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幾種運作模式比較

減少擔保失誤。採取委託管理的方式,既可以利用專業擔保機構提高擔保質量,又有利於協調各出資方的利益。但是,要建立出資人監控機制,明確責權利。 上海和深圳的委託模式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首先是委託方式不同。上海是委託專業機 構管理和運營財政基金,擔保公司不僅提供專業服務,而且是最終擔保決策者;深圳模式是委託代理擔保,擔保公司不是決策者,主要提供專業服務,最終決策者是互助基金理事會。上海和深圳委託模式的區別與擔保公司的性質和功能有關。中投保上海分公司是財政、銀行和擔保公司的利益聯合體,主要職能是為上海中小企業擔保,是非營利性機構,不從事其他業務。而深圳的中科智擔保公司是業務多元化的民營商業性擔保公司,與互助基金沒有直接的股權關係,只為互助基金提供專業服務。因此,兩種委託模式採取了不同的決策機制,以及責任與利益關係。由此可見,進行委託代理時,應根據不同的制度安排,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利益和風險分擔機制。 第三,委託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ht〗政府與專業擔保機構之間是信任委託的關係。委託管理不僅要防止政府干預擔保決策,造成擔保失誤;又要防止專業機構為了自身利益偏離政策目標。因此,要實現制度化管理,在規範化管理和監督的基礎上,調動專業擔保機構的積極性。如,歐洲共同體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是由歐洲投資公司來運作,政府與專業擔保機構之間的關係是信任委託關係,政府與擔保機構簽訂協定,明確擔保對象、資金用途、成本和損失分擔原則,以及資金注入方式。 無論是政府財政基金,還是企業互助基金,委託管理都要建立一套監督管理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一是要明確擔保對象,確保擔保對象符合政府扶植的方向。二是要明確責權利,明確出資人和專業擔保機構之間的責權利,包括擔保的收費標準、成本和擔保損失分攤原則,擔保資金補償原則等等。三是制定合理的決策機制和嚴格的擔保程式。四是建立監督和考核制度,定期審計和檢查,確保政策性資金的使用方向。五是建立競爭機制,擇優選擇有資信、業績好的專業機構代理。 第四,逐步建立多種形式的再擔保機制。在我國現有財稅體系下,採取再擔保的模式,有利於發揮各級財政的作用。在國際上,日本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是最典型的再擔保模式,中央金融公庫為地區性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協會提供再擔保。再擔保的代償不是對每一筆貸款進行審查,而是建立中小企業擔保體系的運行規則,地區性擔保機構遵循統一的擔保準則。上海和安徽的再擔保模式不同。上海模式接近於日本的模式,不同的是分散出資,集中使用,等於各縣區財政遵循統一擔保規則。安徽省是有選擇的進行再擔保。由於各地區的運作方式不同,擔保機構的資信不同,因此,在確定再擔保機制時要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 第五,規範擔保基金的運用,促進擔保基金自身的保值和增值。政策性擔保機構主要靠內部資金運作和政府財政資金補償機制。為了能夠及時代償,擔保金的運用要保證其流動性和安全性。目前,有關管理規定要求擔保基金只能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由於利率較低,資本金運用難以實現保值增值。因此,與其讓擔保機構私下到資本市場上運作資本金,還不如明確規定允許擔保機構按照合理投資組合,提高資本金的安全性和增值性。同時,擔保機構要採取多種風險分散機制。如,採取債轉股的辦法,使代償債權變股權。 第六,拓寬各種擔保機構的資金來源和融資渠道,擴大資本金規模。資本金補償機制可以分為內部補償和外部補償兩種方式。內部補償主要是通過資本金的運用來增加收入,保證擔保基金的增值。外部補償機制則因擔保機構而宜。對政策性擔保機構來說,要建立財政資金補償機制,同時,還可以借鑑日本和台灣的經驗,吸收銀行和社會捐助資金。企業互助擔保基金也可以吸收企業和社會捐助。因此,應對社會捐助、企業互助擔保基金等給予稅收減免優惠。商業擔保機構的外部補償主要是通過私募和上市募集資本金,但是,目前這幾個渠道還不通暢。因此,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商業擔保公司融資。 第七,實行政策性擔保與商業性擔保機構分類管理。政策性擔保與商業性擔保的目標、對象、機構性質,以及信用基礎不同。因此,要實行分類管理。對於商業行擔保機構的主要管理內容是,設定進入門檻,保證資本金的規模;監管資本金的運作,保證賠付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通常是規定投資組合的合理比例;控制擔保放大倍數,保證清償能力;擔保機構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定期評級。不同擔保品種和不同擔保對象的擔保風險程度不同,因此,具體的規範和管理辦法也有所不同。除了上述管理內容以外,政策性擔保機構的管理還有其特殊性。一是擔保機構性質不同。政策性擔保機構一般是非營利性機構,因此,政策性擔保收費通常要受政府的管制。二是政策性擔保對象是特定的,中小企業擔保計畫中對擔保對象有明確的規定。三是政府作為出資人應對擔保機構資金的運用、運作程式進行規範和監督,並定期委託專業機構來評價。 最後,採取有效措施促進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除了提高貸款利率的鼓勵措施和宣傳外,應進一步採取鼓勵與強制相結合的措施增加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如,提高中小企業貸款的呆帳準備金比例;規定中小企業貸款的比例,定期進行檢查評比等等。同時,應鼓勵發展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的區域性中小銀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