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工作調研報告4篇

一、鎮XX年組織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今年以來,在市委組織部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以“基層組織活動年”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鎮黨委中心工作,突出重點,創新思維,狠抓落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組織工作打了一個“翻身仗”。主要是做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紮實開展“基層組織活動年”活動

在去年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上,市委組織部將今年定為“基層組織活動年”。我們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和措施,狠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

一是推進基層黨建示範帶建設。今年,我們投入100多萬元,高標準的興建了採桑和柳李村村部,對協偉、永長河、桂花台等老村部進行了維修改造,強化了相關功能設定。基本建成了協偉—採桑—永長河—桂花台—柳李黨建工作示範帶。在全市黨建工作拉鏈會和基層黨建示範帶建設現場會中,多次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二是加強“五化”管理。嚴格按照要求,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支部生活會、民主生活會、等各項制度,推進組織工作制度化。在日常工作方面,嚴格落實坐班值班制度。全鎮26個村(居)黨員民眾服務中心依託遠程教育網路投資4萬多元全部安裝了視頻監控管理系統。鎮每月召開一次總支、村黨組織工作例會,駐村幹部每周參加一次村“兩委”碰頭會,每兩個月開展一次督查,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員民眾代表大會,每年召開一次民眾大會,村“兩委”每月召開一次例會、村務決策實施“四議兩公開”等制度,推進工作機制規範化。制定嚴格的記載管理制度,所有村級活動,包括各種會議、支部活動、民主評議、值班等情況,全部要求做好記載,統一標準,建立檔案。每季度定期檢查一次,推進工作檔案紀實化。截止目前,鎮組織辦公室已召開全鎮組織工作會議8次,下村督辦檢查40多次,印發通報8期。收集到各類圖片和文資料800多份。三是探索建立“四二o”便民服務體系。以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為出發點,通過改進服務方法、靈活服務形式,整合民政、計生、醫療、農合、金融、通訊等部門業務資源,在部分村級黨組織中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四二o”便民服務體系,探索實施黨建工作一鍵通、黨員管理一網通、教育培訓一站通、信息服務一信通、民眾辦事一點通。通過“四二o”便民服務體系,為廣大黨員民眾在鎮網上黨員民眾服務中心提供直辦服務、代辦服務、代收服務、網上服務等4個大項、20個小項的服務,切實解決黨員民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難題,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二)紮實開展爭當“五型”農村幹部活動

爭當“五型”農村幹部活動,也是我鎮的特色工作。今年以來,鎮全面深化爭當“五型”農村幹部活動。通過年初分解工作任務、常態化開展五督辦、季度開展公開評比、半年進行總結表彰、年底嚴格分線考核等五步聯動和“五型”幹部理事會督辦、黨總支督辦、專班督辦、分線督辦、黨委督辦等五督辦措施,將工作任務分解到月,督辦到人,嚴格落實,分線考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全鎮已開展“五型”幹部評比3次,公開表彰優秀“五型”幹部10人,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紮實開展非公黨建兩年提升行動

全市非公黨建兩年提升行動推進會以後,鎮黨委高度重視,立即召開了黨委班子成員會議,進行了安排部署。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鎮非公黨建兩年提升行動領導小組,組建了9人的非公黨建工作專班,由組織辦、工業辦共同負責落實。二是組建非公企業黨支部。在組織建設上,我鎮已組建了聯合支部1個(仙海實業、凱瑞生物、海星通信和個協),獨立支部2個(百分享食品、億升紡織、滙豐方圓)。在隊伍配備上,每個黨支部都配備了專職黨組織書記,每個非公企業安排了一名班子成員擔任指導員,採取“一對一”的形式指導各企業開展黨建工作。今年,發展了3名在非公企業生產一線的職工入黨,2名職工轉正,8名職工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在陣地建設上,嚴格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誌、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建設了7個非公黨建活動場所。在活動開展上,第一聯合支部已開展了一次黨員示範崗活動;百分享食品黨支部開展了一次黨員技能大比武活動。下階段,我們將按照“組織單獨建、活動聯合搞”的方針,對單獨開展活動比較困難的小企業,依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鄰來聯合開展活動。

(四)紮實開展黨員幹部學習培訓活動

一是組織學習考察。今年,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安排,我鎮先後四次組織部分班子成員、總支書記、機關幹部到市委黨校參加學習培訓。先後三次組織部分農村支部書記赴江蘇、恩施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外地先進經驗與做法。二是建立了公務員業績台賬。按照市委組織部的要求,我鎮全體班子成員、中層幹部都據實填寫了《幹部工作實績紀實表》,由黨委主要負責人審核後,交市委組織部和鎮組織辦存檔。對填寫不規範的一律發回重填,確保了幹部實績表填寫的嚴肅性和真實性。三是加強機關幹部文寫作能力。今年,我們選派了彭湃,謝甜露兩位同志參加了“年輕幹部成長工程”強化訓練班,培訓期間和培訓後,鎮黨委多次了解和聽取了他們的培訓學習情況,並要求11個80後機關幹部撰寫了學習心得和調研材料,由鎮黨委書記黃文兵同志進行了親自點評。在信息報送方面鎮組織辦每月至少報送2篇信息,全年上《組工信息》和市委“學創”辦簡報4篇。

