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展青少年維權工作的情況匯報

牡丹江市現有人口2共青團牡丹江市委員會70萬,其中未成年人55萬,占人口總數的20.4%。年初以來,團市委以開通96308小號段青少年維權熱線為契機,以開展“青少年維權崗在行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了對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的領導,堅持貫徹執行“兩法一例”,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使我市的青少年維權工作邁上了新的台階。

一、建立健全了青少年維權工作領導體系

1、加強了對青少年維權工作的領導。為保證青少年維權工作健康發展,團市委相繼成立了牡丹江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青少年法制教育領導小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組委會4套組織領導機構,對全市青少年維權工作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部署,聯合行動。聯合28家與青少年維權工作密切相關的單位齊抓共管,共同開展青少年維權工作。同時,還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青少年維權工作隊伍,組建了法制宣傳員、報導員、輔導員“三員”隊伍,擴充了愛國主義教育員、文化市場監督員、校外輔導員、失足青少年幫教員、家教諮詢員“五員”隊伍,豐富了青少年維權工作的內容,延長了工作手臂。通過調整機構,充實隊伍,使青少年維權工作力度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2、完善了青少年維權工作機制建設。一是建立了工作責任機制。團市委與基層團組織層層簽訂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責任狀,建立起年初簽訂責任狀、年底進行檢查的監督考核機制,有效地調動了基層開展此項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建立了工作聯席機制。針對各種青少年維權工作的外圍機構,團市委建立了定期聯繫制度、領導責任制、部門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加強工作指導和檢查督促,協調成員單位各司其職、齊抓共管。通過發簡報、通報的形式,在青少年維權工作相關單位間建立了信息反饋機制和工作督辦機制。為了加大文化市場監管力度,團市委與文化局共同制定了文化市場監管制約機制,設立了文化市場監督員,對文化市場定期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建立制度,強化措施,各單位的青少年維權工作得到了有效規範。三是建立了工作預警機制。定期組織開展青少年生存狀況和維權問題的專題調研,對青少年權益的一些重要指標進行監測評估,不定期反饋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發布相關信息和科研成果,及時發出預警信號。今年3-5月份,團市委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省青少年研究所聯合制定調查問卷,組織開展了“百題萬人”調查,有6萬名青少年接受了系統調查,並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對策,採取措施,確保了維權工作的時效性。

二、以青少年維權熱線為紐帶,青少年維權服務網路日臻完善

1、青少年維權熱線全面開通。按照團省委統一要求,1月12日,在全市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工作會上,牡丹江市青少年維權熱線正式開通運行。牡丹江所屬6個縣(市)也於當日面向全市青少年,開通了青少年維權熱線。為保證熱線的正常運行,團市委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對熱線的管理。一是確定專人負責。團市委高度重視青少年信訪工作,專門調整1名政法專業畢業的幹部任權益部副部長專職負責維權熱線的日常管理、諮詢解答以及受理案件的處理和追蹤問效,確保維權熱線名符其實,健康發展。二是建立制度。制定了青少年維權熱線管理辦法,實行專人值班制度,印製了《96308青少年維權熱線登記表》,詳細記錄每一個熱線的通話內容、處理意見、處理結果等,努力為青少年排憂解難。三是加強宣傳。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熱線電話號碼和使用辦法,發放青少年維權卡,接受社會監督。96308青少年維權熱線自開通以來,在工作人員的辛勤工作和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健康有序地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後接聽了114個電話,其中80%以上的問題在工作人員的電話解答、說明後得到處理,18起案件根據反映問題移交有關部門處理解決,6起案件經團市委直接協調後得到妥善處理。市陽明區鐵嶺鎮村民單天福某曾多次到市委、市政府反映因其女兒重病導致家庭生活困難,女兒已因病綴學2年多,但是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後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拔打了維權熱線。團市委書記宮鎮江在查看熱線電話登記了解情況後,高度重視,直接與他取得聯繫了解家庭情況,協調有關部門為其辦理了每月發放200元的生活救助金。目前,孩子已重返校園,開始了正常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