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校調研報告4篇

在校團委的有序組織下,來自不同年級、系辦,不同學生組織的共xx名同學組建成了醫療衛生專題調研隊。在指導老師劉部長的統籌安排下於xx年7月7日下午3點30分開始對瀘州市江陽區竹苑社區的常住居民進行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和統計,為他們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經過為期一周的調查、整理,我們一共建立了xx余份個人健康檔案,其中,老人xx人,高血壓xx人,老年人中患高血壓的有xx人,糖尿病xx人,兒童xx人。從數據看來,在此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較高,約8.40%,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尤高,達88.11%;糖尿病患病率稍低,但也不容樂觀,約3.53%. 因我們在調查前未與小區物業提前溝通,也沒來得及出通知或公告,所以許多居民不知道有這樣一個活動。

在我們調查的過程中,有很多居民不理解,甚至對我們的身份產生懷疑,不願意配合調查。特別是涉及姓名、聯繫方式、工作、既往病史時,大家都會比較避諱。有人說,單位每年都會組織體檢的,不用建立個人健康檔案;也有人說,自己年輕,沒必要;還有人覺得自己本來就有保險的,用不著,而且他們覺得在社區建立的個人健康檔案會威脅到個人的隱私安全。

我想,這些居民應該還不太了解這項國家政策,並且,對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職責和工作不熟悉,缺乏醫與患的基本信任,覺得小衛生站沒什麼用,看不了病,一定得去大醫院才能心安,其實,這是不必要的。 當然,也有許多居民非常熱情,很積極地配合我們的調查。當我們無數次的敲門、解釋,得到對方的理解和支持時,那種感激和興奮是難以言表的。因為,他們的認可讓我們相信:我們的所做的事情是對的,醫生的奉獻是有意義的、是社會需要的,而作為醫學生的我們也會對醫生這個職業充滿敬畏和嚮往。

不論大家的態度怎樣,我們每次敲門總會面帶微笑,重複同樣的內容:“你好!我們是竹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在為社區的常住居民建立個人健康檔案。請問方便打擾你幾分鐘,配合我們填一下調查表嗎?謝謝!”“姓名、年齡、職業、既往病史······”雖然枯燥,我們依然熱情飽滿。 我們去調查時,很多都只有老人在家,兒女都不在身邊,老人很孤獨,我們給他們做調查時也聊些其他的。比如,我們去的時候也會特別叮囑老人:飲食儘量清淡點,平時少食多餐,苦瓜是解暑好菜,夏季可以煮食綠豆粥,儘量不吃剩菜剩飯,注意個人衛生等等。他們非常高興,覺得好久都沒人這么關心過自己了!最後,老人甚至還會 對我們說“謝謝!”,我們心裡不禁有些心酸和憐憫,老人們真的很缺乏關愛!

另外,我自己在調查中也作了反思,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 準備工作:

需要提前與各個小區物管聯繫、溝通,將事情提前通知到位,並按人員合理分配工作任務

二、 關於居民健康知識的普及:

1、XX年12月3日衛生部公布的《衛生部關於規範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4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符合基層實際的,統一、科學、規範的健康檔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檔案為載體,更好地為城鄉居民提供連續、綜合、適宜、經濟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2、以病人為核心,病歷是醫療工作的全面記錄,客觀地反 映疾病病情、檢查、診斷、治療及其轉歸的全過程,是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所有文、數據、圖表、影像等資料的有機整合。電子病歷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將病人的病歷匯集到計算機中,通過計算機獲得病歷的有關資料並對其進行歸納、分析、整理形成規範化的信息。

3、居民健康檔案是記錄有關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統化檔案, 是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收集、記錄社區居民健康信息的 重要工具;是社區順利開展各項衛生保健工作,滿足社區居民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生育指導等“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需求及提供經濟、有效、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的重要保證。

4、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原則:

1)逐步完善的原則;

2)資料收集前瞻性原則;

3)基本項目動態性原則;

4)客觀性和準確性原則;

5)保密性原則。

5、居民健康檔案基本內容: 全科醫療健康檔案在內容上分為3個部分,即個人健康檔案、家庭健康檔案和社區健康檔案。個人健康檔案在全科醫療中套用十分頻繁,使用價值也最高。

6、居民健康檔案的特點和意義:

1)內容更全面充分,不僅能記錄病史、病程、診療情況, 還可以完成以居民健康為中心的信息集成;

2)居民健康檔案使用更廣泛,電子健康檔案和計算機信 息系統的套用,將使醫生會診的時間大大縮短,質量大大提高,上下級醫院的信息交流更可以提高基層醫院醫療水平;