(五)紮實開展建立健全基層黨建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活動

一是明確工作責任。我們召開了基層黨建三級聯動責任制專題會議,制發了《關於建立健全基層黨建三級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明確了鎮、片、村三級黨組織和主要負責人的黨建工作責任。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各分管領導、總支書記、部分村黨支部書記代表在大會上做了黨建工作公開承諾。並將責任制落實情況納入年底考核,嚴格結賬。二是建立工作機制。結合“基層組織活動年”活動,我們製作了基層黨建三級聯動工作宣傳片;鎮組織辦每月召開一次黨總支和村級黨組織負責人例會,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鎮組織辦每季度開展一次基層黨建工作督查並及時通報,並計入年底基層黨建工作考核結果。截止目前,全鎮已開展黨建工作督查40多次,印發通報8期。三是開展專項述評。8月22日,鎮黨委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各片、村黨組織負責人召開了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述評會議,會上,鎮黨委書記黃文兵、各片總支書記、10位村支部書記分別作了述職,黃書記對述職內容進行了逐一點評,對下階段基層黨建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六)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去年以來,鎮黨委制定了“三措並舉”的工作思路,通過解放思想,外引內挖,盤活資產等模式,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一是解放思想“走出去”。去年6月份,我鎮組織24個村支部書記和鎮機關部分中層幹部到江浙、上海等地考察新農村建設、土地流轉經營和農業產業化經營,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打開了思路。二是大膽創新“引進來”。我鎮重點引進培育了金銀花、蔬菜、睡蓮、藕帶、草莓和養殖等優勢特色產業。桂花台村利用土地整理項目,在經過村幹部外出考察後,推廣金銀花種植200多畝,在該村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萬多元。三是盤活資產“活起來”。主要是通過規範承包契約和推進土地流轉,盤活現有集體資產,切實促進我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今年全鎮計畫流轉土地5000畝,其中大合村流轉土地900畝,預計全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多萬元。我們對全鎮各村與承包戶簽訂的契約進行了全面清理,對低於60元/畝和到期的契約,一律重新簽訂規範化的承包契約。採桑村通過規範契約、公開招標,將魚池承包價格從50元/畝提高到250元/畝,預計全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8萬元。

二、當前組織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基層黨建工作機制不夠健全。黨建體系中的一些關係還不明確,工作機制還不健全;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配備還存在不符合黨建工作需要的情況;上級部門在制定政策時聽取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民眾的意見和建議不夠等。

2、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方式陳舊、工作能力不強。一是習慣於發號施令實施領導。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有些領導同志沒有讓農民民眾真正成為農村管理社會的主人,村民對於集體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受到影響。二是憑個人經驗辦事。有的村幹部辦事能力很強,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意識不強,缺乏改革精神。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於事務性工作,村民自治組織和中介組織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3、黨支部成員素質較低,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多數現任黨支部書記和支部成員文化程度低,帶頭致富的本領也較差,從而使農村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受到極大的影響。從思想素質來看,有的農村幹部思想觀念陳舊,“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根深蒂固缺乏開拓意識、競爭意識。從能力素質來看,有的農村幹部習慣於用行政手段和傳統經驗來開展工作,工作中缺少新思路、新措施。從培養新一代新黨員來看,有的村級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嚴重滯後,甚至有些村多年不發展一名新黨員的不良現象。

(二)新時期農村黨建工作的建議

1、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農村黨支部是最基層的組織細胞。村級黨組織擔負著帶領農村百姓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使命。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和社會的轉型期,人們的思想也面臨著多元化。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極大挑戰。農村基層黨組織直接面向民眾,能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是其執政能力強弱的直接體現。第一,改進農村幹部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把“民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領導幹部要樹立法制觀念依法辦事,不感情用事,不搞強迫命令。第二,創新農村黨建新載體,注重加強農村新型經濟組織有黨建工作,切實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第三,規範工作機制提高兩委班子和諧度。黨支部對村委會應做到領導不包辦、支持不干預、監督不越位,村委會則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確保村黨支部在重大問題決策中的領導地位,實現“兩委”決策的程式化、民主化和科學化。

2提高農村幹部綜合素質。首先,加強思想建設。要認真組織農村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學習教育活動,幫助農村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加強能力建設。學會根據市場需求把握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掌握適應市場的本領;學習掌握科技文化知識,帶頭套用和普及農業實用技術,掌握致富的本領;遵循客觀規律和市場規律,尊重民眾意願,抓好典型,樹立榜樣,做好示範,告訴農民市場需求信息,引導農民乾什麼,教會農民怎么乾,掌握示範引導的本領。三是認真抓好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抓好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是新形勢下搞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環節。必須把培養後備幹部放在重要位臵來抓,下大氣力認真做好培養後備幹部工作,要及時發現和選擇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黨員進行重點培養,並對培養對象定期考核,已具備領導幹部條件的,要不失時機地把他們推上基層領導崗位,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政治舞台。

3、壯大集體經濟,增強村級服務功能。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切實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這是農村黨組織的第一要務。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發展新的集體經濟,使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要充分挖掘潛力,以地生財,努力挖掘潛力,開展土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村莊整治等項目,規範原有集體改制企業使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對土地使用費明顯偏低的可適當提高標準。另一方面要大膽創新管理機制,利用自身的區位交通優勢建立特色產業生產基地,充分利用大開發的有利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三產經濟、房東經濟,加大自身發展,提升造血功能,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三、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XX年組織工作

如何培養和選用“好乾部”

