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觀質量管理調研報告

2、科技創新與技術標準缺少互動發展。

技術標準落後成為我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障礙之一。目前,全市專利納入標準的數量極少,難以形成對科技創新能力的支撐和保障作用。企業利用技術標準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的意識不強,多數企業沒有內控標準,等效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產品較少。

3、企業品牌經營能力較弱。經濟外向度高,貼牌加工等經營形式使企業品牌意識弱化,多數企業沒有專門的品牌策劃推進機構,也沒有聘請專門的品牌諮詢機構開展諮詢,品牌宣傳投入少,導致我市水產、機械產品的品牌價值不高,產品的附加值低。在當前國際市場不景氣,企業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的形勢下,品牌已經成為我市產業發展的“短板”。

二、堅持質量興市,加強巨觀質量管理,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質量問題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質量工作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周國輝市長在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提高海洋經發展的質量和水平,“要堅持質量興市、加強品牌建設”。

(一)堅持質量興市,加強巨觀質量管理的現實意義。

堅持質量興市,加強巨觀質量管理是政府履行經濟職能的必然要求。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實行巨觀調控是政府職責。黨的xx大提出實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中要“改善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各級政府要“著力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由此可見,質量工作,不單純是企業的工作,更是黨和政府的工作。黨的科學發展觀理論要求在經濟建設中要緊緊抓住發展這一根本要務,堅持以人為本這一核心,把握統籌兼顧這一方法,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經濟發展做到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只有把經濟工作的重心真正轉移到質量和效益上來,才能做到科學發展、持續發展。xx最近的重要批示就明確提出了要“把我國產品質量提高到新水平。”的任務,並且強調指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競爭力,對擴大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質量興市,加強巨觀質量管理是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堅持以港興市、工業強市、服務富市,提升“三大定位”,推進“四海”建設,是當前推進海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從經濟發展形勢看,經濟總量過小,長期積累的素質性和結構性矛盾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產業層次低、核心競爭力不強,服務能力弱、質量水平不高,環境質量的優勢也受到了工業發展的挑戰。面對一系列的問題,市委提出了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決定,要求不失時機地加快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創新發展,提高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把好與快統一到推動轉型升級當中去。加快發展是做大經濟總量的必然要求,提高發展質量做大總量的根本保證,沒有質量就不可能快速發展,就不可能實現量的快速增長。因此,在快速發展海洋經濟的形勢下,堅持質量興市,加強巨觀質量管理,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顯的尤為迫切和重要。

堅持質量興市,加強巨觀質量管理是我市質量發展水平的現實需要。質量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實施質量振興是經濟發展的基本策略。我市以“以港興市、工業強市、服務富市”為當前經濟發展戰略,而“質量興市”則應當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長遠戰略。當前,我市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政策,偏重於產業布局和產業規模,對包括服務業在內的行業質量發展規劃則有所欠缺。從工業產品看,在國家開展的質量競爭力指數分析中,XX年我市工業產品質量競爭力綜合指數僅排名全省第7位;從服務業質量水平看,服務標準少,企業標準化水平低,未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導致了服務質量水平不高,都將影響到我市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