3)居民健康檔案使用更方便,其特有的數據格式和集中 的存儲,有利於快捷輸入,迅速檢索查詢、調用處理各種診療信息,為臨床、教學、科研提供大量集成資料,有利於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流,同時也是統計分析、衛生管理的全面可靠的資料,大大提高了檔案的利用效率;

4)檔案存儲更簡易,能實現大量存儲和實時存取的統一, 占用空間小,保存容量大,能永久保存;

5)居民健康檔案可以直接、快速、準確的為突發性、傳 染性、多發性病提供資料。

三、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的落實:

1、日常工作時,態度熱情,服務周到,注意健康小知識 的宣傳普及;

2、定期分批次組織社區常住居民進行常規體檢,並注意 通知到位;

3、每次居民體檢結束以及看病後,做好相關記錄;

4、社區可以就近與瀘州醫學院聯繫,組織醫學生志願者 定期在社區為居民量血壓,宣傳實用健康小知識、急救知識等,增強居民衛生意識。

當然,在這次調查中,我們也收穫了許多

一、團結就是力量。

以兩人為一組,小組之間精誠合作,互相交 流,相互幫助,團隊任務之間相互協調,共同前進,高效完成。隨著工作的進行,我們相互也越來越熟悉,大家也收穫了友誼。

二、團隊效率有賴於正確有效的指導。

指導老師劉部長每天都會關 心我們的工作業績,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並及時給出一些建設性指導和建議,使全隊工作順利完成。

三、有效的溝通是任務完成的關鍵。不僅要使居民相信自己,還 要讓他們理解、主動配合,讓他們感覺被關心和重視。而我們自己的溝通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得以提升。

四、這是對耐心和恆心的考驗。調查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所有 居民,必然會有很多人不理解或懷疑,但是,我們還是必須以良好的心態開始和繼續我們的工作。調查工作需要家家戶戶親自上門問詢,並負責解釋以及協助填表,看似內容很少的一張表,也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才能完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的個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更需要提高居民的疾病預防和控制意識。我國居民的健康保障,仍有賴於國家衛生制度的完善,和醫療知識的普及。而社區衛生機構作為基層醫療組織,需要從小事抓起,做好社區居民的個人健康狀況的調查、記錄,為以後的臨床治療、教學、研究提供參考建設性指導和建議,使全隊工作順利完成。

學校構造調整調研報告
2024年學校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XX年,我縣實施完成了第一輪中國小校布局調整,有效改善了辦學條件,而且進一步最佳化了師資配置,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高。同時也加快了中國小校寄宿制學校的建設,促進了寄宿學校管理體制的形成。第一輪布局調整距今已經八年多,教育形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我縣學生生源不斷減少,學校規模不斷縮小,現有的學校布局能否適應新形勢?學校的布點到底需要不需要進一步調整?如何調整?布局調整如何讓民眾滿意?帶著這些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全縣中國小布局調整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我縣基礎教育現狀

XX年3月底,我縣基礎教育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5所,其中:高中1所,職中1所,國中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小12所、初小24所,幼稚園28所;在校學生25747名,其中:高中在校學生3284名,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302名,國中在校學生7164名,國小在校學生9998名,在園幼兒3999名。教職工2270名。

1.從辦學性質分:公辦學校55所,占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21919名,占學生總數的85.1%;民辦學校30所,占學校總數的35.3%,在校學生3828名,占學生總數的14.9%。其中:民辦國小3所,在校學生535名,民辦幼稚園27所,在園幼兒3293名。

2.從教育結構分:高中階段教育學校2所,占學校總數的2.4%,在校學生4586名,占學生總數的17.8%,其中:普通高中1所,占學校總數的1.2%,在校學生3284名,占學生總數的12.8%。職業中學1所,占學校總數的1.2%,在校學生1302名,占學生總數的5.1%;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55所,占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17162名,占學生總數的66.7%;學前教育,幼稚園28所,占學校總數的32.9%,在園幼兒3999名,占學生總數的13.6%。

3.從義務教育階段分: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55所,占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17162名,66.7%。其中:國中6所,占學校總數的7.1%,在校學生7164名,占學生總數的24.4%;完全國小25所,占學校總數的29.4%,在校學生9804名,占學生總數的38.1%;初小24所,占學校總數的28.2%,在校學生194名,占學生總數的0.8%。

4.從學校規模分:在校學生在900人以上的學校7所,占學校總數的8.2%;540—900人的學校2所,占學校總數的2.4%;270—540人的學校8所,占學校總數的9.4%,270人以下學校67所,占學校總數的78.8%。

5.從區域分:城區學校9所,占學校總數的10.6%;城區在校學生11754名,占學生總數的45.7%。高中、職中、公辦幼稚園全部在縣城區;國中:城區1所,占國中總數的16.7%,學生3312名,占國中學生總數的46.2%;完全國小:城區5所,占完全國小總數的20%,學生4143名,占國小總數的41.4%。

