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小康進程分析

(五)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減輕人口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壓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在加強基礎教育的同時注重發展職業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讓大量的勞動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

(六)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人才的合理流動,加快推行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社會救濟制度改革,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形成多層次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七)繼續抓緊抓好新階段扶貧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縮小貧富差距,讓廣大人民民眾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受益。

(八)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人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從縣到鄉要突出抓好一批重點工程建設,提高農村水、電、路、郵、廣播電視的暢通質量,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小康建設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系統工程,為了順利推進小康建設,需要制定長遠的發展建設規劃,形成以電力、加工工業為基礎的工業和旅遊同步前進的格局,在確保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早日實現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