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工作計畫三

*年*民政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識大局、謀全局、抓開局”和“落實、聚焦、突破”的要求,堅持把“為民”放在首位,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把“善政”作為工作重點,最佳化行政事務、專業行政和行政綜合,加快職能轉變;堅持把“強基”作為保障措施,切實加強基層建設和基礎工作,各項民政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凸現民生保障功能,推進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會慈善事業,深化社區建設、民間組織管理、社工職業化建設和專項社會事務管理,促進和諧社區和現代化新郊區建設,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的合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出貢獻。*年,*民政部門將重點完成十項工作任務:

一、著眼維護穩定和促進公平,著力完善現代社會救助體系,切實維護困難群體利益

完善社會救助政策措施。深化“分類施保”,細化各類低保對象的基本保障標準,進一步健全救助與就業聯動機制,努力做到“應保確保、應業盡業、應幫即幫”。參與推進《*市社會救助條例》的立法調研工作。

加強農村社會救助工作。根據農村救助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農村低保標準,參與研究農村低保與其他保障制度的銜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救助機構,規範工作程式,提高隊伍素質。

推進社區市民幫困互助工作。以市民幫困互助基金會為支撐,積極發揮區縣、街鎮已有的市民幫困互助基金的作用,對基本保障和救助政策沒有覆蓋或者覆蓋後仍有困難的特殊人員,實施社區市民綜合幫扶救援。

健全救災工作長效機制。根據特大型城市實際,完善救災應急機制,提高應急援助能力。立足服務全國,完善對外省市受災的援助應急回響機制。

深化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開展主動救助,創新工作方法,促進城市綜合管理。開展救助管理規範化建設,推進救助管理進社區。加大力度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教育、保護工作。

二、著眼構建*養老服務模式,著力推進養老機構建設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升社會福利工作水平

完成養老服務政府實事項目。新增1萬張養老床位,為10萬名老年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建20家示範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在發揮家庭養老優勢的同時,加快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形成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格局,逐步滿足本市老年人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

加強養老福利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關於加快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修改《*市養老機構管理辦法》。開發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管理,健全組織體系,開展集約化服務運作試點,制定資金規範管理規定,研究制定日托機構發展措施。

加強養老福利事業發展研究和探索。建立健全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評估標準(主要是身體狀況的評估)、養老機構分類分級標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標準。探索開展各類便捷、就近、小型的養老方式。研究制定引導中心城區老人到郊區養老的具體鼓勵措施。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以房養老”等試點工作。

推進其他社會福利事業。繼續推進孤殘兒童福利保障,推動社區精神病人照料網路建設。加大福利彩票發行銷售力度,年銷售計畫實現15億元。

三、著眼營造愛老敬老社會氛圍,著力加強社區老齡工作,深化發展“六個老有”

加強社區老齡工作。整合社區老齡工作力量和資源,理順社區老齡工作體制,穩步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區管理服務工作,逐步形成社區屬地管理為主、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原單位盡責關心的管理服務格局。推進老齡民間組織建設,積極探索老齡社工、志願者(義工)隊伍建設。深化對獨居老人的結對關愛工作,完善關愛方式和內容。以獨居老人為重點,安裝緊急呼叫裝置2萬戶。繼續推進老年人意外保險工作。

弘揚愛老敬老傳統美德。以《老年法》頒布施行1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宣傳和貫徹《老年法》、《*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加大宣傳工作力度,開展孝心敬老家庭評比、愛老敬老主題教育等系列活動,樹立尊老敬老典型,形成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推進各項老年活動的開展。充分利用社區涉老資源,在居、村層面新建、改建300家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加強老年活動設施的管理服務工作,推動社區廣泛開展老年人文化、體育、科普、讀書和上網等活動。組織開展第四期“銀齡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