二、第一輪學校布局調整以來學校的變化及原因分析

1.教育內部的變化。總體呈現以下特點:學校總數量下降,呈現城區略有增加,農村大量減少,尤其是農村初級國小;學校規模整體縮小,呈現城區擴大,農村縮小向兩極發展的趨勢;學生總數量減少,呈現高中大量增加,國中基本穩定,國小急劇下降。學生流動增加,呈現農村學生向鄉鎮學

校流動,鄉鎮學生向城區學校流動。

(1)學校數量呈現減少的趨勢。XX年布局調整後,全縣共保留學校163所(不包括幼稚園),其中: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全國小6所,初級國小136所。

XX年3月底,全縣共有公辦學校54所(不包括幼稚園),其中: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全國小9所、初級國小24所。共減少109所,全部為農村初級國小。

(2)學校規模呈現城區擴大,農村縮小趨勢。XX年布局調整後,高中規模:在校學生1470人。國中規模:在校學生7372人,校均1228.7名,其中:城區橋山中學2318名,鄉鎮國中校均1010.8名;國小規模:在校學生XX3人,其中:完全國小在校學生15407名,校均811.2名;初小在校學生4706名,校均34.6名。

XX年3月底,高中規模:在校學生3284人,是XX年的1.23倍,淨增加學生1814名;國中規模:在校學生7164人,校均1194名,其中:城區橋山中學3312名,較XX年擴大了42.9%,淨增學生994名。鄉鎮國中校均770.4名,較XX年縮小了23。8%,校均減少學生240.4名;國小:在校學生9998人,其中:完小9804名,完小校均392.2名,較XX年縮小了51.7%,校均減少學生419名;初小194名,校均6.8名,較XX年縮小了80.3%,校均減少學生27.8名。

學校規模的變化表現為,高中規模擴大趨勢顯著,現在的規模是XX年的1.23倍,隨著高中階段普及率的提高,繼續呈擴大趨勢;國中規模整體縮小,但城區橋山中學規模呈擴大趨勢,而鄉鎮國中學校規模呈現縮減趨勢,國小整體縮小明顯,城區縮小幅度較小,農村縮小幅度較大。

(3)學生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且向城區流動趨勢明顯。XX年至今,全縣學生數量變化表現為,高中大量增加,國中基本穩定,國小急劇下降。學生向城區流動的趨勢明顯。

XX年布局調整後,全縣在校學生28955人,其中:高中1470人;國中7372人,其中:城區在校學生2318名;國小XX3人,其中:城區在校學生3741名。

XX年3月底,全縣在校學生21748人(不包括幼稚園)。高級中學在校生3284名,增加了1814名;初級中學在校生7164名,較XX年總數減少了208名,而城區學校在校學生3312名,卻增加了994名;國小在校生共9998名,總數減少了10115名,減少幅度為50.3%。而城區3856名,增加了115名(不減反而增加的原因是有大量的學生流入)。如果按全縣的下降幅度計算,實際淨增加1335名。

XX年全縣學生總數較XX年減少了7207名,而城區卻增加了2923名。在校學生總體數量呈下降趨勢,主要是低年齡段的學生,年齡段越低下降的幅度越大。農村學生向鄉鎮學校流動,鄉鎮學生向城區學校流動趨勢明顯。年齡段越高,流入城區的就越多。

(4)學生上學費用(義務教育階段)減少,家庭負擔減輕。XX年,國中學生每學期的費用包括:書本費110元(平均值)、雜費54元、文體衛生費10元、班費5元、取暖費26元等,合計205元,每學年總計410元。住宿學生還包括住宿費150元,一伙食費600元(平均值),交通費120元(平均值),合計1075元,每學年總計2150元。國小學生每學期的費用包括:書本費50元(平均值)、雜費36元、文體衛生費10元、班費3元、取暖費26元等,合計125元,每學年總計250元。住宿學生還包括住宿費100元,一伙食費500元(平均值),交通費120元(平均值),合計970元,每學年總計1940元。

XX年,因為實行“兩免一補”政策,走讀學生沒有費用,住宿學生只有一伙食費200元,交通費120元(平均值)。國中走讀學生每學年減少410元,住宿學生每學年減少1830元;國小走讀學生每學年減少250元,住宿學生每學年減少1620元。家庭供養學生的負擔明顯減輕。

2.民眾認識的變化。通過調研,可以明顯感到民眾對教育的認識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由過去的追求就學方便,到現在的追求優質的教育資源;由過去的供孩子上學擔心增加經濟負擔,到現在的擔心孩子到學校後生活條件不好。XX年開始布局調整時,家長因為孩子上學路遠了,住校增加了一伙食費和交通費了,對布局調整有看法,是布局調整的主要阻力之一。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不惜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特別是近年來,民眾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加之“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供孩子上學的費用,已不再成為家庭的主要負擔。

