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4年底民生調研報告

信號一:金融危機對城市百姓整體影響較小 對買房、求職、就業、投資理財影響相對較大

來勢洶洶的國際金融危機使中國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經濟增速放緩、出口下滑、就業銳減……面對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去年11月中央果斷出台擴內需、保增長的一攬子計畫。一年來,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奮力推動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對百姓個體和家人的影響比較小。”在“2009年百姓經濟生活調查”中,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受新華社委託進行的基礎性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整體帶來多方面影響,但對城市百姓整體影響較小。

對每個個體來說,可謂“各有各難念的經”。新華社31個省(區、市)分社圍繞城鄉百姓經濟生活熱點進行的入戶或攔截訪問調查顯示,城市居民認為金融危機對個人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對買房、求職、就業、投資理財影響相對較大。

調查顯示,有53.5%的受訪者在投資理財方面受到影響,其中以自由職業者、下崗、待業人員或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受訪城市居民居多。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基礎性調查顯示,有三成的受訪者“投資變得更為謹慎”。

新華社的訪問調查則顯示,在減少聚會/外出就餐次數、家庭大件消費、旅遊消費,以及縮減用於投資/理財的錢、銀行儲蓄,降低買房、買車的可能性方面,均有接近或超過四成的被訪者表示認同。

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基礎性調查同時顯示,有三成受訪者認為“居民消費變得更加謹慎”。半數以上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對個人及家庭房產購置計畫影響較大,其中超過二成的受訪者認為“影響很大”。

金融危機使經濟發展減緩,從而減弱了對就業的拉動能力。新華社的訪問調查顯示,41.5%的城市居民認為金融危機造成失業率攀升,就業困難。其中,56.1%的學生對此感受明顯。在調查中,有受訪者直言,“兒子好不容易大學畢業了,可是找工作實在是難。”

不過,受訪者同樣體現出樂觀的態度,根據新華社的訪問調查,17.6%的被訪者認為“金融危機為個人創業帶來了機會”,11.9%的被訪者認為“就業困難促使我更多地充電和學習”。

一年多來,政府採取多種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並未因金融危機衝擊而下降。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9.2%。

調查數據同樣反映出受訪者對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的一攬子計畫有較明顯的正面效應。新華社的訪問調查顯示,42.1%的城市被訪者在政策刺激下增加了消費,30.1%的被訪者認為這些措施增強了他們投資股票/基金的信心,還有14.8%的人感覺享受到了國家四萬億元投資的好處。

圖表:近六成農村受訪者認為農機補貼政策給農民帶來實惠新華社發

信號二:農村居民普遍認為金融危機對生活影響不大 “家電下鄉”政策受到好評

在“一攬子計畫”的作用下,國內市場從今年2月份達到階段性低點之後,二季度開始逐步走穩,三季度以來逐月加快。同時,今年以來,農村市場增幅長期低於城市的現象開始改變,1月至10月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8%,高於城市增速0.8個百分點。

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是這樣一組數據:2009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於“三農”支出7161.4億元,增加1205.9億元,增長20.2%。

新華社的訪問調查顯示,農村居民普遍認為金融危機對自己生活影響不大,但也有部分農民感到工作難找,生活壓力大。過去一年中,36.6%的農村受訪者表示家庭收入有所增加,31.1%的家庭收入有所減少。

農民感覺到“價格提高了”的,依次是柴油價格、醫藥費、肉價、化肥價格。同時,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兩個價格”——國家的糧食價格和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