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與培養對策”調研報告

(5)、構建減壓平台,打造活力型團隊。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師的師德與育德能力,學校黨政工和師訓部門總體協調、整體部署,整合需求,率先啟動了藝術培訓科目。摩登舞和形體修復兩項必修課程的培訓。教師們自主選擇一個項目,參與培訓,記入學分。勞逸結合、張馳有度是我們倡導的工作、生活方式,為教師減壓也是我們關愛教師的實事舉措之一。

四、思考與對策:

存在問題:

1、青年教師本身的素養和理論功底還不夠厚實,學習的自覺性沒有體現,主觀能動性不夠。不善於總結教學得失,撰寫教學專題論文,發表文章的意識不強。

2、部分青年教師沒有擔任班主任管理工作,缺乏班級管理能力,要成長為一名組長、學科能手還需要鍛鍊。

改進對策:

學校整體思考、相互協調,制定《實驗國小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實施方案》和《學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具體從四個方面進行落實改進:

1、需求調查,診斷定位。

通過座談會、個體對話、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青年教師的思想狀態,進行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幫助每個教師進行個體的教學診斷,引導青年教師明確努力方向。

2、  專家引領,扶持成長。

外聘專家、教研員對學校骨幹繼續進行培養。學校發揮組長作用,帶教組內新教師,以團隊合作形式進行評價教研組工作。

3、課題研究,提升學術。

教學部根據青年教師現有狀況,加強隨堂課、推門課、跟蹤課、展示課的管理。科研室指導青年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申報科研課題、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專題總結,定期統計每個教師參與科研的實效。階段性地展示培養成效。從備課本、作業本、課堂教學、教學質量、教學論壇、論文、課題研究、班級管理、輔導學生等方面進行綜合性展示和評價。

4、自我評價,總結表彰。

學校根據教師發展性的評價指標,要求教師每學期進行自我總結和自評、他評與校評,反饋評價結果,提出整改意見。表彰、命名優秀青年教師。推出“教學之星”、“科研之星”、“管理之星”、“藝術之星”。

實踐與探索使我們感到青年教師培養幫助教師解決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困惑,也培養教師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生命成長,不斷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