3.產生以上變化的主要原因分析。從以上特點來看,學生不斷減少和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是變化的主要原因:

(1)生源的減少,使學校的數量不斷減少,學校的規模不斷縮小。尤其是農村學校數量減少和規模縮小的幅度較大。在五所農村國中中,只有店頭中學和隆坊中學的規模符合國家規定的“國中在校生應為900—1200人”的要求。田莊中學(453人)、侯莊中學(336人)和倉村中學(208人),均遠遠低於國家規定“國中在校生應為900—1200人”的要求。農村完全國小(包括中心國小)22所,校均在校學生392.2人,規模最大的為店頭國小(1106人)和隆坊國小(1002人),其餘19所,學校規模均在720人以下,規模最小的學校是回樂堡國小(77人)和惠家河國小(71人)。低於國家規定“國小在校生應為720—960人”的要求。壓縮學校數量,擴大學校規模勢在必行。

(2)經濟收入的提高,“兩免一補”政策的實行,追求教育目標的改變,是引發民眾教育觀念變化的主要原因。通過調研,可以明顯感到民眾對教育的認識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過去關注的是方便就學和經濟負擔,現在關注的是能否接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和享受良好的管理與生活環境。在調研中,發現民眾最關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受到好的教育,最擔心的是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環境及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民眾的教育觀念已不再成為學校布局調整的主要阻力。XX年至今,全縣生源總體減少了3649人,主要是低年齡段的學生,年齡越低減少的幅度越大。目前,在城區國中與國小中,非學區的學生約為700餘名,主要是農村學生流入,農村學生向城區流動的趨勢是,年齡段越高,流入城區的就越多。向城區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優質教育資源是引導學生流動的主要原因。加大對農村學校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是穩定生源的主要因素。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農村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最佳化教育環境,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已成為民眾的迫切願望。

三、今後學校布局調整的思路

依目前我縣的教育現狀,很難適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一是從國家的政策來看,國中有50%的學校,國小有87.5%的學校,不符合國家“高中在校生應為900—1500人,國中在校生應為900—1200人,國小在校生應為720—960人”的規定;二是從教育規律來看,學校規模太小,不利於學校管理,辦學效益不能很好體現;三是從教育現狀來看,農村學校管理體制不順,辦學條件基礎太差,教育資源分散,不利於我縣教育發展水平的提高;四是辦人民滿意教育來看,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公平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無法滿足人民民眾追求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願望;五是從我縣的教育發展來看,教育結構不合理,職業教育薄弱,學前教育滯後,特殊教育短缺,難以實現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因此必須對現有學校布局做進一步調整,整合現有教育資源,集中有限財力,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全縣教育全面協調發展。

1.布局調整的基本思路。布局調整的基本思路:加強高中建設,發展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最佳化義務教育,完善管理體制。

(1)普通高中:依據辦好一所高中的目標,按照普及高中的標準,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校舍面積,擴大高中規模。

(2)職業教育:將撤併初級中學的閒置校舍,分別建成職業中學及職教實訓基地。一所以農業為主,另一所以工業為主。

(3)學前教育:縣城區:在辦好現有公辦幼稚園的基礎上,將河西國小改擴建後,設立城西公辦幼稚園,規模在300人左右。改造潤良幼稚園,設立城東公辦幼稚園,規模在300人左右,以滿足城區幼兒的入園;在每個鄉鎮新建一所公辦中心幼稚園。

(4)義務教育:①初級中學:撤銷2—3所規模較小的初級中學,重點辦好4—5所規模較大的初級中學;②完全國小:城區保留三所,店頭和隆坊各保留兩所,其餘鄉鎮各保留一所;③初級國小:全部撤銷,變為中心國小的教學點,按照有學生就設點,無學生就撤回的原則,確保學生方便就學;④特殊教育:建立特殊教育學校或與其他縣區特殊教育學校聯合辦班,縣財政設立特殊教育補助專項資金,資助在外就讀的特教學生。

(5)完善教育管理體制:①將所有公辦學校全部收歸縣教育局統一管理,取消縣教育局和鄉鎮教委兩級管理的體制;②將初級國小全部劃歸中心國小管理,撤銷初級國小建制,變為中心國小的教學點;③將鄉鎮教委的管理職能劃歸中心國小,將鄉鎮教委的監督職能劃歸鄉鎮督導員。

