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社會參與性的調研

內容摘要本文從青年文化歷史演進的視角出發,通過調研實證,論證以中等收入階層青年為主體人群的青年文化時尚將成為目前以及未來一個階段最具時代特徵、最為活躍的青年文化的組成部分,而積極的社會參與性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徵。本文對代表這一文化時尚的青年民間團體參與社會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了重點考察,並對共青團如何發揮好這些團體參與社會的積極性,增強其服務社會的功能提出了建議。關鍵字青年文化時尚 民間團體 社會參與一、興起中的第三代青年文化時尚從歷史演進的角度考察,青年文化正處在一個代際轉換點上。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青年文化與主流文化基本上統一,沒有出現相對獨立於主流文化、具有青年獨有價值觀念和特有行為方式的青年文化。而以1976年的四五運動為標誌,我國開始出現相對獨立於主流文化、青年群體中所特有、為青年人所分享的青年文化現象。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青年文化逐漸游離主流文化,並與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抗,登上了社會生活舞台。可以說,中國當代青年文化產生於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變革與青年自我認識和社會定位轉變的相互作用。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是當代青年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青年文化最常用的表現形式是文字,即詩歌、小說,除此之外,有歌曲、影視和服飾。這一階段青年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對抗性比較強烈,朦朧詩、崔健的搖滾歌曲、王朔的小說等處處體現著對當時主流文化的反叛,男青年留長頭髮、穿喇叭褲等日常生活方式也具有對抗主流文化的態勢。這一階段青年文化的關注重心是政治,這源於青年對社會政治和自身現實的關注,體現了青年的社會參與熱情,其突出表現就是青年群體直接訴諸集體行動的實踐熱情。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青年文化基本上從與主流文化相對抗為主導,或以某種政治理念或社會想像為主導,轉變為以個體或群體情感的表演展示為主導,青年的參與熱情和參與程度都大幅降低,特別是在政治參與方面。這一時期代表青年文化時尚的是流行於15至25歲青少年中間的娛樂活動以及相關產品和消費方式,包括街舞、塗鴉、嘻哈文化、街頭籃球、滑板、電子遊戲、漫畫以及相關的角色扮演、形象設計等新娛樂文化形式,還有包含這些文化元素的服裝、飾物、裝備等產品。其表演性傾向,體現為青年文化的無內容化、表面化;體現為青年文化與主流文化的疏遠;體現為青年文化的非社會指向性和非政治性,以表演性為主導的青年文化帶有情感宣洩的味道——“我表演給你(主流文化)看”。  如今,街舞、動漫、cosplay依然吸引著25歲以下的青年群體,但近年來正以加速度興起的,以年齡在25到40歲之間的職業白領、自由職業者、私營企業主等中等收入階層為主體人群,以交友、社會公益等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青年文化時尚,已經越來越展現出明顯區別於前兩代的文化特徵。我們認為,區別於青年文化發展第一階段的對抗性和第二階段的表演性,積極的社會參與(非政治參與)性是這一興起中的青年文化時尚的最鮮明特徵。我們同時認為,正在興起中的這一青年文化時尚,將替代以低齡青年為主體的表演性青年文化形式,成為最反映當下經濟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變化特徵、最具時代感、最能代表未來一個階段青年文化主要特徵的文化形式。二、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具有顯著的社會參與性本次調研,我們在全市範圍內具有較大規模、較大影響力的138個青年民間團體中,按照交友類、車友類、戶外運動類、時尚藝術類、公益類等五個主要分布領域,隨機選取20個團體,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訪談側重於了解該團體的規模、內部管理等基本發展情況,問卷則專門針對能夠表征團體社會參與性的方面進行問題設計。調研顯示,近年來興起的新一代青年文化團體具有顯著的社會參與特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普遍重視外界對團體的評價。在“是否重視外界對團體的評價”這一問題上,受訪的20家青年民間團體全部選擇重視外界的評價。和上一代青年文化時尚注重自我表演宣洩、疏離於主流文化相反,目前新興的青年民間團體重視自身在主流社會中的形象,希望得到來自社會的正面的評價和認可。第二,利用媒體積極拓展社會影響。在“一般以何種方式提高團體的社會影響力”這一問題上,絕大多數受訪團體選擇組織團體活動並通過媒體報導、團體自辦網站宣傳這兩種方式提高團體的知名度。這些團體的活動新穎時尚、比較符合媒體的新聞選擇標準,往往能夠獲得媒體的報導,一些具有創意的活動甚至能夠引起媒體爭相前來,廣泛報導。對於“團體活動是否被媒體報導”,受訪的20家團體都選擇“有”,其中16家有專門負責對外宣傳或接待媒體的人員,15家開展活動時主動邀請過媒體記者前來採訪,這都體現出強烈的主動擴大自身社會影響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