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4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

——最佳化幹部隊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著力培養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使既熟悉審計業務,又了解和掌握計算機、法律、經濟管理、工程技術等知識的人員占整個審計人員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認真貫徹落實《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加強教育培訓,以審計人員能力建設為核心,創新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整合培訓資源、最佳化培訓隊伍、提高培訓質量。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具有審計系統特色的幹部職業教育體系。 

——五年內,將全國審計系統廳局級領導幹部、地市級和縣級“一把手”輪訓一遍。 

——加強機關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審計工作,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積極開展機關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弘揚“依法、求實、嚴格、奮進、奉獻”的審計精神,培養優良的工作作風,建設文明和諧的審計機關。 

——加強廉政建設,嚴格執行“八不準”審計紀律和其他各項廉政規定,進一步規範審計權力運行,強化對審計權力行使和領導幹部的廉政監督,建立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 

——進一步深化機關後勤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服務水平,節約利用資源。按照資源與環境審計模式。 

——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作為審計工作重點,在總體把握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情況的基礎上,統籌安排審計力量,有計畫、有步驟地搞好新農村建設重點資金、重點項目的審計監督。從涉農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的主要環節入手,重點檢查相關政策措施的執行和落實情況,揭露侵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提高投資效益,推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以效益審計為主要方式,以促進社會保障資金的安全完整、規範管理為目標,掌握社保資金總體狀況,著力從制度和管理上揭露分析問題,促進建立社會保障預算,實現社會保障目標,維護人民民眾切身利益。 

——加強科技、教育、醫療等關係經濟社會發展、涉及廣大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專項資金的審計和審計調查,揭露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等影響資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問題,促進深化改革和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建立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進一步改進稅收審計,更多地採取專項審計調查方式,揭露和反映國稅征管和海關監管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深化征管體制改革,從管理機制上解決稅收流失和執法腐敗問題。 

七、金融審計,繼續以促進防範風險、提高效益、規範管理為目標,適應金融改革的需要,進一步拓展審計思路和方法,推進建立安全高效穩健的金融運行機制,促進金融監管機構依法履行職責。 

——以國有及國有資本占控股或主導地位的商業銀行為重點,揭露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大案要案,關注商業賄賂案件線索,從政策、制度和監管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議,促進規範管理,依法經營。 

——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對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審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