2.布局調整堅持的原則。

(1)統籌規劃,政府引導,適當撤併,擴大規模。

(2)合理布局,最佳化配置,改善條件,確保入學。

(3)提高質量,強化服務,效益優先,民眾滿意。

3.布局調整把握的重點。

(1)把學校布局調整與“雙高普九”和教育強縣的創建相結合。

(2)把學校布局調整與促進教育協調發展相結合。

(3)把學校布局調整與建設特色教育相結合。

(4)把學校布局調整與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相結合。

4.布局調整把握的關鍵。

(1)布局調整必須有利於學生就近方便入學,確保全部按時入學是關鍵。

(2)加強後勤建設,確保學生安全,是消除民眾顧慮的關鍵。

(3)均衡配置資源,促進教育公平,是穩定生源的關鍵。

(4)加強管理,提高質量,是讓民眾滿意的關鍵。

四、學校布局調整保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涉及到千家萬戶,社會方方面面,工作具體細緻,任務重,困難多。廣泛宣傳國家政策,紮實深入做好民眾和家長的思想工作,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使廣大幹部民眾充分認識中國小布局調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深遠意義。要抓住當前國家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推進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重大機遇和我們已具備的諸多有利條件,使各級領導幹部樹立科學的教育觀、發展觀,消除撤併區的民眾思想顧慮和阻撓情緒,取得廣大幹部民眾的理解、配合和支持,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促進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順利推進。

2.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各級政府要把學校布局調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項事關教育事業發展全局的重要戰略措施來抓,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教育中心工作來做。成立由政府“一把手”掛帥,教育、財政、建設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農村中國小布局領導小組,制定調整規劃,搞好組織實施,加強督促檢查,協調解決突出困難和問題。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目標管理責任制、任務考核獎懲制,逐級簽訂目標責任,分年度、分項目層層分解任務,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加強工作調研指導,積極推廣先進經驗,制定有效措施,典型引路帶動,推動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順利實施。

3.加強師資培訓和最佳化師資配置。制定五年師資培訓規劃,大力加強教師文化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提高各級各類教師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技能,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師資保障。加強各類學校師資和幹部配備的調控,加快師資補充;對規劃撤併的學校,有計畫地將其優秀師資向其他學校集中。多渠道增加職業教育學校專業教師和雙師型教師,重視和加強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指導教師、工勤人員、校醫和安全管理人員配備。

4.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認真落實中、省有關教育投入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和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使校舍維修改造工作制度化、長期化,提高保障水平。

5.加強寄宿制建設管理,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把搞好寄宿學校建設作為推動中國小布局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進一步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和管理,嚴格按照《市中國小寄宿制建設標準》,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嚴格寄宿制學校管理,不斷完善管理辦法,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配足配強專職保育員,搞好安全和日常生活管理,及時消除各種安全衛生隱患,提高寄宿管理水平,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確保學生在校安全,解除家長後顧之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6.加強學校資產監管,確保校產不流失。凡撤併的學校校產屬公有教育資源,一律歸教育部門管理使用,確保繼續用於教育,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撤併後的學校校園校舍經檢查不屬危房的,優先用於舉辦幼稚園、農民職業技術學校、校外活動點等。

總之,調整中國小布局結構、最佳化教育資源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範圍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涉及千家萬戶,涉及孩子的未來與希望。只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科學布局,成效會越來越明顯,廣大人民民眾和孩子們也一定會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黃陵的教育事業也會更加輝煌。

學校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2024年學校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一、先行黨建隊伍現狀: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中,本部現有高中20班,國中19班,分校只設國中部有15個班,學生總計2600多人(本部1900多人,分校600多人)。全校教師數共186人(本部138人,分校48人),黨員總數58人(本部47人,分校11人,預備黨員2人),黨員總數占全體教工數的31%,絕大部分在45歲以下,平均年齡38、7歲,其中男教工黨員19,女教工黨員39人。擔任組長、年段長、中層以上幹部的有25人。近兩年獲校級以上先進92人/次,區級以上先進44人/次。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校黨支部在台江區教育工委的正確領導和關心下,帶領全校黨員幹部、廣大師生努力拚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先後獲得“市文明單位”、“省三級達標中學”、“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校”、“省先進教工之家”、“福州市文明崗”,學校黨支部先後兩次榮獲台江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這接踵而至的榮譽,清晰地折射出學校黨支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和發展現代學校所取得的新突破,是我校黨支部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學校堅持把支部建設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堅持用鄧**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構築廣大師生的精神支柱,在凝聚人心、激勵人心、振奮人心方面有效地開展工作,在全校師生員工中激發出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使學校處處洋溢著一種積極向上和諧的精神氛圍,呈現出觀念新、思想正、人心齊的良好局面,XX年底順利通過“省三級達標”的驗收,實現了十五中幾輩人的夢想,同時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在這期間學校黨支部通過加強黨建工作,充分發揮了應有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

