卉精品園,促進花卉行業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