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調研報告

第一部分 前言

河西國中是個風景優美、人傑地靈、文化底蘊豐富的學校,我校也早已沐浴在課改的春風中。XX年9月,我校語文教研組向安康市教研室申報了“國中語文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的研究課題,我校課題研究小組於XX年9月正式開題研究。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學生目前在課堂中存在的被動的、呆板的學習方式,提倡和發展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要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引導者。研究過程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實施情況如何?收效如何呢?為此我們課題小組在我校開展了一次調查研究。

研究時間:

調查對象:學生:七年級一班,二班90人。

八年級全體學生 110人。

九年級一班、二班 80人。

教師:祖xx、劉xx、張xx、xx、張xx、張xx、張xx。

調研人員:語文課題研究組成員。

研究方法:聽課、問卷調查、評課。

第二部分 研究實施情況

一、聽課評課:(任選兩節)

第一節課(8:50—9:35)語文,授課老師祖xx(男 48歲),授課年級:八年級一班,課型:新授課,內容:八年級上冊《巧妙的克隆》。

課堂教學簡錄:

(一)、以“孫悟空拔毛變猴”引出“巧妙的克隆”

(二)、自主閱讀、了解克隆

1、自主學習生字詞語。

2、邊讀邊思考:什麼是克隆?請用自己的話感慨。

3、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後出示了有關克隆的圖片,讓學生對克隆有所認識。

(三)、合作探究,認識克隆

學生組成四個學習小組,每組探究一個問題,各組探討整理後在全班交流。

1、為了說明“克隆是什麼”作者套用了那些說明方法?

2、“克隆鯽魚出世前後”一節的說明順序是什麼?作者是怎樣組織安排材料的?

3、你知道克隆對人類究竟有那些好處?克隆羊的誕生,為什麼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4、文中那些地方體現了科研人員的努力?體現了他們的什麼精神?在學習中我們該怎么做?

(四)、語文活動設計

自由辯論:可不可以複製人?

活動方式: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為贊成克隆者,一組為反對克隆者。各組討論,然後推薦幾名代表與對方展開辯論。教師做活動總結和評價。

(五)、聯繫生活、暢想克隆

請以“如果我會克隆,我會…”為起句,發揮想像說一段話。要求:1、想像奇特。2、對人類有益。3、表達要有條理。

評課內容:

劉xx(課題研究組長):在合作探究環節,學生們真正做到了自主與合作學習,各小組都有具體的任務,而且完成的不錯。

張xx(研究成員):這節課的亮點是自由辯論環節,學生們參與活動有體驗,不吐不快,言之有理。

張xx(研究成員):學生們自主閱讀,小組合作解決問題,課堂氣氛也比較輕鬆,45分鐘學生們各有所得。

xx(研究成員):教學中說話的環節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這個環節設計的巧妙,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檢驗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成果。不過,在談到說明方法和說明的語言時候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們不能聯繫課文具體說明,這不利於學生掌握說明文的基礎知識。

第二節課(8:50—9:35)語文,執教老師:劉xx(男 44歲)。授課年級:八年級三班,課型:新授,內容:八年級上冊《說屏》。

課堂教學簡錄:

(一)、激情導入:吟誦唐代詩人杜牧《秋夕》的詩句,引入情境。

(二)、整體感知:自主閱讀課文,按自己的朗讀習慣可出聲、可默讀。說說你從文中獲取了那些知識?

(三)、合作學習:

1、什麼是“屏”?課文中怎么說?用自己的話說說。

2、作者介紹了“屏”的那些知識?

3、文中說“關鍵是個‘巧’字”,那么怎樣做才“巧”?

4、文中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以上問題分配給四個學習小組合作完成。

(四)、互動探究: 文章寫得好,好在哪裡?(從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兩方面談)

(五)、知識拓展:學生設計屏風並展示。

(六)、作業與練習。

評課內容:

祖xx(研究成員):這是一節自主學習的典範課,真正讓學生自主合作發現並解決問題,問題設定有針對性,學生思考時間充分。合作學習需要長期訓練才能養成習慣。

張xx(研究成員):真正解放了學生的手和腦,給學生一片天地,教師語言幽默、風趣,整個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學生學的輕鬆快樂。

