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3、方式方法的單一。基層黨員教育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給改進黨員教育方式、內容帶來新的課題。農村黨員教育效果不夠理想,可以說是當前一個比較普遍性的問題。從客觀上分析,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外出務工經商黨員的增多,要召集全體黨員進行集中教育,實際操作上有難度。而且近年來,上級布置的各種教育活動,如農村集中性教育,主要由鎮(街道)一級負責實施,對村黨支部往往只有任務要求,缺乏具體操作和目標考核,造成“上面熱,下面冷”的局面,而且教育對象一般只抓到村幹部為止,普通黨員由於量大面廣,很難涉及到,從而影響教育質量。從教育自身來看,對黨員的專題教育少,以會代訓多;形式多樣的學習少,讀報、讀檔案的多。許多農村黨員反映,不少教育活動缺少一種吸引力和感染力,黨員參加這些活動,更多的是從遵守組織紀律出發,感受不到參加後有明顯的收穫,在參加了一些教育活動後,思想上原先存在的困惑,特別是一些“疑點”、“疙瘩”,並沒有得到解決。

三、對策與措施

1、科學制訂教育計畫。首先,在制訂教育計畫前要對黨員隊伍作一次全面調查,了解黨員隊伍現狀,聽取廣大黨員對教育的要求和意見,以此作為制訂計畫的主要依據;其次,教育計畫要按年度制訂,並分解到季度、月份,在實施過程中根據需要進行調整,要建立反饋機制,了解受教育黨員的滿意度和不足之處,不斷加以改進,使教育達到更好的效果;第三,要圍繞當前政治經濟生活中的熱點,農村民眾普遍關注的難點,提前考慮,設計每次的教育主題,研究制訂詳細的教育計畫,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使整個黨員教育綱舉目張,方向明確,便於實施。

2、合理確定教育內容。xx同志曾指出:“切實加強和改進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提高素質,增強黨性,使黨員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獻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帶領民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實績的先進分子。”這是新時期黨員教育的指導思想。依據這個指導思想,我認為,當前對農村黨員要進行四方面內容的教育:一是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教育。學習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

想,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二是形勢任務和黨的方針政策教育。當前尤其是要加強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三是科技知識教育。大力加強農村黨員科技和文化知識教育,幫助黨員學習農村實用技術,帶領民眾搞好科技興農和科技致富,有條件的可在課堂教育的同時,進行實地操作和現場觀摩。四是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要加強理想和宗旨、黨性和紀律、權利和義務等方面的教育,使廣大農村黨員進一步明確新時期黨員應具備的條件、職責和義務,確定今後努力方向。

3、積極探索分層教育。按照黨員身份、職業、年齡、文化等情況,對不同層次的黨員實行分類教育。在個體和部分黨員教育上,堅持因人施教的原則,即根據黨員從業特點,努力做到“崗位不同,要求不同”。如對黨員幹部側重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廉潔自律教育;對從事農業生產的黨員,側重進行黨的農村政策、勤勞致富教育;對企業職工黨員側重進行業務知識教育;對個私企業經營者黨員側重黨的理想、信念、黨員標準和企業經營管理知識教育;對外出務工黨員側重進行組織紀律、宗旨觀念教育。根據年齡特點,舉辦農村老黨員、離退休黨員讀書班、座談會。根據黨齡特點,開辦建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預備黨員培訓班、新黨員黨的基本知識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