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情況匯報

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情況匯報 (~/04/13)      ##市農牧局 路建彬 陳孝愛   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的“火車頭”,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中肩負著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開拓市場、創新技術、綜合服務的重任,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全市各級認真貫徹《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建設的意見》精神,按照“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思路,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營造和培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的關鍵環節來抓,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招商引資、營造環境和強化服務等辦法,促進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現狀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依靠各類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帶動農民進入市場,使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形成與農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在我市這種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分工分業的形成,為使農村分散經營的千家萬戶與大市場銜接,生產、加工、銷售連為一體而逐步發展起來的。特別是近幾年來,全市上下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按照“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思路,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環節來抓,通過政策扶持、內引外聯、招商引資、最佳化環境和強化服務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農民收入增加起到了積極作用,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特點:   1、各類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不斷增加。龍頭企業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近年來,市、縣、鄉各級組織始終把促進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的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突破口來抓,使龍頭企業和各類經營組織得到了長足發展。據調查統計,截止~年底,全市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已發展到347個,其中重點龍頭加工企業發展到了55個,占農產品加工企業252個的21.8%(種子生產加工龍頭企業15家,占加工龍頭企業的27.2%;糧食加工企業3家,占5.4%;棉花加工企業1家,占1.8%;蔬菜加工企業21家,占34.1%;啤酒原料加工企業9家,占16.3%;肉類加工企業1家,占1.8%;乳品加工企業4家,占7.2%;草產品加工企業2家,占3.6%;其它龍頭企業1家,占1.8%);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85個,專業批發市場10個;經紀人和專業大戶1000多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出現了多樣化、大發展的趨勢。 2、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加工能力和經營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幾年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加工能力和競爭力都有了較大提高。到去年底,全市55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加工企業的固定資產總額達6.3億元,年均銷售額達8.8億元,實現稅收2475萬元;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固定資產達1.54億元,年銷售收入4.5億元,省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平均固定資產達8396.1萬元,年均銷售收入達2.32億元,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5家,平均固定資產達3221.27萬元,年均銷售收入達7217.45萬元。