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貫徹落實省、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情況的匯報

在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為核心,強化四個建設,達到四個升級,實施“惠民工程”。一是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實現素質升級。以全省社區專職工作者規範化管理在我區試點為契機,圍繞“癬培、管、用”環節,健全五項機制。在“馴上,引入競爭機制,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社區工作者,下半年公開招聘10名社區工作者,面向社會舉辦一期社會工作者培訓班,吸納60名左右社區工作者後備力量;在“培”上,實行準入機制和資格證書制度,通過舉辦除社區黨組織書記以外的社區工作者培訓班,與揚大聯合舉辦社區工作者社會學大專班,加強對社區現職幹部培訓。在“管”上,建立激勵機制,加強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實績考核與激勵,探索“雙強”社區幹部激勵措施,對實績突出的,實行政治上激勵、經濟上獎勵、精神上鼓勵。出台了《關於對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實績考核的激勵辦法》,7月份,將經綜合考核實績較為突出的3名社區黨組織書記明確為副科級。在“用”上,建立進出機制,試行契約制、聘用制管理,實行末位淘汰,疏通社區工作者的進出通道。同時,建立社區工作者人才庫,實行人才儲備機制,逐步建立起一支與社區發展相適應的規範化管理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二是強化社區陣地建設,實現硬體升級。設立“雙掛”辦公室,主動為下派幹部服務。定期編髮《“雙掛”工作簡報》,反映“雙掛”工作動態,目前已編髮7期。7月份,區委書記親自帶隊到27個無房社區實地察看,現場制定解決方案,經市有關部門認定後,目前正在組織實施和協調之中。8月份,組織人員到蘇州、無錫、揚州等地考察社區陣地建設,協助市建委起草《鹽城市區社區用房規劃建設使用管理辦法》。充分發揮“雙掛”單位及駐區單位和“掛職”幹部的優勢,積極為社區陣地建設爭取資金、協調困難和解決矛盾。調動“雙強”幹部參與社區陣地建設的積極性,力爭年底個個社區都有辦公場地,確保50%的社區年內達到區級示範點要求。目前,已創建市級示範社區3個,區級示範社區9個。三是強化社區網點建設,達到服務升級。始終把服務民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實現社區工作事務型向管理型、服務型轉變,更多地運用示範引導、說服教育、提供服務等方法,做好民眾工作,提高工作成效。通過閒置設施和資源的充分利用,推動社區服務業產業化、市場化,擴大社區就業的容量,加強創業就業服務;通過放大“老少同樂室”、“銀髮俱樂部”、“老年公寓”等愛老助殘效應,全面落實老年人、殘疾人社會優待服務政策,強化幫老助殘服務;通過積極發展商業、醫療、娛樂、休閒等配套網點,廣泛開設有市嘗有效益、居民所需並受到居民歡迎的社區服務項目,實施便民利民服務;加強城市“低保”、社區治安防範、民事調解和教釋人員幫教、流動人口管理等社區綜合治理工作,紮實做好社區保障服務。四是強化社區品牌建設,實現水平升級。通過文化進社區,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樓宇文化、廣場文化、老年文化等民眾性文體活動,扶持壯大各類社區文藝團隊;創辦社區市民學校,建設一批方便民眾參與,集文化、科技、健身、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文體活動場所和基地,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下發了《關於品牌社區創評活動的通知》,通過品牌塑造,實施一居一品,建設特色社區、特色樓棟,創樹一批學習型、康樂型、服務型、數位化、互助型、雙擁型、科普型、教育型社區。積極開展“五無”社區創建活動,力爭年內在示範社區率先達標。同時,制定了《社區黨建工作三年規劃(~-~)》(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