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水產品加工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項目

上海

本省

山東

其它省市及國外

合計

比例(%)

50.7

28.1

14.9

6.3

100

(五)企業人員素質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企業人員的文化程度偏低,管理人員年齡偏大。在35家企業廠長、經理中,年齡在51歲以上的占51.4%,而40歲以下的僅占占20.%。在35家企業廠長、經理中,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的僅有3名,占8.6%,國中以下學歷的占60%。在企業職工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僅占1.8%,國中以下學歷的占79.1%。有技術職稱的人員只占企業職工總數的4.2%。

人類正在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與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產品的生產、商品價值的提高、企業的成長乃至國家競爭力的增強,都必將更加依賴於知識和掌握知識的人力資源。知識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生產和傳播知識的人力資源己成為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嵊泗縣水產加工企業人員素質整體偏低,導致了管理的難度和企業經營能力的低下,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導致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偏低,同時也導致了勞動生產率偏低。

(六)傳統與世俗文化的制約

嵊泗漁民久居海島,世代以打漁為生,缺乏必要的信息溝通,捕撈漁民家庭以漁業為主要生計。漁民長期出海作業,加之海島的相對封閉,較少與其他方面人員接觸,對外面的產業的信息也了解不多,更談不上掌握新的信息。加之傳統與世俗文化的影響,嵊泗仍有部分漁民喜愛捕撈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喜愛與大海生活,也比較愛漁村這種閒暇的生活方式。在企業發展中,缺乏居安思危的戰略眼光,缺乏發展與創新意識,要求他們放棄原來喜歡的工作方式,去尋找新工作,去搞科技創新,將會承受一種非經濟的和經濟的壓力,因此,造成了企業的停步不前的局面。

三、嵊泗縣水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的重點:

嵊泗縣水產品生產和加工重點是:最佳化產品結構,推進貝類、中上層魚類、藻類加工產業體系的建立,培植和引導幾家具有活力的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加快企業技術改造,促進加工產品的開發,要開發低值產品和廢棄物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發展既有營養又食用方便的加工食品,提高國內外市場占有率。

重點突破的幾個方面:

1、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加快高精水產品的加工;

2、產品開發以大眾化、現代化、方便化、快捷化為主;

3、扶植科技含量高的休閒食品、快餐水產食品及開發保健品和功能食品;

4、開發新捕撈對象加工成食用及製成優質魚粉、魚片、魚糜、模擬食品和調味品,重點研究蟹類加工,枸杞的貽貝加工,黃龍的蝦米、魚粉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