(一)德才兼備是標準,實績是關鍵。首先,要站在為社會、為人民謀發展、謀利益的高度來選拔幹部,堅持德才兼備這個選用幹部的根本標準。在選用幹部時,應把那些有德有才的幹部選用到領導班子成員中來,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要注重幹部作風的考察,看幹群關係是否融洽。其次,要看實績。“從實踐看德才,憑實績用幹部”,實績是基礎,實績是關鍵。

(二)民主推薦是途徑,公開選拔是保證。嚴格按照《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程式,擴大幹部選用透明度,實行民主推薦幹部是選拔幹部的一個重要途徑。選拔幹部,應該廣泛聽取民眾的意見,採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形式,進行民主推薦。堅持經常性,多層次、多方面、多渠道地聽取民眾意見,擴大民眾的參與程度,拓寬選人視野,提高選人上的民主化程度。對多數民眾擁護信任的幹部,選用到經濟政治社會建設事業當中來。

(三)理論武裝是基礎。要充分發揮各類培訓基地的作用,對鎮村兩級幹部和優秀青年幹部進行輪訓,培訓學習政治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在各支部黨員活動室根據自身的需求培訓學習特色產業和實用科技等方面的知識。對所有幹部的學習必須進行嚴格的考試,將成績作為年終考核評價幹部的一個重要依據。

(四)實踐鍛鍊是保障。要有計畫、有重點地把大批幹部推向基層,讓他們在基層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鄉村幹部在一起,蹲點、包片,和民眾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學中乾、乾中學,學習於民眾,服務於民眾,促使他們將學習成果在實踐中不斷運用、不斷鞏固、不斷提高。

關於組織工作滿意度的調研報告
組織工作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選人用人,始終是民眾關注的焦點,是影響人民民眾對組織工作滿意度的最關鍵因素。因此,緊緊圍繞打造“三服務兩滿意”模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辦法》以及相關法規檔案,著力提高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公信度和組織工作滿意度。

一、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強化監

督,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一是拓寬監督渠道。完善了舉報受理系統工作平台,完成了組織部門“12380”專用舉報電話的建設和開通工作。在本地黨建網開設幹部任前公示網頁,設立“12380”網上舉報信箱,制定全縣組織系統受理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了“12380”專用舉報電話和網上舉報受理工作,建立起了“便利、安全、高效”的舉報機制。還聘請了4位離退休處級幹部作為幹部監督信息員,充分發揮了幹部監督作用。通過拓寬監督渠道,建立起了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的網路。二是嚴格監督程式。堅持考察預告制度,認真受理民眾舉報。對擬提拔的幹部,按照《幹部任用工作監督檢查辦法》認真填寫《幹部選拔任用監督表》,對擬任人選的任職資格、民主推薦、考察考核、受理舉報等幾個環節進行監督的同時,聽取紀檢(監察)部門意見,並簽署意見。以來,共審核《幹部監督表》500餘份,公示幹部267人,其中副科級179人,正科級88人。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幹部民眾知曉率。一是抓好政策法規宣傳。在落實“領導幹部要熟悉,組工幹部要精通”的基礎上,認真做好“人民民眾要知曉”的工作,大力宣傳幹部選拔任用政策,充分運用網路、報紙等媒體積極主動地宣傳選人用人政策法規,為幹部民眾理解、關心、特別是有效監督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營造了深入整治用人不正之風的良好氛圍。二是抓好宣傳培訓教育。教育具有啟迪功能,知法才能守法,懂法才能分辨是非。近年來,我縣始終把抓好《幹部任用條例》和有關法規、政策的宣傳培訓教育作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風、提高組織工作滿意度的前提和基礎。縣委常委班子把《幹部任用條例》及相關法規檔案作為中心學習組的重要學習內容。縣委和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每年或班子成員變動後,都及時組織中心組學習,重溫、強化《幹部任用條例》和相關法規、政策。從今年初以來,縣委把幹部選拔任用法規、政策作為黨校領導幹部培訓班的培訓內容之一。為了使領導幹部方便、系統地學習法規、政策,今年,我縣將省委組織部彙編的《雲南組織工作文件選編》()上下冊,提供給領導幹部、組織人事系統幹部學習。通過強化幹部選拔任用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為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防止和克服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重難點問題的解決力度。

1、創新提名方式。12月,我縣把空缺的47個副科級職位和20個正科級職位,公示在本地黨建網上,由廣大幹部職工進行初始提名推薦,於今年1月,完成了首次初始提名推薦,參加初始提名的總人數達人,其中參加20個正科級領導職位提名366人,參加46個副科級領導職位提名1650人,參加初始提名人數最多的崗位達218人。此次初始提名推薦使全縣符合條件的幹部都處在同一平台上,享有公平的機會,破解了“少數人選人和在少數人中選人”的問題上邁出堅實的一步,一定程度上揭開了幹部選拔任用的神秘面紗。

2、差額選拔幹部。根據《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雲南省差額選拔任用正職領導幹部暫行辦法》和有關規定,我縣積極推行差額選拔幹部工作機制。一是差額選拔黨政正職領導幹部。以來,鹽津對新提拔的實職正科級領導幹部按照1:2的比例在本單位或者其他單位進行差額推薦,對推薦環節確定的2名人選同等對待、同一標準,在不同層面、不同範圍、不同地域實施差額考察,在綜合分析考察情況的基礎上,由部務會提出初步擬任人選,將擬任人選的基本情況、產生過程、任職理由、考察結論向常委會做詳細匯報,提請書記辦公會對人選進行差額醞釀,確定1名人選進行票決。二是差額推薦提名科級領導幹部。12月起,我縣首開初始提名推薦。凡是需選拔任用的正科級幹部人選由縣委委員、縣處級幹部、縣直各部門正職領導和鄉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鄉(鎮)長個人署名或以組織名義推薦;凡是需選拔任用的副科級領導幹部人選,由幹部職工個人署名或以組織名義推薦。初始提名推薦環節打破了以往按照比例推薦的現象,由單一的等額推薦向不記比例的差額推薦跨越,加大了優中選優的力度;由實職正科級差額向實職正副科級差額、由差額考察走向全程差額,說明我縣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邁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和進程,實現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跨越。

