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調研報告

黨的xx大報告強調:“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幸福。”在廣闊的中國大地上百分之八十是農民,農民的健康狀況是很值得關注的。建立完善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為加快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統籌協調發展,近幾年來,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精神,各級政府統一領導部署,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實施,廣大農村民眾積極參與,我鎮初步確立了“大病統籌、醫療救助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為切實鞏固這一制度,進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對我鎮新農醫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調研,總結概括制度實施以來的基本情況、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發展對策。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項目實施以來的基本情況

1、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轄區內衛生單位共有51家,其中民營醫院2家;私立醫院1家;衛生室46家;門診部1家;優撫診所1家。全鎮衛生機構共有人員277名。衛生院的辦公、門診、病房和醫務人員的住宿等條件都得到了相應改善,環境良好,各個衛生院都新配備了一定的醫療設備。

2、人員配置趨向合理。衛生院現有職工11人;村級衛生員20人;鄉村醫生101人。

3、管理進一步規範。醫務人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有所提高,服務態度優良。

4、廣大民眾醫療保健意識明顯增強。“小病自費,大病統籌”的惠民政策為農民解決了實際困難,免除了後顧之憂,醫院的“門檻”低了,農民願走進醫院看病治療。其中XX年7月1至11月20日,我鎮補償參保病人763人次,兌現金額9.7萬元,其中在縣內看病補償8.9萬元,在縣外看病補償0.8萬元。

5、農民民眾參保率高。xx鎮總面積68平方公里,20個行政村,總人口數7.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數為5萬人。在XX年度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4.65萬人的基礎上,XX年度我鎮參保4.96萬人。參保率達99.2%左右。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實施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宣傳引導工作不夠深入,農民參保積極性有待提高。各村在推行新農醫制度過程中,一方面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政策宣傳和引導工作尚不夠深入,另一方面農民對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農醫缺乏經驗體會,與老的制度相模糊,對長期實施信心不足,導致部分農民參保積極性不高,主動自願參加的不多。

2、審核結算流程仍顯複雜,農民結報補償手續有待進一步簡化。由於制度實施時間較短,具體規定還不夠完善,成熟地覆蓋一個鄉鎮,乃至縣市的網路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尚未啟動等原因,民眾對審核結算的流程和服務,意見仍然較多,儘管各地適時作了調整和完善,但審核結算流程、服務尚需進一步簡化和最佳化。

3、政策制度尚需完善,有些地區資金沉澱過多。由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剛剛起步,對具體方案設定缺乏現成的經驗,基金測算相對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現了一些不夠科學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現在部分縣(市、區)資金沉澱過多,影響了制度的吸引力和民眾的參保積極性。

4、監管組織建設有待加強,監管職能履行需要規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管委會和基金監督管委會責權不是十分明確,各地雖已成立了相應組織,但應承擔哪些義務和權利沒有明確規定,缺乏規範化運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門直接承擔,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農醫基金收支和管理的審計監督,還沒有形成規範的程式,對委託商業保險公司運作的資金如何加強監督更缺乏依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金監管的規範性和權威性。

三、幾點建議對策

1、繼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基層第一線工作的農村幹部和醫務人員要深入學習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讓其更加準確細緻地做好民眾的宣傳教育和解釋工作;加強對農村民眾進行科學常識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破除陳舊保守觀念,解放思想,在農村大興“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文明新風,引導農村民眾用科學的方法治療疾病。

2、嚴把審查關,做到應保盡保。在符合參保條件的範圍之內,儘快將願意參保的農村民眾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項目。村、社一級的負責人在出具有關證明時要認真負責,杜絕冒名頂替現象發生。建議在醫保證上貼示本人照片,以便確認使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