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最佳化公路建設外部環境問題的調研思考

六是強制手段軟弱。對尋釁滋事、嚴重干擾和破壞工程建設的不法分子,缺乏強有力的法律制裁手段。農村個別老奸巨猾的基層幹部工作方法一絕,本人不出面,躲在背後充好人,指使本村老、弱、婦村民上路阻礙施工,影響了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

三、最佳化公路建設施工環境的措施

一項工程從爭取、研究、論證、決策、設計到施工,國家耗費巨大,作為當地政府來講,爭取項目也十分不容易,必須認真加以珍惜,不僅是要為施工單位創造一個寬鬆的施工環境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為本地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投資環境,代表了一級黨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施工環境的好壞,充分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反映了領導幹部幹事創業謀發展的品德和精神。通過調查研究,我們體會到,最佳化公路建設環境,必須強化以下措施:

(一)健全組織保證體系。公路建設中,要建立健全組織保障體系,確保施工順利進行。作為業主和施工方,既要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加強思想溝通,確保行動一致;又要增強工作主動性,選派專人負責與地方的協調工作,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早預測,早防範,早匯報,早解決,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作為縣、鄉人民政府,是公路的直接受益方,為工程建設搞好協調服務是自己份內的事,是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必須全力做好服務與保障,千方百計的為工程建設當好後勤,掃除各種施工障礙;要從國土、公安、工商、物價、城建、公用事業、河務、電力、水利、通信、廣電、林業、環保、交通、公路等有關部門和公路沿線鄉、鎮人民政府中,抽調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大、能幹事、會幹事、能解決涉路問題的領導,組成強有力的公路建設協調指揮部,按照各自職能,誰的問題誰解決,誰的困難誰克服,現場辦公,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及時解決各種問題。要強化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自己的事自己辦,今天的問題今天解決,防止推諉扯皮現象的發生。要健全獎懲制度,對因失職瀆職造成後果者,必須追究領導責任。同時,建議在開工前業主與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簽訂建設契約,明確責任,對因協調不力、服務滯後,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影響的,可在今後的項目安排和資金投入上暫緩或不予考慮。**高速公路**段建設中,縣政府成立了**路建設指揮部,“一把手”出任總指揮,抽調一名縣人大副主任靠在濟菏路建設一線,帶領有關部門,專職抓濟菏路建設的服務與協調,取得了顯著成效。從開工前打點、放線、埋樁、地面附著物清點、核實到辦理征地拆遷手續、資金補償、工程施工等環節,進展都十分順利,在**路*個地市中位居第一。

(二)認真落實補償政策。做到專款專用,確保征地拆遷的補償資金及時發放、足額到位。要加強對補償資金的審計與督查,嚴禁各級截留與挪用,要增加預測性,做到未雨綢繆,超前工作,排查問題,化解矛盾,讓民眾吃上“定心丸”。應該說,絕大多數民眾好的,是有覺悟的,只要我們工作到位,政策兌現,資金落實,人民民眾會給予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的。

(三)加大公路建設宣傳力度。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的宣傳公路建設的重大意義,同時結合散發和張貼宣傳單、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向人民民眾講足政策,講清道理,讓公路沿線人民民眾家喻戶曉,真正讓民眾對公路建設認識到好處,嘗到甜頭,得到實惠。教育沿線民眾識大體,顧大局,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小家與國家的關係,使廣大民眾自覺支持和配合公路建設。同時,要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認認真真地協調好每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