3、公選領導幹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選人用人要提升民眾滿意度,就要堅持以公開為前提、公平為根本、公正為保障、公認為基礎,大力推行公開選拔、公開招考制度,規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公開選調等工作,完善公選初選評價、考試考察等程式,做到以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確保公選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形成科學的用人機制,形成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這樣才能贏得廣大黨員民眾的信任、信服和信賴。預計下半年,我縣將拿出部分崗位進行首次公開選拔幹部,通過筆試、面試、考察等多個環節,面向全市和全縣選拔一批-

優秀的副科級領導幹部。

(四)提高村幹部待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切實提高基層民眾自治組織的創造力和凝聚力、戰鬥力。1月起,我縣下發檔案(鹽發﹝﹞9號),對78個村民委員會,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村社區幹部提高了工資標準和福利待遇。一是提高了工資標準。村黨總支(社區委員會黨支部)書記兼任村委(居委會)主任,每人每月1000元;村黨總支(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村委(居委會)主任,每人每月900元;二是提高了福利待遇。為1月以後在職的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繳納了養老保險。三是增加了辦公經費。從起每個村民委員會和社區居民委員會核定辦公經費1萬元,村民委員會按1.5萬元,居民委員會按2萬元核撥,XX年村民委員會按2萬元,居民委員會按3萬元核撥。

二、存在的問題

1、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個常議常新的課題,需要不斷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滿活力的局面。

2、幹部考核評價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民眾普遍反映“應向基層了解真實情況,了解工作對象的思想狀況,作出真實評價”等。這對完善領導幹部考核評價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既要全面客觀準確地評價幹部,“不讓老實人吃虧”,又要樹好考評“指揮棒”,引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3、幹部監督工作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選人用人上存在的不正之風仍然是幹部民眾特別關注的一個突出問題,對幹部工作的聲譽危害極大,需要繼續下大力氣整治。

4、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有待進一步加強。幹部選拔工作責任制還沒有有效的建立起來;幹部工作的透明度以及黨員、民眾“四權”的落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等。解決這些問題,找準問題,深化改革,強化規範。

三、對策建議

1、加大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嚴厲整治幹部工作中的拉票行為,對查核屬實有拉票行為或參與、幫助他人拉票的人員,予以嚴肅處理;完善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事項報告辦法,探索建立擬提拔幹部廉政報告制度;建立與縣紀委等有關單位聯席會議制度,會同縣紀委開展對民眾反映公示對象有關問題的查核,邀請縣紀委分管副書記列席討論任免有舉報信件的公示對象的組織部部務會。嚴肅查處違規違紀用人行為,用鐵的紀律保證選人用人風清氣正。

2、靈活幹部考核和考察。採取以平時考核為主與年終考核為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並把考核結果運用到幹部任用中,探索建立末位淘汰制和能上能下的幹部任用機制。探索創新幹部考察辦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考察對象所在部門的實際,注重看取得的業績。發展越多,矛盾越多。同樣,幹的事情多,有可能帶來的矛盾越多,在某種情況下,得罪的人就多,導致在考察民意測評的過程中,滿意度不高,所以,在考察中,要以實績為主,以測評為輔,真正讓想幹事、敢幹事、能幹事、乾成事的優秀幹部脫穎而出。

3、建立全程差額選拔幹部機制。通過在本地黨建網上公示空缺職位,由廣大幹部職工不記比例進行差額提名推薦(同一個人提名同一職位最多不超過2名),將提名推薦情況提交部務會進行審核,對不符合任職條件的予以剔除,將審核通過的人選提交書記碰頭會,根據年度考核、班子結構和後備幹部等情況,原則上以提名得票率按1:3提出差額人選。首先,召開縣委全委擴大會議。將初始提名推薦出的正科人選名單提供給參會人員進行無記名推薦。其次,召開縣委常委會。將初始提名推薦出的副科級人選名單提供給各位常委進行無記名推薦,根據“兩會”推薦出的結果,按1:2確定考察人選進行差額考察,考察完畢後,考察組將考察情況向部務會做詳細匯報,部務會根據考察情況,確定初步擬任人選,提交第二次書記碰頭會進行醞釀,最後確定擬任人選提交常委會進行票決。通過單一的等額推薦向不記比例的差額推薦、實職正科級差額向實職正副科級差額、差額考察走向全程差額,揭開幹部選拔任用神秘面紗,使幹部選拔工作置於公開透明的監督之下,有效提高組織工作滿意度。

4、建立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黨的組織、人事、紀檢等部門,尤其是紀檢部門,要加強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全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加強對選拔任用優秀黨政領導幹部工作的監督,關鍵是要加大對貫徹執行《條例》情況的監督力度。對違反《條例》的行為,要嚴肅查處。不管涉及到什麼人,都要一查到底,追究責任。要配合風險機制建設,對失職、瀆職行為,依照有關紀律和規定予以追究。要切實實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責任制。凡本地區、本部門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嚴重、幹部民眾反映強烈以及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行為查處不力的,應當追究黨委(黨組)主要領導成員和分管領導成員的責任。

