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工商行政執法問題調研報告

六、事前事中監督效果不佳

由於我國現在處於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法律、法規建設沒有成熟的模式,也是在摸索前進,多數情況下滯後,有個別太超前。以致於一些想管的事可能無法可依,有法可依的可能不能管,造成執法機關和民眾無所適從而嚴重影響執法權威。以認定工商部門公路“三亂”為例,工商部門負有對營運車輛進行登記、監管的職責,營運車輛屬流動性質,不在路上找車的監管難度很大,有關公路“三亂”檔案規定工商機關上路即為“三亂”,並把公路的外延擴大到公路邊停車場、商店、加油站,使工商監管營運車輛的力度大打折扣。在目前的體制轉換時期地方保護等有礙公正執法的因素仍然存在,工商行政執法手段不足,又不能在路上查處,許多被舉報的違法行為都不能查處,除執法權威受損外,似乎還有失職瀆職之嫌。

七、腐敗為行政執法設立障礙,削弱了行政執法力量

少數黨政幹部、行政執法人員放鬆了對世界觀的改造,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甚至從事違法活動,阻礙行政執法,削弱行政執法力量。

解決上述問題,重點是從立法、體制和人員素質三個方面重點著力。從立法上,在《憲法》、《行政許可法》的基礎上,與其它法律法規相結合,制定出台《工商行政管理法》,以確定其管理地位、管理職能、責任許可權和禁止行為等法律規範;在體制上,從工商體制改革統一到省局垂直領導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檔次,實行執法獨立,人員政治、經濟方面統一管理,明確與地方政府和上下級工商局的業務具體關係和工作程式,改變“一個檔案,分別理解,各行其是,報表管理”的局面;在人員素質上,加強培訓,確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重點應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 改變工商行政管理經費體制。要將工商行政管理經費體制改為財政全供,加強基層硬體建設以利於提高人員素質,適應工作需要,並使工商部門從繁重的“籌餉”工作中解脫出來,專司執法,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穩定地發展。

(二) 建立科學合理的崗位培訓制度。按照《公務員法》的要求,從嚴把握,正確運用對公務員的培訓計畫和培訓資金。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崗位培訓制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業務學習,讓大家掌握現代辦公技術,提高全員素質,保證執法質量。重點是相關法律的培訓、如《民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公司法》等,使每個公務員明確行政行為的規範和行為法律後果,加強自身行為的能力。

(三)完善工商部門的強制措施。我國已經有比較完善的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法律體系,但經濟秩序混亂引發了社會治安進一步惡化,如近期打擊的一些黑惡勢力,他們靠非法經營取得收入,在經營中採用黑惡手段,暴富後更有恃無恐,個人壟斷市場、傳銷、欺行霸市等。公安機關對這些違法犯罪不太熟悉,又無暇顧及,建議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改組為經濟警察機構,由其專司經濟違法犯罪管理,既可充分發揮其日常監管職能,強化其打擊經濟違法犯罪的力度,防黑惡於未然,又可以防止公安機關權力過分集中;如果建立經濟警察隊伍難度太大,可考慮模仿海關走私犯罪偵察體制或鐵路公安體制建立工商、公安雙重領導,以工商領導為主的公安機構,主要負責查處拒絕、阻礙工商部門執行公務及構成犯罪的經濟案件的初期偵查工作,以減輕工商行政執法對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依賴程度,使自己的超脫性充分發揮。同時還要明確工商機關要加大對稅收工作的支持力度,對稅務機關的協助要求盡力滿足,無正當理由不得不為,促進稅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