(一)認真組織學習,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

1、以政治理論學習和形勢教育為切入點,加強思想政治建設。

一是抓好中心組學習,提高領導幹部思想政治素質。中心組的學習做到“四點”,即準點、擠點、實點、活點。時間上可串不可占,內容上緊密結合時勢政治。一年來,中心組學習每周三下午第一節課進行,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帶頭學習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xx大”精神和xx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以及警示教育的相關材料;學習了有關教育的政策、法規,尤其新的“義務教育法”等。

2、結合先進性教育,抓好黨員的學習活動。堅持“兩學”方法,做到了“四結合”(典型教育與警示教育相結合,政治教育與形勢教育相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兩學”是:①電化教學。採取多媒體的方式進行,通過觀看影像資料,如“師德啟示錄”、“廉政警示片”引導全體黨員樂學、善學、精學,身臨其境,使學習和先進性教育不再枯燥無味。幾年來,我校黨員、教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一直採取的是這種手段。按照局黨委的安排,每月至少一次。

②印發提綱材料學。每一次學習黨支部都印發了學習材料(我校黨支部至今印發121期),同時提出了要求。每名黨員每學期寫一篇學習心得,不少於,每學年寫一份論文。黨支部將論文進行收集,選好的論文上送,參加區、市組織的黨建論文評選,近年取得好成績。XX年台江區教育系統黨建論文評選我校有四篇得獎,謝顯輝的文章《把好黨建“四關” 推進學校發展》獲一等獎,凌詩文的《我心中的黨員》獲二等獎,陳剛的《加強學校黨建構建和諧校園》,郭芝靈的《加強黨建工作 促進學校發展》獲三等獎,其中謝顯輝的文章還獲市教委黨建論文二等獎,台江區黨建論文評選二等獎。

3、加強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不

斷提高教師政治理論水平。隔周一次的政治學習雷打不動,除組織教師學習中心組學習的內容外,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新的“義務教育法”、“師德規範”等內容。學習做到了“五有三結合兩保證”,即有計畫、有記錄、有材料、有筆記、有點名;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政治理論學習與先進性教育相結合,警示教育與形勢教育相結合;保證學習時間、保證學習質量,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4、重視和充分發揮宣傳陣地的作用,創辦了“構建和諧社會”、“七一”、及“黨代會”等圖片宣傳專刊,按照局黨委的要求,足額訂閱《支部生活》等黨刊黨報,並號召每位黨員和教工自主選訂黨報黨刊或教育類報刊。每年學校累計報刊費將近3萬元。同時,隨時開放圖書閱覽室。這些都為教師自學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供了材料和空間。

(二)以班子建設為根本,強化學校黨的組織建設

1、加強黨政班子建設。去年9月份,學校行政班子和支部班子分別進行了換屆調整。兩個班子平均年齡40來歲,知識結構合理,基層經驗豐富,勝任教育教學、黨群建設等各項工作。一年來,黨政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做到“中心”、“核心”,兩心並一心,心心相印;職責分、思想合,工作分、目標合,崗位分、行動合;分工不分家,以長補短,團結奮進。堅持“四個經常”(思想經常見面,工作經常商量,情況經常通氣,黨風經常自檢);落實“五同”(目標同向,規劃同訂,工作同步,考核同規,獎懲同享),形成了求真務實、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的良好風氣。一支團結、務實、奮進、爭先的班子集體形成並壯大起來。

2、錘鍊黨員幹部隊伍,樹形象。完善幹部任用聘任制,重視加強幹部培訓,實施幹部任職工作分工責任制。通過在職鍛鍊,豐富幹部隊伍的管理經驗,增長了才幹。黨支部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強調黨員幹部的“深入、協作、導向”(深入,即深入教改第一線,直接參加教改;協作,即在教改中要互相支持協作,共同做好課革工作;導向,即在觀念轉變中要時時為民眾做正確引導,在課改實踐中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黨員和廣大教師投入課改。)

3、積極探索新形式下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的新機制,不斷最佳化黨組織的結構和活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落實“三會一課”規定,堅持定期召開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同時定期召開行政會議,確保黨政一班子大事有共識,小事能落實。在按規定比例收繳黨費、發展黨員、校務公開等方面,也都能規範程式、嚴格落實。認真落實黨員評議制度。積極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教師聘任工作,努力搞好後備幹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實際工作中,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大力弘揚“有為才有位”的思想,讓“想幹事的有舞台,能幹事的有平台,乾成事的有地位”。在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同時,十分注意解決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實際問題,為教師排憂解難。如幫助解決教工孩子的上學問題等,遇教職工生病或紅白喜事,黨政班子主動慰問,把友情、親情、熱情送到民眾的心坎上。

