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成長心得

2. 班級工作科學管理,努力建立良好的班集體。

(1) 重視課堂教學,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

德育綱要指出:各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語文科教學尤其如此。所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向學生滲透德育。如課外閱讀訓練中有一篇題為《豐碑》的短文,我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軍需處長為什麼不給自己發棉衣?不發棉衣給自己結果如何?為什麼他不先滿足自己的飽暖需求呢?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提問題,可激活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種崇高精神的理解,培養學生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2) 從理想教育入手制定班級總規劃,確立共同的奮鬥目標,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從而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我每接一個班都要抓住理想教育,結合學校要求開展“三個一”活動,如“開學第一天”、“開學第一周”、“開學第一月”。開學第一天,我要求每個學生寫出自己的奮鬥目標。開學第一周開好《我為集體添光彩》的主題中隊會,制訂班級的奮鬥目標以及實現這個目標的具體措施。開學第一月,要進行班級工作小結,評出學習標兵和遵規守紀的模範。

(3) 開展好課外活動,堅持用教育規律和兒童心理特點來指導學生課外活動實踐。近幾年來,我在班裡開展了“花兒朵朵”課外閱讀活動,把活躍課外活動同改革閱讀教學,加強政治思想教育三者聯繫起來廣泛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我通過學生開展繪畫、剪貼等美術活動,促進他們課外閱讀,要求他們把看到的優美詩句、名言佳句及精彩的描寫或者自己要表達的思想配在作品旁邊,以達到寓教於樂,使學生從中陶冶情操,開發智力的效果。各種各樣的美術創作和學生們的閱讀收穫為開展政治思想教育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二、 用真摯的愛心,提高后進生的素質

當了幾十年的班主任,我認為工作重點應是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後進生轉化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風學風。“放棄了後進生就等於放棄了成績。”這話不無道理。在對待後進生上,我做到了少一點批評,多一點愛,愛對於轉化後進生尤為重要。

如二零零二年我剛接任了六年級的班主任,前班主任提醒我,嚴驥是班裡特別“搗蛋”的後進生。果然,不幾天,他就在課堂上與一任課教師頂撞,還直呼教師姓名。我了解了之後,想了一肚子的台詞訓導他,誰知任憑我苦口婆心,好說歹說,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約過了一個小時,他竟眼睛微閉著,兩腿往下沉,在地上縮成一團。我嚇壞了,他是有什麼突發病,還是站得太久了,腿酸得支撐不住?我詢問他,他不回答,只用手指指膝蓋。我想一定是站酸了腿,於是我就拿一瓶紅花油,幫他擦了擦,然後扶他到教室里休息。事發過後,他竟奇蹟般地開始好起來了,不違反紀律了,做壞事也明顯變少了,成績也開始有進步了。後來,他在作文中寫道:“孫老師,您比別的老師傻,那次我裝腿疼嚇倒您了吧,您對我如此關心,比其他任何一個老師對我都好,謝謝您了。”讀了作文,我又好笑又暢快。

綜上所述,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給我們的德育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要實施素質教育,班主任的教育管理首當其衝,我們必須遵循教育規律,認真做到“親、勤”;認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材。只要班主任和全體同學同心協力,把握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航向,我相信我們這個班級會建設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