對產業協會中建立基層黨組織工作調研報告
組織工作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科學合理地設定好黨的基層組織,是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為特點的協會型新經濟組織不斷湧現,農村黨員從業的流動性、多樣性、分散性問題日益突顯,以行政組織為單位設定黨組織的傳統模式,已很難適應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如何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定方式,探索基層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結合點,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全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已成為基層黨建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圍繞此課題,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我們著重在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工作開展了一次調研,並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的必要性

(一)傳統基層黨組織設定存在局限性

近年來,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實施,村級黨組織功能、黨員思想觀念以及從業範圍、內容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新形勢下,傳統基層黨組織設定模式,已與時代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就我縣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基層黨組織設定模式過於單一,農村基本上都是以行政村為單位設立黨組織,縱向層級少,橫向覆蓋面不寬,與當前社會多元化的形勢不相適應,尤其是對一些新經濟組織的輻射力、滲透力不強。二是由於黨組織設定模式不活,導致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使得不少從事第三產業、經常流動、居住分散的黨員游離於黨組織之外,難以進行正常的教育管理。三是大多數村黨支部書記年齡老化,工作方式習慣於計畫經濟體制下管理和命令式的手段,市場經濟觀念不濃,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專業技能,完全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和民眾發展致富的迫切要求。

(二)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有現實需求

根據農村目前現狀,黨員隊伍可劃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村留守黨員、以從事勞務為主的外出流動黨員、以個體經營或以產業開發為主的縣內流動黨員。在這三個類型的黨員隊伍中,目前第三種類型的黨員在管理上比較薄弱,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因此,在農村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就是把一部分從事農業產業開發和經營的縣內流動黨員剝離出來,使之有效地凝聚起來,進而更好地發揮作用,這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有必要進行大膽探索和實踐。一是黨章有規定。《黨章》第二十九條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按照這個規定,農村產業協會根據工作需要,凡符合條件的都應該成立黨的基層組織。二是xx大有要求。xx大提出,“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農村、企業、城市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社會組織等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最佳化組織設定,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民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因此,在農村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既是貫徹落實xx大精神的有力舉措,同時也是促進農村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三是現實工作有需要。今年是組織系統改革創新年,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要實現創新突破,必須拿出改革舉措。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既是加強我縣黨建工作薄弱環節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落實組織工作改革創新的一項具體內容,因此,搞好此項工作有其現實意義。

(三)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作用突出

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夠進一步激活黨員隊伍。由於農村客觀存在的外出流動黨員多、黨員老化現象較為突出的問題,黨員難以參加組織生活,嚴重影響了黨組織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產業協會上建立支部後,能夠打破農村基層黨組織單純按地域設定和黨員只能參加一個支部生活的傳統模式,黨組織架構由過去的垂直式變為網路式,黨組織開展活動更加方便快捷,黨員分類教育管理也更加靈活高效,有利於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調動黨員隊伍的積極性。

二是能夠進一步發揮黨員作用。發揮農村黨員作用,必須依靠一定的組織形式,為他們提供發揮作用的舞台。否則,在農村黨員獨立分散的情況下,單純強調發揮農村無職黨員的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過在產業協會建立黨支部,黨組織能夠把從事不同行業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編入相應的專業黨支部,最大限度地聚契約一產業鏈上黨員的優勢資源,並通過“能人效應”、“示範效應”,把看得見、信得過、學得會的技術和經驗直接、快速、有效地傳播到民眾中去,很快形成“以戶帶村、以村帶片、以片帶業”的局面,使基層專業黨組織成為內聯農戶、外聯市場的紐帶和培植農村優勢產業的戰鬥堡壘,使基層黨員成為產業前沿的先鋒隊,帶領民眾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三是能夠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一方面,為把產業做大做強,將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建到產業協會上,組織民眾開展聯片種養,能夠推動產業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另一方面,通過在產業鏈上建立黨支部,使“兩新”組織擁有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等經營管理優勢與黨組織具有的動員組織千家萬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實現最佳配置,使兩者在生產、銷售、管理、服務上得到優勢互補,為基層黨組織指導和組織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了組織保證。

四是能夠進一步強化黨組織服務職能。通過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可以根據農村產業發展的需要和村級黨員幹部的特長,把黨員幹部聯合搭配到產業鏈條上,讓他們能夠騰出精力謀發展。同時,通過積極開展黨員幫、幹部扶、能人帶和互幫互助活動,使農村產業發展中一家一戶的實際困難得到有效克服,實現黨員幹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務型、工作範圍由專抓一方向專抓一業、工作模式由包片包村向包產業包項目的轉變,不斷增強黨組織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功能。