(三)以師德建設為依託,大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1、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提高師德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輔以一定的行政手段,使教師的言行有規可依、有章可循。一年來,我校以開展“雙滿意”活動,培養使學生滿意、家長滿意,同時也是領導放心的教師為目標,強化教師的師德建設。通過制定教師教育教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指標),年度考核,師德表現與評先掛鈎,凡違規將一票否決等,建立完善教師考評機制,監督和規範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並加大對違規違紀教師的查處力度,防堵結合、罰教並舉,使教師輕易不敢“觸雷”。

2、以創優爭先為牽動,激勵教師在崗位上閃光。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引路

作用,積極選樹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師德師風等方方面面的典型,以典型的事跡激勵教師取長補短、知難而進,使教師學有榜樣、比有標準、乾有方向。善於幫助教師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並鼓勵教師以此為基點拼搏進取,使教師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穫,就會在人生征程上留下一段閃光的足跡。“黨風促教風,黨性鑄師魂”。3年來,我校兩次被台江區政府評為“先進單位”,分別有1人被評為省“勞模”,有3人分別被評為省優秀德育工作者、省優秀教師、省先進班主任,有3人被市政府表彰評為先進工作者等。 

(四)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1、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結合實際抓好課標培訓,提高教師理解教材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課堂教學指導,通過上好研究課、示範課達到引路子、定調子的目的;採取手把手指導、面對面講析,走出去、請進來,校際教研交流等方式方法,快速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今年,我校被評為市課程改革先進單位。

2、積極促進開展“校本教研”及“教學開放日”活動,激勵黨員教師勇挑重擔,做教育教學改革的先行者、排頭兵。極大地激發了全體教師投身教育改革的熱情。我校在幾年的中、聯考成績均穩中有升,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同學也越來越多,黨員同志能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上埋頭苦幹,默默奉獻,在教育教學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學校在開展的“三賽三比”中取得優異成績得到獎勵。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增強公僕意識、廉潔從教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學校黨支部以校務公開為基本載體,以教代會為基本形式,堅定不移地走民主辦學的道路,這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幾年來,學校黨政高度重視校務公開工作,完善了實施意見和細則,新訂做了校務公開欄並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對實施細則規定的有關項目均予以長期公布;定期召開校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會議,了解校務公開後黨員和師生的反饋意見,確保從源頭上杜絕腐敗現象。召開以黨風廉政建設為主題的班子會,對每名班子成員提出廉政要求;召開教代會,校長進行述職和述廉;開展了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積極參加區教育局紀檢委組織的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活動;近2年來學校為爭創“省三級達標”中學,需要更新或添置很多設備,堅持實行區教育局有關規定,通過政府採購,招投標進行;“三重一大”集體研究決定;進一步完善民主生活會及民主評議黨員等有關制度,健全組織生活,發揮組織監督、民眾監督等其它監督渠道的作用,建立廉政、勤政、清明的優良黨風。

(六)以工團工作為載體,進一步推進學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黨建工作提供民眾基礎和智力支持

1、工會工作堅持以法治會,以加強自身管理為重點,全面提高教代會質量,配合行政突出學校工作主題,組織全校教職工團結進取、奮力開拓,為學校教育教學等各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一是實施民主管理,完善教代會制度,認真推行校務公開,實行教代會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充分行使教代會的職權,落實困難職工幫扶政策,切實維護了教師的民主權益,提高和改善了福利待遇。二是開展“先進教工之家”的爭創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切實維護、保證了教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素質的提高,進一步激發了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學校被評為“省先進教工之家”

2、共青團工作努力探索新時代團委工作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堅持兩周召開一次團會,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青年志願者行動等,平均每年發展新團員120名。學校團委被評為台江區“標準化團組織”

3、充分發揮婦女

生力軍的作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開展以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以創新維權工作機制為重點,竭誠為婦女兒童服務;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親職教育工作,我校還被評為福州市“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4、黨支部非常重視統一戰線工作 ,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作用,鼓勵他們積極參政議政,為學校的發展獻言獻策。學校現有在職民盟黨派人士10人、民進人士8 人,而其中任副校長1人,中層幹部1人,教研組長和年段長5人,學校黨支部與民主黨派做到了“榮辱與共、肝膽相照”,不定期召開座談會、徵求意見、經常溝通交流聽取意見,他們在學校基建、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及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問題方面積極向有關部門奔走呼籲,收到很好的效果。

5、大力加強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了“創建平安校園”活動,加大了教育教學設備及防火防盜設施的改造、更新力度,校園安全得到切實保證,呈現蓬勃生機。一年來,學校各項工作運行平穩,無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發生;學生操行合格率達100%,學校被評為台江區“平安校園”。

6、認真落實了老幹部的有關待遇,做到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關懷,經常性利用節假日慰問離退休教師,在老年節和教師節召開了座談會,為老教師送去了黨的溫暖,同時還支持、協助退休教師黨支部開展活動。