張xx(研究成員):自主學習落到了實處,合作學習中同學們能幫助別人或尋求別人的幫助,教師做到了一位恰到好處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學生課堂學習調查問卷情況統計

問捲髮出90份,收回90份。

問卷顯示:

1、學生大部分都喜歡上語文課,並且都有自己喜歡的具體環節和內容,說明教師在教學環節設計上是合理的。

2、學生大部分認為課堂中的問題有啟發性,難易適中,教師留的時間比較充分,教師講的適中,這說明大部分教師對學生很信任,讓學生自主合作分析解決問題,教師有正確的引領,學生思考的時間充分。

3、學生的問卷反映他們都喜歡師生共同討論怎樣的教學環節,說明學生正在接受學習方式的轉變。

4、學生心中的理想課堂是:自主、快樂、互動、輕鬆的課堂,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思想,轉變觀念去適應新課程改革。

第三部分 結論

一、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情況

1、自主合作學習正在成為習慣

在祖老師和劉老師的課堂中他們都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袁老師的這堂課各小組提前預習了課文,部分學生進行了自學,因此課堂上的討論都能說到點子上,而且還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與師生一起討論通過觀察,這節課學生的活動面廣,全班42名學生,有四分之三的學生都進行了思考和回答。

在劉老師的這節課上,自主學習活動始終貫穿課堂,在預習、作者簡介、生字詞語都讓學生去查閱資料,並在課堂上匯報展示。在小組合作環節中小組內分工明確,各有任務,並互幫互助。在探究環節中,有學生提出問題,就有學生快速幫助解決,解決不了的,也有學生自動承擔下來查閱資料解決。這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上二位教師收回的問卷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認可率很高,他們認為怎樣的課堂可以自己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還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這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輕鬆、自由、效率高,說明我們的學生正在轉變學習方式,並逐步成為習慣。

2、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增強

在劉老師的課堂上,有個別發言的同學在第一輪發言還不夠大膽,聲音較小,沒有條理,但在第三輪發言時,該同學的思路以非常清晰了,而且聲音洪亮,表達清楚。說明他們的學習能力是由弱到強不斷提高的,另外,聽課時,有一位很明顯是學困生的女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吃力卻很努力的在課本上鉤劃出一些關鍵字句和問題。而在袁老師的課堂上“自由辯論” 的環節中,由於學習氣氛的感染和自主學習的紮實,很多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也都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總之,學生們已經比較適應自主、合作、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並在這一學習方式中學習的能力有明顯的提高。

3、學習效果逐步突顯

從問卷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的學生感到很愉快,覺得自己在課堂中的價值得以體現占80℅,而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與學生的關係,也是學生嚮往的。教師的鼓勵、同學的幫助,解決了問題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心裡,學生們都會記錄在日記作文里,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明顯的提高,實驗班成績尤為突出。

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因素

1、教師的觀念。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很多教師,尤其是老教師的思想中可謂是根深蒂固,而進入課改以來教師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學生主體地位得到體現的時候,教師也在努力尋找和適應自己引領者的地位,只有找準了自己的地位,更新了自己的觀念,才能做好引領者。

2、老師對學生的信任。

張老師每次聽完劉老師的課後,總會對我說;“我總是不能像劉老師那樣放心學生”。這句話很樸實,對,我們只有放心學生,讓學生自己放手做才能真正的自主學習,將任務分配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老師的課前準備。

做一個優秀的引領者並不輕鬆,傳統教學我們備課時盯住教材,而現在我們不僅要盯住教材,還要盯住學生,盯住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他們設定不同的任務,另外還要能駕馭整個課堂。

4、教師自身素質要不斷的提高。

劉xx老師是我們學校青年教師中的佼佼者,他是最先嘗試並實施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開放性教學的,受到老師們的好評。他在個人教學中,善於學習、善於總結,勇於探索、敢於嘗試,善於反思、勤於反思。張老師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努力。這些都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這些都與教師過硬的自身素質有直接的關係,因此,教師要善於學習,勤於反思,多學習,多嘗試,將理論和實踐結合,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第四部分 建議

學校教導處: “未來的文盲不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語文組搞課題研究適應時代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創造有效的途徑。結合我校實際建議如下:

1、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2、強化同伴互助作用,敢於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3、貴在堅持,要把研究工作貫穿於日常教學工作之中,積極總結成果並加以推廣,以推動我校教研教改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