二、在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的條件和建議

(一)農村產業協會發展情況

據統計,我縣目前各類農村經濟產業協會已發展到14個,大體形成了龍頭帶動型、技術服務型、市場集散型、產銷協作型等合作模式。14個專業協會分別是:新縣板栗銀杏協會、陡山河林果業協會、陡山河淮南豬養殖協會、八里畈茶葉協會、卡房天麻種植協會、新縣畜牧業協會、新縣中藥材協會、新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新縣農民經紀人協會、新縣綠色食品協會、滸灣鄉香菇種植協會、陳店鄉茶葉協會、吳陳河鎮蔬菜種植者協會和新縣養殖業協會。14個專業經濟協會共有會員510人,其中黨員121人,平均年齡43歲。黨員人數在10人以上的協會有11個。14個產業協會中,跨鄉鎮的有7個,分別是新縣板栗銀杏協會、新縣畜牧業協會、新縣中藥材協會、新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新縣農民經紀人協會、新縣綠色食品協會、新縣養殖業協會;其餘7個協會皆為本鄉鎮跨村組的協會。目前,7個鄉鎮協會中黨員人數均在3人以上,通過加強協會監管和引導,能夠正常發揮作用,都具備組建黨組織的條件;另外7個跨鄉鎮的產業協會,雖然具備組建黨組織的條件,但鑒於過去沒有在跨鄉社會組織中組建黨組織的先例,考慮到黨員構成及管理上的複雜性,應暫時緩建,待條件成熟後再建。

(二)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面臨的問題

多年來,各類協會積極投身於服務民眾、促進發展的各項事務中,在發展產業、致富農民、推進黨建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據目前的狀況,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協會作用不很明顯。目前全縣正式註冊的協會共有34個,其中產業協會14個,它們大多數處於初始創建階段,會員管理鬆散;有部分協會僅僅是掛名而已,無辦公場所,無工作機構,沒有真正發揮協會的作用。

二是會員管理難度較大。14個產業協會中,有7個協會的會員分布在科技、衛生、文化、商業等多個社會領域,會員流動性大,隸屬關係複雜;大多數會員參加協會活動是臨時的,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是以原有單位和行業為主。如板栗銀杏、天麻中藥材、茶葉等協會,會員只是在產品上市期間開展一些促銷活動,在其它季節很少有聯繫;產業協會大多是民眾自發成立的民間組織,對會員的管理不能像其它組織或行業那樣有很強的約束力,目前還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是缺少活動經費。目前大多數協會都存在缺少活動經費的現象,如何籌措必要的活動經費,創造必要的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是各協會組織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是思想認識不夠。有的人認為協會的作用主要是發展經濟,促進產業發展,在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沒有必要”;有的人認為在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會與協會的“獨立自主”相衝突,會給協會發展帶來約束和障礙。

(三)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工作建議

經濟發展到哪裡,黨組織就延伸到哪裡。在產業協會建立黨組織,最佳化農村基層組織設定,可以使基層黨組織始終站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沿,達到“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域經濟,富一方百姓”的目標。現就在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宣傳,統一思想。創新基層黨組織設定方式,在農村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是順應農村發展的現實要求,各級黨組織要通過召開會議、走訪座談、展開討論等形式,大力宣傳在協會建立黨組織的方式、目的和意義,統一基層黨員幹部思想,消除顧慮,引導協會中的黨員和廣大會員積極參與支持。

二是深入調研,摸清底數。按照產業協會類型、產業規模、協會數量、會員數、黨員數等內容設定調查表,對產業協會組建情況進行調查。針對有的協會是鄉鎮主管,有的是縣級農業部門主管等實際,綜合考慮目前是否應建立黨組織,並確定其歸屬。

三是引導扶持,規範管理。鄉鎮黨委和涉農部門黨組織要積極幫助協會發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範協會的組織管理;引導協會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維護會員正當權益;支持協會實行民主決策,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引導協會黨組織充分發揮骨幹帶頭作用,增強黨在協會組織中的影響力。

四是典型引路,適時推進。目前,有的產業協會機制比較健全、活動比較規範,可把這些協會作為組建黨支部或黨小組的工作試點。通過先行試點,不斷總結經驗,待時機成熟,逐步擴大黨組織組建範圍。同時,還要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產業協會黨組織組建工作,可在具備組建條件的7個鄉鎮協會中率先組建。這7個協會屬於鄉鎮主管,協會會員大多來自同一鄉鎮,主要身份是村組幹部和農民,黨員人數占有相當的比例,相對而言易於操作。

五是結合實際,科學組建。對協會主管部門人員、協會骨幹和黨員進行培訓,明確組建方法和目標要求,使大家對黨組織組建工作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概念;可通過向協會下派熟悉黨務、作風紮實的黨建指導員,幫助抓好黨組織組建工作;對一些規模較小且黨員數少的產業協會可以建立黨小組,跨村經營的協會可以直接建立黨支部;對於跨鄉鎮、分布多行業、具有發展潛力的協會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黨支部或總支,隸屬縣級涉農黨委。

三、幾點思考

創新基層黨組織設定是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創造,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與規範、引導與服務等方面的關係,不斷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要力求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力求組織構架科學化。在組建協會黨組織時慎重把握協會發展的前景,客觀分析實際工作的需要,在重新組建黨支部和劃分黨小組時切實尊重黨員個人的意願。同時,要處理好發展與規範的關係,做到邊發展、邊規範,以規範促發展,以質量保證數量,從而使基層黨組織設定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保持同步。

