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發展亟待三大突破

制度改革之一:改革傳統的教師學校“所有制”,積極推動區域性的校長與教師“定期輪崗”制度,努力實現師資資源的均衡化。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教師人事學校所有的制度,多數教師“從一(校)而終”。事實證明,這種制度十分不利於教育均衡化發展,不利於最廣大教師的健康成長。我們需要從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認識高度來理解師資制度化流動的重要價值,需要從推進城鄉教育共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理解師資制度化流動的長效意義。我們應該在現有的“城鄉(學校)結對”、“名校幫扶”、“下鄉支教”等做法的基礎上,充分借鑑國外的相關做法和經驗,大力推進“定期輪崗”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交通條件的改善,相信這種“輪崗”制度的實施會具有越來越大的可行性。從今年開始,福建省教育廳將在一個縣開展教師“縣管校用”和校際流動的試點,嘗試打破教師隸屬於一所學校的傳統格局,相信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開端。

制度改革之二:改革傳統的學校行政區域“所有制”,積極嘗試跨區域尤其是跨城鄉的學校“連鎖”新機制,在制度層面上促進辦學資源的最佳化整合,最大限度地盤活現有教育資源,努力實現教育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學校作為一個單位,隸屬於特定的行政區域,並且在人事、財政、業務等方面受到相關部門的管理和制約。事實上,在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改革實踐中,我們已遭遇到這種學校行政區域“所有制”的諸多局限。近年來,浙江省各地在推廣杭州市“名校集團化辦學”、衢州市柯城區“一校兩區”等改革模式,積極引導在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之間、在優質名校和薄弱學校之間實現“連鎖辦學”,旨在通過這種跨區域的“一體化辦學”,將若干所學校在人、財、物等方面進行實質性的整合、重組與歸併,達到整體提升的目的,實踐成效較為顯著。隨著這些跨區域、跨城鄉的體制性改革的不斷深入,已經在諸如人事流動、經費使用等方面碰到一些制度性的障礙。

制度改革之三:改革傳統的考核評價制度,根據區域教育均衡發展這一新的背景,根據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這一新的任務,積極探索“片塊式發展、捆綁式評價”的考核評價新思路。傳統的考核評價制度,是針對“點”的考核與評價,即針對“一位”教師、“一所”學校、“一個”單位。浙江省為了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已提出“片塊式發展、捆綁式評價”的新要求,即在發展上著眼於“區域”,在考核評價上強調“聯動”或“捆綁”。例如,對城鄉“結對”學校的考核不再分別進行,而是“捆綁”在一起來進行評價。在實踐過程中,基於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考慮,也有許多人建議在評定高級職稱或榮譽稱號(如特級教師)時應作出“成功培養出一名以上農村青年教師”這樣的硬性規定。諸如此類的評價制度改革,在推動農村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中不僅越來越迫切,而且也越來越重要。

理念突破

教育發展的本源問題是理念問題,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明確農村教育發展的方向,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與禁錮,推動農村教育更加健康地發展。

現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機器大工業生產的產物,在理念上服從“效率至上”的法則,在機制上凸顯“標準劃一”的特徵。現代教育的物化形態是以學科教學為載體的班級授課制,基本上是按照內容統一、進度統一、途徑統一、方法統一的要求進行設計的。基於此,教育便成了學科知識的“傳輸帶”,課堂便成了知識的“加工場”,教案便成了“施工圖”,學生便成了按照既定“質量標準”待“組裝”的“產品”。教育的這種“目中無人”的“批量生產”模式,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與完善,似已根深蒂固。也正是這種教育觀,使得許多人熱衷於依據統一的“質量觀”來評價所有的學校,並且用統一的“辦學模式”或“生產流程”來規範所有的學校,無論是城區學校還是農村學校。

提振農村教育,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作先導,需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農村教育的發展。在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的實踐中,要針對農村、農村學校的實際,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內容與形式、途徑與方法,開創農村教育的新局面。筆者認為,當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強調學校發展的個性化,高度重視並強調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在發展農村教育的進程中努力貫穿以下兩大理念:

理念之一:學校發展必須追求“個性品質”。辦學思路的“標準化”傾向已越來越成為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一種羈絆,並導致教育走向迷途。學校之間不僅在校園布局和建築風格上簡單“克隆”,更嚴重的是在教育思想上簡單“克隆”,已越來越明顯地形成了所謂的學校教育“同質化”現象。在此種邏輯作用下,一些人期望通過城市學校尤其是城市名牌學校在農村的大量“複製”來“發展”農村教育。但是,他們忘了農村學校有自己獨有的發展歷史、有自己賴於生長的地域文化。一旦農村學校的發展離開了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就很可能因“水土不服”而被異化。所以,在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積極鼓勵、引導廣大農村學校在充分借鑑、汲取其他學校發展經驗的同時,能充分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所在區域的實際走“特色發展”之路,不迷信、不盲從,努力塑造自己的辦學“個性”,因地制宜地實現辦學水平的有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