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小城鎮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的調查與思考

2、改進社區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構建社區黨員分類管理的新格局。通過對社區內黨員全面調查摸底,根據社區黨員的年齡、職業等不同特點,把社區黨員分為老齡黨員、失業困難黨員、流動黨員、在職黨員和個體工商戶黨員五類,結合他們的活動規律和需要,把社區內傳統和新型黨員教育管理方式進行整合,理順關係,實行分類分層管理。對老齡黨員實行送教育、送服務“雙送”上門,促使老黨員發揮餘熱,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在失業困難黨員中開展帶頭就業、帶領失業困難職工再就業“雙帶”活動,加強對失業困難黨員的教育管理;對流動黨員採取黨員定期向黨組織匯報外出工作、生活等情況,黨組織定期向流動黨員傳達黨內政策、家鄉重大決策和事件等情況的“雙向聯繫”,以及流入地、流出地“雙向管理”的辦法;對在職黨員採取八小時以內由單位黨組織管理,八小時以外由社區黨組織監督的“雙重管理”模式;對個體工商戶黨員採取由主管部門黨組織、個體協會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共同管理的辦法,破解社區各類黨員管理中的難題。從而增強黨員“社區”意識,改善轄區內黨群關係,提高黨員隊伍在居民民眾及流動人員中的公認度,吸引更多各界優秀分子向黨組織靠攏,進一步擴大黨的民眾基矗

3、發揮社區黨員優勢,構建社區黨建為民服務的新格局。調查發現,社區黨員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是社區黨建、社區建設的寶貴財富。在他們中間,既有理論宣傳、經濟管理、專業技術特長的黨員,又有擅長文化體育等娛樂活動的黨員。尤其有一部分離、退休幹部職工黨員,比較熱心社區建設,對組織生活有較高的熱情,又有充足的時間,希望發揮自己的餘熱。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區黨員身上的優勢,將黨員的先進性與個人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結合起來,本著量人分類、量技歸位、設崗定責、量力而行的原則,以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和開展黨員“結對包幫”、“四帶頭”等活動為載體,將社區黨員組織起來,開展治安巡邏、綠化美化、扶貧濟困、法律諮詢、敬老包戶等活動,切實解決困難民眾生活、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鼓勵社區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優勢,展示才能,更好地體現自身價值,讓社區民眾看到黨員的形象,聽到黨的聲音,感受到黨的溫暖。

4、整合社區各種社會資源,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社區發展格局。社區服務,主要依靠社區的各種資源。社區黨組織要積極整合社區所有閒置的設施和資源,採取改建、置換、出租、拍賣及興辦社區產業等方式,使閒置的設施和資源發揮作用,增強社區“造血”功能。積極採取縣鄉財政撥一點、駐社區單位助一點、社區民眾捐一點、有償服務賺一點的辦法,加快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同駐社區單位黨組織的聯繫和溝通,積極配合駐社區單位的各項工作,協助解決駐區單位的實際困難。如幫助駐社區單位黨組織監督在職黨員八小時之外的情況,維護駐社區單位的安全和周邊環境,及時接轉改制企業下崗、分流職工黨員組織關係,為駐區企業聯繫招工,為駐區單位職工解決照顧老人和子女入學等方面存在的困難,想方設法爭取駐社區單位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大力支持,合力共建社區基礎服務設施。積極協調組織社區內企事業單位向居民開放學習、休閒、娛樂等硬體設施,充分發揮這些單位在就業、政策宣傳、醫療和教育的優勢,主動與駐區單位聯辦服務實體,共同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積極為駐區單位的發展和主觀利益的提高創造條件,實現社區資源的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