三、存在問題:

1、對個別教師的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實效性。

2、黨員活動沒有專項經費。

3、工作過程創新還不夠,比較墨守成規。

4、黨員素質的個體差異比較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尚未充分體現。

四、若干建議:

1、上級能否從上繳的黨費中下撥一定比例的專項經費保證黨組織活動正常開展。

2、由於現在的學生難管,中青年教師、外地教師均面臨談戀愛、買房、及婚姻、家庭、經濟以及職稱評聘等等的壓力都很大,希望上級黨委針對教師工作特點,多開展一些活動,如請心理健康等方面專家進行講座,或組織外出參觀考察以減緩壓力,這樣既有利於廣大教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於教育下一代。

3、希望上級在給學校布置黨建工作時,能更有針對性,如廉政建設月定8月正逢暑假,活動就不好紮實開展,最好安排9月又是開學收費月,這樣更有針對性。

4、另外目前的教師職業倦怠情況還是存在,必須引起重視,是否從完善制度、改變獎懲機制、加強培訓方面予以改進。

學校語文多媒體教學調研報告
2024年學校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調研者:王xx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我於XX年11月份,對我實習的學校語文教學運用多媒體的現狀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教師運用多媒體的情況以及學生對於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態度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的把握當前課程改革的主旨,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究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現狀

2、學生對於雲夠用多媒體教學的看法 

3、學生希望運用多媒體教學應達到什麼樣的教學效果

(二)調查方法

1、訪談,與本學校幾個班共10位老師進行了訪談

2、學生問卷,內容涵蓋對多媒體教學價值觀、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

三、調查過程及結果

(一)教師使用多媒體的現狀

1、中老年教師的使用情況: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由於一部分中老年教師沒有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或培訓時間較少,所以在課堂上不用或極少使用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學生學得枯燥無味,教師講的很吃力,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青年教師的使用情況:

一部分青年教師,因其有過培訓經驗,其有熟練的信息操控技術,加之接受新知識、新信息較快。因此平時都會採取現代化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在年輕教師中使用率較高。

總的概括,不足40%的語文老師經常使用多媒體,33.9%的教師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套用,有10%以上的老師有計算機證,但上課從沒用過多媒體,另外9.88%的教師根本就不會用。

(二)學生的看法及建議

對於多媒體教學在中學語文課中運用的基本問答大多數學生對多媒體教學並不陌生,85%的學生認為運用多媒體上課效果好,15%的學生認為一般,94%的學生認為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學習興趣,87%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能夠提高創新意識,多媒體進駐語文學習課堂,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師生對話,而是師生、機三位教學,學生有新鮮感。

四、調查結果顯示出的問題

目前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並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功能,調查結果總的來看,學生認為多媒體上課效果好,能夠提高學習興趣,認為多媒體教學可以從形、聲、色等方面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感受,是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

但它統一的展現方式容易抑制學生的想像能力,簡化了學生對知識探究的思維過程,造成思維的僵化和片面,會剝奪學生學生想像力的發揮,而且不利於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語文教學離不開語文教師的創造個性,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演示員,更是一個教育者、引導者,在運用多媒體過程中,有些教師運用多媒體過程中,有些教師運用多媒體還僅限於傳統的講授式教學,還只是一種演示工具,在課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內容,有“人灌”變成了“機灌”,沒有注重發揮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的作用,沒有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功能,只是突出的問題。

五、正確認識多媒體在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作用

儘管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作用很大,恰當藉助課件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如虎添翼。但如果每堂課都製作課件,這樣會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精力甚至會轉移教師的注意力,忽視對教材重點難點的鑽研,更何況並非所有的課文都適合製作成課件來進行講授,若為製作課件而牽強附會,課件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還會弄巧成拙。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固然很好,最佳化語文教學,但這裡也存在著一個“度”的問題,合理的運用多媒體,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一味的濫用多媒體,就不會起到最佳化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了。只有合理運用多媒體,才能達到最佳化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所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切勿忽視人文精神。語文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學生要獲得情感的培養,人文的薰陶不能光靠教學技巧和小袋教學“武器”,更有賴於教師牽引學生靈魂,沉醉於里行間,留戀於墨韻書香。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既要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又要遵循語文課的特點,這樣,語文課堂才會在現代科技的氛圍中,洋溢濃濃的人文氣息。

編輯推薦:
機電一體化調研報告根據學校
學校食堂的調研報告
學校黨建工作專題調研報告
學校共青團建設實際情況調研報告
關於對城前鎮學校布局調整情況的 調 研 報 告
全縣中國小校黨建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學校黨員隊伍調研報告
學校布局調整現狀調研報告
2017中國小校黨建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國際學校的市場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