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高效課堂工作體會

高效課堂是對傳統意義上課堂的提升和延展,這不僅體現在教學效果上,還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收穫的不僅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收穫者不僅是作為受教者的學生,還有作為施教者的老師。作為教導主任,在高效課堂的創建過程中,理應先嘗試、先踐行!否則,憑什麼對其他老師品頭論足呢?在這裡,把一年來在高效課堂創建中的經歷與感受,與大家一同分享。

首先,以小組競爭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所教的班級有三十名學生,我將其分成五列,每列六人,一列自然為一個學習小組,並且分別命名為:雛鷹隊、乳虎隊、朝陽隊、飛龍隊,烈火隊,並且指派學習基礎好,有責任心、有組織能力的學生為正副小組長,對本隊進行組織管理。在記憶一些基礎知識,如背誦乘法口訣時,讓五個小組課前認真準備,然後在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背誦比賽,背誦正確、流利的小組,命名為優勝小組,組長命名為“優秀小組長”,組員命名為“明星組員”,並頒發小獎狀。這就抓住了低年級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了其學習的興趣,學習背誦效果就不用說了。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收穫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快樂!

其次,以小組內合作的形式,提高每個組的整體實力。眾所周知,老師在授課時,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怎么辦呢?我的做法是,先督導檢查小組長,然後讓小組長去幫助、檢查本組的其他學生,因為組長也是學生,與本組學生接觸的時間更長,他們的思維方式更接近,講解的語言也更容易理解,所以其他學生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會更好。

第三,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這就是要充分培養、使用好小組長。被任命小組長的必須是學習基礎好、有責任心、有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在我們二年級,任命的小組中小女孩較多,還因為她們聽話、細心、認真;在檢查預習任務時(一般是在早、中自習進行),遇到頑皮學生沒有完成預習任務而和組長頂嘴,我會給小組長“撐腰”,教訓頑皮學生,為他們的“執法”鋪平道路;當課上討論問題時,我會讓小組長把本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並代表本組發言;當課後作業輔導時,我會讓小組長充當小老師去給其他學差生檢查、講解;同時,當遇到有人“投訴”小組長時,當著“投訴者”,我不會給其伸冤,而是在背後找到小組長,告訴他們再這種情況時應該怎么說、怎么做,這主要是為了樹立小組長的威信、維護小組長的形象;另外,我每周都會召開小組長會議,向他們了解每個組遇到的問題,並且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和糾正;並向他們反覆說明自己地位的重要、責任的重大,教育他們:要想讓你的組員聽你的話、提高本組的整體成績,必須首先搞好自己的學習,在各處方面都要起模範帶著作用,做好本組“爭先創優”的領頭羊。

第四,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精講多練”。所以在備課時,我會把教材、課標、練習冊放到一起,再結合本班學生的情況,來預先確定講課的內容、環節及時間安排,做到重點詳講,難點多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一般情況一節課40分鐘,老師講課的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學生活動時間在25----30分鐘;能在課上完成的作業,儘量不留到課下。

第五,抓好課前預習。誠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好的學習效果的取得關鍵在於學生積極、自主、認真、創造性預習。在講每節新課前,我都會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明白自己應該通過預習掌握哪些知識,學會哪些知識;在此基礎上,和小組長一塊檢查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並注重收集學生預習進遇到的問題,這也為課上的“精講”找準了方向和“靶標”。對於認真預習的給予不吝嗇的表揚,對於情況不太好的給予督導,對於少數沒完成預習的不僅給予批評,還要給本組減分,讓組長多加督導,還要通知其家長,使家長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管教,這就形成了老師、小組長、學生、家長四位一體的預習運行模式。

第六,關注全體學生,特別是學差生。如果說義務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那么國小階段的教育就是整個教育的基石。所以,我們決不能讓孩子一開始就輸在課堂上。在檢查預習任務時,要多關注一下學差生;在講課時,要多注意那些“開小差”的學生並及時糾正;要觀察一下哪些學生眉頭緊鎖;課後輔導時,也要特別關照學差生;在批改試卷時,更應多分析學差生的答題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催生出“百花齊放”的滿園春。

以上是我在探索高效課堂建設中的一些體會和做法,如有不妥之處,請多加指教!