固定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龍頭加工企業10家,占龍頭企業總數的18.2%,500—1000萬元的8家,占14.6%,200—500萬元的19家,占34.5%,200萬元以下的18家,占32.7%。全市55家種子、糧食、棉花、蔬菜、牧草、啤酒原料、乳品、肉類等8大類重點龍頭企業年生產加工能力達40萬噸,占農產品總量的24%,~年的實際加工量達34.3萬噸,占農產品總量的20.4%,占農產品加工總量的72.3%。蘭州好為爾乳業##分公司、好牛乳業、雄鵬、祁雪等4家乳品加工企業年設計加工能力7萬噸,~年加工奶製品1.48萬噸,占奶產量1.75萬噸的84.6%。##大業和玉門大業2家草產品加工企業的年設計加工能力20萬噸,~年加工草產品6.53萬噸,占草產量的23%。敦煌種業等15家種子生產加工企業年設計生產加工能力13.4萬噸,~年加工種子12.4萬噸,約占種子總產量的85%。特別是敦煌種業、好為爾乳業##分公司、巨龍集團、西域陽光等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加工龍頭企業抓住機遇,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大市場,開展資本運營,注重科技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已成為帶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主力軍。 3、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隨著龍頭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大,輻射帶動能力也不斷增強,據統計,截止~年底,各種類型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帶動農戶12.8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84.7%。其中55個重點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農戶11.5萬戶,占農戶總數的76%。在55個重點加工龍頭企業中,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帶動農戶8.6萬戶,占農戶總數的57%。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敦煌種業~年種子產業和棉花收購加工兩大主業共帶動農戶7萬多戶,建立生產基地55萬畝,向農戶結算種子、棉花收購款7.3億元,戶均收入1萬元以上。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大業草業有限公司帶動農戶2萬多戶,建設優質牧草生產基地4.5萬畝,生產優質紫花苜蓿2萬多噸,實現收入1800萬元,農民戶均增收900元。##西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原##西部商貿公司)~年帶動肅州區銀達、總寨、上壩和東洞等鄉鎮的XX戶農民種植洋蔥和啤酒大麥青苗4000多畝(啤酒大麥苗3000多畝,洋蔥1000畝),帶動農民增收8000萬元,畝均收入達XX元,戶均增收4000元,好為爾乳業##分公司~年收購加工乳品6000噸,帶動肅州區果園、銀達、泉湖、懷茂等鄉鎮的XX多農戶增收1000多萬元,戶均增收5000多元。敦煌市南湖鄉是一個以葡萄種植為主的葡萄生產專業鄉,全鄉葡萄面積達1.3萬多畝。XX年針對葡萄市場行情好時商販搶收搶購,銷路不好時壓級壓價的問題,為了規範經營行為,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組建了敦煌市南湖鄉葡萄產業協會,發展會員1153戶、4600多人,經過會員選舉產生會員代表75名,並依法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監事會。通過協會的組織、引導和服務,不僅葡萄的產量和品質有了較大提高,而且銷售價格持續上漲,銷售渠道不斷拓寬。近兩年來,葡萄總產分

別達到了4000萬公斤和5000萬公斤,單價由1元/公斤上漲到了1.2元/公斤,遠銷廣州、成都等10多個城市。僅此一項,全鄉葡萄產業年均增收400—500萬元,人均增收800—1000元。~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640元,名列全市5個農業縣62個鄉鎮的榜首。肅州區近幾年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把興乳品加工龍頭、建奶源基地作為發展奶牛產業的突破口來抓,~年奶牛飼養量達2.64萬頭,其中,泌乳奶牛達到1萬頭,奶產量達到1.6萬噸,新建的好為爾、好牛、祁雪、雄鵬等乳品加工企業帶動農戶發展奶牛產業,使奶農增加收入1.2億元,全區農民人均增收540元。玉門市針對光熱資源條件差,發展高效優質農業空間小,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大力發展種草養畜和草產品加工業,積極走興草養畜之路。1999年引進成都大業草業公司,在玉門鎮興建了年加工能力10萬噸的草產品加工企業,帶動農戶發展草產業。截止~年底,全市種草面積達到了11萬畝,年產青乾草11萬噸,除種草養畜轉化外,企業收購加工銷售4.5萬噸,僅此一項帶動農戶1.5萬戶,與種糧相比,增加收入720萬元,人均增收120元。肅州區通過招商引資,投資3000萬元興建的草原興發肉製品加工企業,年設計加工肉雞300萬隻、肉牛2萬頭、肉羊40萬隻。公司積極推廣新技術,帶動農戶發展綠鳥雞,~年加工肉雞、肉牛、肉羊1800噸,年銷售收入2160萬元,輻射帶動300多農戶飼養綠鳥雞180多萬隻,養雞戶人均增加純收入1500元。 4、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經營組織與農民的利益連線趨於緊密。