二是要力求組織運行高效率。要堅持以有利於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有利於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標準,變革黨員管理模式,使會員黨員在主要接受協會黨支部管理的同時,能參加居住地行政村黨組織的各項活動,實現“雙重”管理。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協會內部決策機制、經營機制、分配機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協會在合作方式、組織管理、經營項目和辦會宗旨上的引導和管理,正確處理對內服務與對外贏利的關係,切實把協會辦成聯結產業、創建品牌、善於經營、帶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確保基層組織設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是要力求服務技術科學化。要提高協會黨組織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須在加強對協會黨組織負責人業務知識培訓的同時,認真指導好鄉村組織、協會組織對協會黨員、致富帶頭人的培訓,不斷提高協會組織和黨員、致富帶頭人服務會員、服務民眾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實施“雙強”工程,將協會中致富能人儘快培養成為“雙強”黨員,不斷壯大協會黨組織中“雙強”黨員隊伍。通過“雙強”黨員示範帶動,促進協會更好發揮科技服務作用,有效推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四是要力求農民收入最大化。建立農民專業協會黨組織必須立足於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支柱產業,突出以科技和經濟為紐帶,謀求勞動力、土地資源與科技、資本的最佳化配置,切實做好技術指導、信息提供、物資供應、產品加工、貯藏、銷售等服務工作,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黨員和民眾致富步伐。只有把發展和富民放在首位,不斷幫助協會發展壯大,才能有效增強產業協會黨組織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對產業協會中建立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調研報告
組織工作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高度重視。因此,在農村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就是把一部分從事農業產業開發和經營的縣內流動黨員剝離出來,使之有效地凝聚起來,進而更好地發揮作用,這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有必要進行大膽探索和實踐。一是黨章有規定。《黨章》第二十九條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按照這個規定,農村產業協會根據工作需要,凡符合條件的都應該成立黨的基層組織。二是xx大有要求。xx大提出,“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農村、企業、城市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社會組織等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最佳化組織設定,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民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因此,在農村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既是貫徹落實xx大精神的有力舉措,同時也是促進農村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三是現實工作有需要。今年是組織系統改革創新年,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要實現創新突破,必須拿出改革舉措。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既是加強我縣黨建工作薄弱環節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落實組織工作改革創新的一項具體內容,因此,搞好此項工作有其現實意義。

(三)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作用突出

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夠進一步激活黨員隊伍。由於農村客觀存在的外出流動黨員多、黨員老化現象較為突出的問題,黨員難以參加組織生活,嚴重影響了黨組織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產業協會上建立支部後,能夠打破農村基層黨組織單純按地域設定和黨員只能參加一個支部生活的傳統模式,黨組織架構由過去的垂直式變為網路式,黨組織開展活動更加方便快捷,黨員分類教育管理也更加靈活高效,有利於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調動黨員隊伍的積極性。

二是能夠進一步發揮黨員作用。發揮農村黨員作用,必須依靠一定的組織形式,為他們提供發揮作用的舞台。否則,在農村黨員獨立分散的情況下,單純強調發揮農村無職黨員的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過在產業協會建立黨支部,黨組織能夠把從事不同行業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編入相應的專業黨支部,最大限度地聚契約一產業鏈上黨員的優勢資源,並通過“能人效應”、“示範效應”,把看得見、信得過、學得會的技術和經驗直接、快速、有效地傳播到民眾中去,很快形成“以戶帶村、以村帶片、以片帶業”的局面,使基層專業黨組織成為內聯農戶、外聯市場的紐帶和培植農村優勢產業的戰鬥堡壘,使基層黨員成為產業前沿的先鋒隊,帶領民眾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三是能夠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一方面,為把產業做大做強,將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建到產業協會上,組織民眾開展聯片種養,能夠推動產業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另一方面,通過在產業鏈上建立黨支部,使“兩新”組織擁有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等經營管理優勢與黨組織具有的動員組織千家萬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實現最佳配置,使兩者在生產、銷售、管理、服務上得到優勢互補,為基層黨組織指導和組織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了組織保證。

四是能夠進一步強化黨組織服務職能。通過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可以根據農村產業發展的需要和村級黨員幹部的特長,把黨員幹部聯合搭配到產業鏈條上,讓他們能夠騰出精力謀發展。同時,通過積極開展黨員幫、幹部扶、能人帶和互幫互助活動,使農村產業發展中一家一戶的實際困難得到有效克服,實現黨員幹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務型、工作範圍由專抓一方向專抓一業、工作模式由包片包村向包產業包項目的轉變,不斷增強黨組織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功能。

二、在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的條件和建議

(一)農村產業協會發展情況

據統計,我縣目前各類農村經濟產業協會已發展到14個,大體形成了龍頭帶動型、技術服務型、市場集散型、產銷協作型等合作模式。14個專業協會分別是:新縣板栗銀杏協會、陡山河林果業協會、陡山河淮南豬養殖協會、八里畈茶葉協會、卡房天麻種植協會、新縣畜牧業協會、新縣中藥材協會、新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新縣農民經紀人協會、新縣綠色食品協會、滸灣鄉香菇種植協會、陳店鄉茶葉協會、吳陳河鎮蔬菜種植者協會和新縣養殖業協會。14個專業經濟協會共有會員510人,其中黨員121人,平均年齡43歲。黨員人數在10人以上的協會有11個。14個產業協會中,跨鄉鎮的有7個,分別是新縣板栗銀杏協會、新縣畜牧業協會、新縣中藥材協會、新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新縣農民經紀人協會、新縣綠色食品協會、新縣養殖業協會;其餘7個協會皆為本鄉鎮跨村組的協會。目前,7個鄉鎮協會中黨員人數均在3人以上,通過加強協會監管和引導,能夠正常發揮作用,都具備組建黨組織的條件;另外7個跨鄉鎮的產業協會,雖然具備組建黨組織的條件,但鑒於過去沒有在跨鄉社會組織中組建黨組織的先例,考慮到黨員構成及管理上的複雜性,應暫時緩建,待條件成熟後再建。

