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工業經濟建設調研報告

略的運作。現在開發區企業中,品牌型企業偏少,部分企業還是在貼牌生產。沒有屬於自己的牌子,就不可能去開拓市場,做大做強企業,同時,也容易產生糾紛。這兩年來,在竹製品行業中,連續發生了幾起外省企業註冊了商標然後控告我縣的企業侵犯了他的智慧財產權,給我縣的竹製品生產和出口帶來嚴重影響。另外,部分企業主不注重對職工的技能培訓,企業的生產操作不規範,特別是各個家庭作坊“三合一”現象嚴重,存在安全隱患。   五、對加快開發區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1、加快開發區經濟發展,必須在規劃上堅持科學化、全局化。**經濟開發區面積有**平方公里,對於如此大的經濟發展區域,如何去建設它、發展它,首先是要立足長遠、科學規劃。作為一個成功的開發區,在規劃上應注重以下幾點:一是講究形象,規劃好進出口通道,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二是著力營造環境效果。留足充分的綠地和空間,建設花園式、生態型開發區;三是主次幹道寬度協調,井然有序;四是項目分布的功能區相當明確,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項目提供相對集中的適宜場所,實現土地的高效利用;五是近期規劃與長遠規劃相結合,為開發區分步開發和未來的發展提供保證。另外還需要嚴格去執行規劃,尤其要注重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切實防止科學的規劃被實踐的隨意性所破壞。 2、加快開發區經濟發展,必須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一般來說,客商總是選擇投資條件成熟,環境優越的開發區進行投資。事實表明,開發區的形象首先是具體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經濟開發區完善良好的基礎設施,反映出一個地方對開發區的重視程度和發展信心,能給投資者以極大的信任感。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錢從哪裡來?”對此,不能光等上級財政拔款,要敢於轉變思路、敢於創新。可以採用借用國債資金或從地方企業中募股等方式籌集資金,千方百計把基礎設施建設到位,從而贏得了發展的先機。當然,在推進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還應把握基礎設施建設之“度”,合理調度資金,分步實施,以充分發揮基礎設施對項目投資的承載作用。   3、加快開發區經濟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在招商引資工作上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我們現在在招商引資上還是由政府在搭台,機關人員在唱戲,這個傳統的作法和思路必須破除。招商引資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政府的推動與服務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在企業對接,要讓對接雙方企業代表有直接溝通的機會。有關部門要積極收集一批以世界500強為首的國內外包括港、台知名企業有關資料,研究其主營業務,了解其發展戰略,收集其投資部門負責人有關信息,從中選擇出與我縣產業政策相對接或可能對接的知名大企業,彙編成資料提供各有關部門。全面發動尋找對接途徑,力爭儘快與一批知名企業投資部門開展對接。同時,要讓專業人員進入招商引資隊伍,甚至可以考慮營造專職的招商引資中介機構和經紀人,縣裡在招商引資上的獎勵政策同樣也適合他們,這樣就可以避免機關人員參於招商乾好了有獎勵,乾不好也沒關係的狀態。 4、加快開發區經濟發展,必須充分發揮政府巨觀管理、引導和協調的職能,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其中,政府合理定位是關鍵。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抓經濟的職能定位,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不抓經濟”,市場做不好的才是政府要做的。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在為社會公眾的服務上,用駕馭市場經濟的膽略和魄力,大力扶持企業發展,不干預企業內部事務,把重點放在政策扶持、技術指導、項目引導等外部環節上。針對我縣工業企業中轉椅、竹木製品企業家數多,並且絕大多數屬於小而散的特點,建議縣裡出台相應的政策,鼓勵這些小作坊生產的家庭企業積累技術和資金,聯合辦廠或者以現有規模進行合併,從而擴大企業規模。另外,要積極幫助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創建屬於自己的品牌。要利用各類活動,突出宣傳我縣名牌產品及優勢企業。要鼓勵企業設立網頁,建議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開設網頁。 5、加快開發區經濟發展,必須要以促進非國有制經濟發展為重點,大力發展和壯大民營企業。一是要造就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好環境。堅持“環境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的觀點,高度重視環境建設,既抓硬環境,又抓軟環境,極力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硬環境建設方面,要積極籌措資金,增加投入,為民營經濟發展搭建平台。軟環境方面,切實加強行業協會、企業家協會建設,積極培育各類“中介”服務組織,探索出一條讓企業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成功路子。二是要在民營企業中廣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大力推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加快體制和技術創新步伐,使民營企業普遍上檔次、上水平。三是要通過招商引資,藉助國外、省外、縣外的力量“嫁接改造”民營企業,培植起了一批新的骨幹企業。 在做大做強民營經濟中,立足本地優勢是基礎。綜觀各地民營經濟的成功者,大多數都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找到了自己的發展空間。而轉椅和竹木製品作為當前我區兩大支柱產業,其產值、銷售收入、利稅、上繳稅金均占到全區工業指標的58%以上。我們必須把這兩大產業作為發展和壯大民營經濟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全力打造轉椅和竹木製品產業帶,形成全國有名的產業市場,從而帶動整個民營經濟量和質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