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活縣基本狀況調研報告

商貿工作是我縣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保障了社會供給,促進了農業生產,方便了人民民眾生活,拉動了經濟成長,在連線城市和農村、工業和農業、生產和消費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本人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如何科學發展我縣商貿工作進行調研,通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民眾意見建議、深入店鋪、實地察看、分析數據等形式,收集到了商貿流通的基礎資料,掌握了商貿工作的基本現狀,通過分析整理,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商貿流通業基本情況

(一)現狀

我縣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到今天已擁有(包括各類門店在內)各種商業網點1962個,綜合集貿市場22個,營業面積約48760平方米,商貿流通從業人員約4000人,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32020萬元,隨著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不但為人民民眾購物消費提供了好的環境,而且也成為我縣稅收的重要來源和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最近幾年,縣中心城區商貿流通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中心城區現有商業網點1013個,營業面積約24897.6平方米、從業人員1500多人,現有綜合大型超市3家,連鎖經營店160多個,共有酒店賓館25家,建設並投入運營的綜合商業街3條、綜合批發市場1家、集貿市場2個,生豬定點屠宰場1個。這些消費購物場所的建成進一步改善了廣大民眾的消費條件,提高了消費水平。

(二)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縣流通業的建設規模、發展速度、流通主體、流通方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擴大內需方針的指導下,規範和發展並重,使全縣商品流通市場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建立,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流通領域結構明顯最佳化,商貿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商貿流通業的地位日益增強。近年來,我縣的流通業水平得到較大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XX年的15037萬元增加到XX年32020萬元,增加了16983萬元,增長113%。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18540萬元,同比增長32.5%;住宿、餐飲業完成3450萬元,同比增長41.2%;其他行業完成10030萬元,同比增加26.3%。從消費地域構成看,縣以上占49%,縣以下占51%。同樣,XX年全縣從事商業的就業人員約2457人,到XX年末從事商業的就業人員增加到4000人,比XX淨增1543人。商貿流通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保證了人們的購買需求,擴大了就業,拉動了生產、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維護了社會穩定。

2、商品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明顯加快。隨著商品流通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縣商品流通領域的市場化步伐不斷加快。目前,**縣商貿流通在工商登記註冊的企業1910戶,其中私營企業33戶、個體經營企業1877戶,全縣絕大部分消費品、農副產品、生產資料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全縣已初步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主導、零售市場為主體的多層次、多類別的商品市場體系;形成了遍布城鎮、輻射農村的流通網路和商業網點,為商品流通提供了重要載體和流通渠道;形成了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

3、商品流通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我縣“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促進流通領域引入先進的競爭機制,帶來先進的銷售理念和管理技能,有效推動了我縣流通現代化建設。我縣連鎖經營開始起步並有所發展,百貨、副食品、農資、家電、餐飲、藥品、通訊等行業都有了連鎖經營,使中小型綜合超市、專賣店等進入**,轉變了人們的消費觀,提高了民眾的消費水平。

4、流通市場管理日趨規範。一是加強市場運行監控。目前,我縣進一步加強了重要商品供求和節日市場供求管理,重視疫情發生期間和節日期間的市場調節;對重要商品進行重點監測,積極宣傳貫徹修訂後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縣貫徹〈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加強生豬屠宰管理的實施方案》,加大了對各屠宰場的監控和生豬產品的檢驗檢疫,嚴防有問題生豬產品上市。二是規範鄉村兩級經營模式,積極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XX年我縣被選作全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試點縣,當年建設110個農家店,得到省州順利驗收,並在我縣召開全州“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表彰大會,對我縣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起到了較好的推進作用,目前全縣建設農家店174個,配送中心1個,共兌補資金166.265萬元。“農家店”的建設,給民眾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