(二)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面臨的問題

多年來,各類協會積極投身於服務民眾、促進發展的各項事務中,在發展產業、致富農民、推進黨建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據目前的狀況,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協會作用不很明顯。目前全縣正式註冊的協會共有34個,其中產業協會14個,它們大多數處於初始創建階段,會員管理鬆散;有部分協會僅僅是掛名而已,無辦公場所,無工作機構,沒有真正發揮協會的作用。

二是會員管理難度較大。14個產業協會中,有7個協會的會員分布在科技、衛生、文化、商業等多個社會領域,會員流動性大,隸屬關係複雜;大多數會員參加協會活動是臨時的,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是以原有單位和行業為主。如板栗銀杏、天麻中藥材、茶葉等協會,會員只是在產品上市期間開展一些促銷活動,在其它季節很少有聯繫;產業協會大多是民眾自發成立的民間組織,對會員的管理不能像其它組織或行業那樣有很強的約束力,目前還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是缺少活動經費。目前大多數協會都存在缺少活動經費的現象,如何籌措必要的活動經費,創造必要的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是各協會組織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是思想認識不夠。有的人認為協會的作用主要是發展經濟,促進產業發展,在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沒有必要”;有的人認為在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會與協會的“獨立自主”相衝突,會給協會發展帶來約束和障礙。

(三)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工作建議

經濟發展到哪裡,黨組織就延伸到哪裡。在產業協會建立黨組織,最佳化農村基層組織設定,可以使基層黨組織始終站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沿,達到“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域經濟,富一方百姓”的目標。現就在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宣傳,統一思想。創新基層黨組織設定方式,在農村產業協會中建立黨組織是順應農村發展的現實要求,各級黨組織要通過召開會議、走訪座談、展開討論等形式,大力宣傳在協會建立黨組織的方式、目的和意義,統一基層黨員幹部思想,消除顧慮,引導協會中的黨員和廣大會員積極參與支持。

二是深入調研,摸清底數。按照產業協會類型、產業規模、協會數量、會員數、黨員數等內容設定調查表,對產業協會組建情況進行調查。針對有的協會是鄉鎮主管,有的是縣級農業部門主管等實際,綜合考慮目前是否應建立黨組織,並確定其歸屬。

三是引導扶持,規範管理。鄉鎮黨委和涉農部門黨組織要積極幫助協會發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範協會的組織管理;引導協會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維護會員正當權益;支持協會實行民主決策,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引導協會黨組織充分發揮骨幹帶頭作用,增強黨在協會組織中的影響力。

四是典型引路,適時推進。目前,有的產業協會機制比較健全、活動比較規範,可把這些協會作為組建黨支部或黨小組的工作試點。通過先行試點,不斷總結經驗,待時機成熟,逐步擴大黨組織組建範圍。同時,還要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產業協會黨組織組建工作,可在具備組建條件的7個鄉鎮協會中率先組建。這7個協會屬於鄉鎮主管,協會會員大多來自同一鄉鎮,主要身份是村組幹部和農民,黨員人數占有相當的比例,相對而言易於操作。

五是結合實際,科學組建。對協會主管部門人員、協會骨幹和黨員進行培訓,明確組建方法和目標要求,使大家對黨組織組建工作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概念;可通過向協會下派熟悉黨務、作風紮實的黨建指導員,幫助抓好黨組織組建工作;對一些規模較小且黨員數少的產業協會可以建立黨小組,跨村經營的協會可以直接建立黨支部;對於跨鄉鎮、分布多行業、具有發展潛力的協會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黨支部或總支,隸屬縣級涉農黨委。

三、幾點思考

創新基層黨組織設定是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創造,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與規範、引導與服務等方面的關係,不斷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在產業協會上建立黨組織,要力求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力求組織構架科學化。在組建協會黨組織時慎重把握協會發展的前景,客觀分析實際工作的需要,在重新組建黨支部和劃分黨小組時切實尊重黨員個人的意願。同時,要處理好發展與規範的關係,做到邊發展、邊規範,以規範促發展,以質量保證數量,從而使基層黨組織設定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保持同步。

二是要力求組織運行高效率。要堅持以有利於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有利於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標準,變革黨員管理模式,使會員黨員在主要接受協會黨支部管理的同時,能參加居住地行政村黨組織的各項活動,實現“雙重”管理。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協會內部決策機制、經營機制、分配機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協會在合作方式、組織管理、經營項目和辦會宗旨上的引導和管理,正確處理對內服務與對外贏利的關係,切實把協會辦成聯結產業、創建品牌、善於經營、帶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確保基層組織設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是要力求服務技術科學化。要提高協會黨組織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須在加強對協會黨組織負責人業務知識培訓的同時,認真指導好鄉村組織、協會組織對協會黨員、致富帶頭人的培訓,不斷提高協會組織和黨員、致富帶頭人服務會員、服務民眾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實施“雙強”工程,將協會中致富能人儘快培養成為“雙強”黨員,不斷壯大協會黨組織中“雙強”黨員隊伍。通過“雙強”黨員示範帶動,促進協會更好發揮科技服務作用,有效推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四是要力求農民收入最大化。建立農民專業協會黨組織必須立足於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支柱產業,突出以科技和經濟為紐帶,謀求勞動力、土地資源與科技、資本的最佳化配置,切實做好技術指導、信息提供、物資供應、產品加工、貯藏、銷售等服務工作,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黨員和民眾致富步伐。只有把發展和富民放在首位,不斷幫助協會發展壯大,才能有效增強產業協會黨組織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相關文章:
黨建推動組織工作創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