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文化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文化部社文函〔xx〕xx號通知和省市文化廳局社文處科要求,我局對農民工文化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民工文化生活的基本狀況

xx在全市是一個人口大縣,也是一個農業大縣。全縣每年外出務工人員約有xx萬,外來務工人員約x萬人左右。農民工就業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和建築業兩大領域。二者相比,從事娛樂、餐飲、美容美髮、家政服務等服務業的農民工,還有一些基本的文化生活,比如看電視和報紙。但從事較為艱苦的建築業的農民工則xx%以上沒有什麼業餘文化生活,聊天、睡覺、打牌賭錢、閒逛是他們打發空閒時間的主要方式。少數民工偶爾也參加一些文化活動,比如看電視或去廣場看電影和演出,但次數和時間都沒有保證。有八成農民工,認為文化娛樂樂生活主要靠睡覺、閒聊打發工余時光;近六成農民工對文化狀況表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超過四成的受訪農民工沒有一本書。打撲克、看電視、聊天幾乎成為農民工基本的文化生活,上網咖、看碟片、逛商場成為一些年輕農民工的業餘生活的主要方式。

調查顯示,農民工群體文化生活的總體特點是:文化生活貧乏,文化消費不足,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滿足。打工之餘,農民工做得最多的是睡覺(xx%)、看電視(xx%)和聊天(xx%),此外還有xx%的人讀書看報,15.1%的人將閒暇時間花費在打牌或打麻將上,xx%的人聽收音機。較少農民工上網(xx%)、看電影(xx%)、看錄相(xx%)和上歌舞廳(xx%)。他們最喜歡做的是看電視(xx%),其次是睡覺(xx%)、聊天(xx%)和讀書看報(xx%)。可見,睡覺、聊天這類休閒活動都已成為農民工的主要業餘生活,電視更是成為他們文化生活的軸心。

企業提供的文化產品有待豐富。在企業文化對農民工文化供給方面的調查中,傅才武和陳庚發現,農民工所在企業提供的文化設施或文化項目從多到少依次是電視(xx%)、圖書報紙(xx%)、撲克象棋等(xx%)和技術培訓(12%);而農民工對企業的文化需求中,電視(xx%)、技術培訓(xx%)、圖書報紙(xx%)、電腦(xx%)的要求最多。而在企業給予農民工文化生活滿足上,其供給的主要文化產品(電視、圖書報紙、撲克象棋)是一種普適性的大眾文化消費品,對企業來說相對便利和便宜,但仍不能滿足需求。在供需矛盾上,技術培訓(xx%)、電腦(xx%)這類利於農民工素質提高的文化資本供需矛盾最大,其次是文化藝術活動。

二、農民工文化工作的基本狀況、內容形式、特點亮點、措施和成效

關心農民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xx”期間,我縣圍繞“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遊活縣”戰略目標,突出綠洲紅城特色,發現xx、建設xx、實現xx,打造神奇xx中國xx文化品牌,創辦中國紅軍節,開展系列文化活動,豐富城鄉文化生活。

我縣把農民工文化工作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目標,通過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進一步豐富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組織電影放映隊,深入農民工集中的建築工地、廠礦企業、廣場等放映xx電影。二是在農民工集中的企業、社區建立“職工書屋”。三是積極組織職工參與文化廣場活動,利用小品、相聲、快板、舞蹈、小合唱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寓教於樂。四是把做好農民工文化服務納入文化建設總體目標。把送文化進工地、廠礦作為農民工文化服務的重點工作,通過開展各種適合農民工特點的文化活動,切實做好農民工的文化服務工作。五是編排一批文藝節目,到建築工地、廠礦等地方進行演出,利用法定節假日組織舉辦農民工業餘文藝匯演。六是開展向建築業、飲食服務業以及商品流通業等農民工集中的地方送圖書活動。七是鼓勵支持離退休文藝工作者、藝術院校學生和其他熱心公益事業的各界人士參與農民工志願文化服務。八是通過強化文化設施配備,給農民工開展文化活動提供便利條件。九是充分利用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城市社區綜合文化站(室)向居住或工作在本社區的農民工開放,為農民工提供報刊閱讀、文化活動等公共文化服務。十是以“關愛萬里行—走近外出民工”為載體,實現交流溝通零距離。與縣總工會、坭壩、二郎、雙龍及部分縣“三關”成員單位一起,先後走進北京、重慶、浙江、上海、雲南、福建、貴陽、遵義等地,深入民工開展走訪慰問,開展相關諮詢服務、召開座談會,進行中秋國慶聯歡會。

高度重視開展符合農民工文化活動工作。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文化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切實保障農民工文化權益。一是充分認識做好農民工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農民工文化工作,切實尊重和有效保障農民工文化權益,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先進文化建設,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高度重視農民工文化建設,加大工作力度,把活躍和繁榮農民工的文化生活納入小康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切實承擔起滿足農民工文化生活的責任。二是明確工作責任,積極探索和推廣適合農民工的文化消費方式,加強面向農民工的文化服務。農民工文化生活既有城市特點,也有農民工特色。文化部門貼近農民工,研究農民工,深入開展針對農民工的社會文化調查,深刻分析農民工文化需求特點,掌握消費習慣,總結消費規律。積極探索適合於農民工文化生活的藝術形式,組織創作和生產農民工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開展適合農民工的文化活動,為農民工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三是充分發揮公共文化設施的社會教育職能,完善服務方式。充分利用縣圖書館、縣文化館、各鄉鎮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設施,發揮文化工作在提高農民工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的作用,使農民工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送書下鄉、送書到工地、圖書流動站等文化項目,為農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務。四是調動文化經營單位和文藝工作者積極性,豐富活躍農民工文化生活。文藝表演、音像製品、電影、圖書等文化產品和服務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是活躍農民工文化生活的主要手段。引導文化經營單位和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民工生活,創作和生產反映農民工生活、為農民工所喜聞樂見的節目,鼓勵文化經營單位和文藝工作者為他們提供免費或者優惠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五是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文化經營活動,淨化農民工文化生活環境。提高責任意識,堅持守土有責,一方面加強引導和教育,開展文化市場法制宣傳活動,幫助農民工提高識別、判斷和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產品的能力,提高文化水平,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另一方面加大對農民工務工相對集中的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產品的監督檢查力度,有效杜絕和制止非法文化活動和不良文化現象毒害和侵擾農民工的身心健康。六是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動農民工用工單位自身文化建設。農民工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文化、財政、勞動、建設、農業、公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