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養護工作調研報告

2、體制不順。為了解決高速公路建設資金嚴重不足的矛盾,國家不斷深化高速公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打破了傳統計畫經濟體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資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新格局。投融資體制的改革,一方面調動了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參與高速公路建設的積極性,解決了高速公路建設資金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高速公路管理體制混亂等問題。高速公路管理體制的混亂必然導致養護體制的不順,尤其是“政、事、企”不分現象比較嚴重,養護管理套用計畫經濟模式,長期封閉運行,使得高速公路養護工作長期缺乏競爭意識、市場意識以及效益意識。

3、管養不分。由於各地高速公路建設規模增長迅速以及養護市場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在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管養不分”現象比較普遍,許多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既是養護管理者,又是養護生產者,同時也是養護質量的監督者,這種管養不分的傳統養護模式,很難實現養護計畫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養護實施的嚴格性和徹底性、養護監督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從而給高速公路養護帶來諸多弊端。

4、壟斷經營。長期以來,由於高速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不順,管養不分,因此目前各地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基本上都是內部封閉運作,壟斷經營,高速公路養護市場的公開性、透明度不夠,離真正的市場化、社會化要求有相當的距離。這對於高速公路養護市場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容易導致養護效率低下、養護成本居高不下、養護人員過度膨脹等問題的產生。

5、規模不經濟。目前,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基本上採用“一路一公司”或“一路一處”經營形式,所管轄里程最多200公里左右,最短的只有十幾公里。而大多數經營公司(或處)自設養護機構,這必然使高速公路養護無法達到最佳規模,不能實現規模經濟效益。養護規模不經濟,則容易導致養護單位無錢購置現代化養護設備或由於里程短出現養護設備閒置浪費現象,另外規模不經濟也會導致養護隊伍文化素質不高,養護技術不強、養護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6、規章不健全。為了促進我國高速公路養護事業的健康發展,國務院和交通部先後出台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如《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辦法》、《公路養護市場準入暫行規定》、《公路養護工程招投標管理暫行規定》等等。但是,由於目前高速公路管理體制以省(市、區)為主,上述規章制度的頒布只是給各地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則,指明了方向。各省(市、區)由於具體情況各異,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不一,各種養護體制改革的具體執行政策及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出台,從而導致養護體制改革的混亂和問題的產生。

三、高速公路養護體制存在問題的對策

要解決養護體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就應加快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的步伐,積極回響交通部提出的養護體制改革基本精神,理順管理體制、建養並重、管養分離,同時打破壟斷經營,健全各種規章,實現養護市場化、規模化及專業化運作。從改革實踐看,自從“xx”期間交通部提出“管養分開、事企分離”養護體制改革原則以來,各地在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新型公路養護模式上,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探索和實踐,全國湧現了以“上海模式”、“吉林模式”、“浙江模式”、“湖北模式”為代表的眾多成功範例。在市場化改革實踐中,已經顯現出市場化養護的諸多優點,主要表現在:(1)事企分開,突出養護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有利於精簡機構,可以改善人浮於事,吃大鍋飯的局面。(2)引進市場競爭機制,促使從事養護的企業進行自身的最佳化改革,有利於培育高素質的養護企業。(3)有利於提高養護資金使用效率和養護質量。這些成功範例的出現以及其顯示出來的市場化養護的優越性充分說明了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化的可行性。在具體實施中,尤其應注意下面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