利益連結機制是連線龍頭企業和農戶的紐帶,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契約、契約、訂單農業、利潤返還和股金分紅等多種形式,建立龍頭企業外聯市場、內聯基地和農戶“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連線機制,通過改造傳統模式、規範發展各類中介組織和“訂單農業”等方式,使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逐步由鬆散型向緊密型發展。通過改造“企業+農戶”、“公司+農戶”的傳統模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由龍頭企業與農戶共同興辦養殖小區,集中飼養、統一服務、分戶經營,形成了企業建小區,小區帶農戶的新模式。通過支持引導龍頭企業和農民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了其在規範經營行為、信息諮詢、價格協調、利益維護、糾紛調解和行業損害調查等方面的作用,有效地保護了農民和企業的利益。通過積極發展“訂單農業”,用“訂單”的形式把企業和農民的利益緊密地聯繫起來,既解決了農民面向市場調結構的問題,避免了結構調整的盲目性,又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年全市農產品的訂單化率達到了70%,其中有80%以上的“訂單”生產是由龍頭企業組織完成的。敦煌種業~年的種子生產“訂單”面積達16萬畝,占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的9.5%。##大業和玉門大業的優質紫花苜蓿“訂單”生產面積達17萬畝,占全市優質紫花苜蓿面積的60%。擁有5個產業分會、8個專業分會和550個會員的##市養殖協會,聯合5家企業投資2300萬元,建成了占地1060畝,輻射帶動金塔縣、玉門市兩個分市場的“西部牛羊交易市場”,入駐客戶37戶,已累計交易牛羊800多批(次),交易肉牛肉羊4萬多頭(只),交易額達3000多萬元。由全省十大傑出青年農民殷俊林牽頭組建的集技術服務、信息諮詢、生產資料供應、新品種示範、新技術推廣和產品銷售為一體的“俊林蔬菜專業協會”,吸納了周邊7個鄉鎮的300多戶蔬菜種植戶入會,發展日光溫室蔬菜4600多畝,年生產銷售蔬菜1.8萬噸,產品遠銷新疆、青海和~等省(區),推動了肅州區日光溫室產業的發展,截止目前,肅州區日光溫室已發展到1.85萬畝,畝均收入達7876元,23%的溫室畝收入達到了萬元以上。安西縣三道溝鎮在制種協會的帶動下,制種業由最初單一的瓜類制種發展到瓜類、玉米、小麥、蔬菜等四大類15個品種,制種農戶由最初的200戶發展到了1500多戶,制種面積由500畝擴大到了現在的8000多畝,農民來自製種產業的純收入也由原來的150元增加到現在的500元,占到了人均純收入的17%。特別是去今兩年來,全市上下積極回響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號召,堅持鞏固、扶持、培育、提高的方針,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形成了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中心,上連企業,下連農戶的組織形式,健全完善了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連線機制,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力量。 5、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基地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和“第一車間”。近年來,我們按照“立足資源定產業、圍繞龍頭建基地、揚長避短布區域、根據需求擴規模”的思路,加大了基地建設力度,相繼建設了乳業、牧草、肉牛肉羊、棉花、制種、蔬菜、優質專用糧和特色產業等八大產業基地。   一是依託好為爾、好牛、祁雪、雄鵬等乳品加工企業,通過加大調引力度、加強凍配繁育、落實胚胎移植和強化飼養管理等措施,擴張基地,增加總量,建成了以肅州區為主的乳業產業基地。~年全市奶牛飼養量達到3.05萬頭。   二是依託##大業、玉門大業等草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堅持退耕還草和荒地種草結合,種植紫花苜蓿和引進優質高產牧草並重,加強田間管理和牧草轉化增值共舉,擴大牧草基地規模,建成了以玉門、肅州、安西為主的優質牧草生產基地。全市優質牧草面積達到30.04萬畝。   三是依託草原興發集團##分公司,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指導原則,加大引種、純繁、改良力度,發展一胎多羔雜交肉用羊和良種肉牛,積極推廣模式化設施養殖技術,建成了以肅州、玉門、安西、金塔縣(市、區)為主的肉牛肉羊肉雞生產基地。全市肉牛、肉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9.9萬頭和311.24萬隻。 四是依託棉花加工企業,通過加大間作套種、高密度栽培、地膜移栽等實用技術的推廣和高產優質抗病棉新品種的引進開發力度,改善棉花品質,最佳化區域布局,建成了以安西、敦煌、金塔為主的60萬畝優質高產棉花基地。 五是依託敦煌種業、豐樂種業、東方公司等制種企業,立足國內市場,穩步擴大內繁,面向國外市場,大力發展外貿制種,不斷擴延制種的範圍和品系;積極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產品,以品牌占市場,提高我市種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